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公示
分享到: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微信公众号) |   2022年10月11日14:30

由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丰子恺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征稿活动,自2022年4月6日启动,至7月31日截稿,共收到海内外作家投稿散文8376篇。经组委会组织专家初筛、初评,共评选出91篇作品进入终评入围作品名单,其中1篇进入丰子恺散文奖·特别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50篇进入丰子恺散文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40篇进入丰子恺散文奖·青年作家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

现将终评入围作品名单目录予以公示,公示期截止于10月16日,在此期间,如发现入围作品有不符合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征文要求的情况,请向评奖办公室提出。

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10-65389761

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组委会

2022年10月10日

 

丰子恺散文奖·特别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

冯骥才《我的一个奇迹》

 

丰子恺散文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

戴志刚《嗲嗲识木》

冯杰《山和人和汤》

杨永康《碧罗秋千架》

璎宁《旧物微凉》

陆春祥《主角》

彭扬《自我的形状》

莫景春《春天里的锈》

曾辉《食物里的乡愁》

杨文丰《夕阳笼罩的珊瑚》

周孙卉(沐沐周)《两个人十二条腿》

李亢《雨中修行》

吴晓明《春茧图》

郑骁锋《麦饼记》

盛慧《暂别》

刘致福《吾乡吾土》

黄跃华《故乡的原风景》

王族《谚语里的草原》

陈蔚文《一次别离》

周荣池《念母十章》

张世勤《我是谁》

张世杰(人邻)《无事便是好人家》

麻华娟(草白)《春天里的雕塑家》

向燕(言子)《植物的天堂》

朱永官《食物变迁记》

朱以撒《藏锋》

王琴《以碑为铭》

贾梦玮《摇篮》

淡巴菰《邻居格兰特的两个密友》

禄永峰《献羊书》

陈再见《生死之证》

金美英(卓美)《大地上的云雨》

李美丹《月亮升起来》

周玉祥《一块土地》

郑毅(叶灵)《暂去》

程耀东《历史深处的好水川》

舒晋瑜《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

刘仁前(刘香河)《一生冷暖成追忆》

刘年《船歌》

刘汉斌《种稻记》

叶浅韵《河流之上》

贾雪莲《格桑梅朵遍地开》

王樵夫《在蒙古高原洄游》

王佳《维摩诘的春山》

吴颖丽《额尔古纳密码》

祝勇《早行者》

徐俊国《鹅的花园》

沈念《长路与短句》

周吉敏《时间深处的戏魂》

姜桦《滩涂地:黄海湿地奏鸣曲》

何南《“长高”的密码》

 

丰子恺散文奖·青年作家奖终评入围作品名单

葛小明《段家庄封山记》

邓逸《一朝风月》

林巢梦《年》

蔡宗城《故国守夜人》

杨青《花鼻子》

李娜《雨霖霖》

蔡艺萌《白璐夜行》

欧阳国《拉链厂》

朱强《出山》

马鹏波《树犹如此》

李会鑫《奔跑,慢走,下落不明》

赵敏伊《旧物》

钱雪《小城故事》

林一帆《山城的夏》

吴丹《长岛之恋》

张婉婧《穿过岁月的列车》

周瑄然《城门以外的世界》

沈烨《没有故乡的人》

潘幸泉《一条无所谓的街道》

吴霞霞(黎子)《炉火、木车及其他》

张岩《阿太的除夕夜》

石岱《烛影志》

刘星元《不在场书》

王选选(王选)《大河远上》

马婷《斫琴》

吴竹蕖《永恒的日落》

李亚强《于无声处》

管国华《忆往昔闸口琐记》

李星青(星青)《寻找船形屋》

庞亚文《消失的戏台》

施淑媛《食暑》

林婧莹《她也曾是个女子——写给母亲》

黄启明《故乡的人》

孙洁(小舒挽)《天气交响曲》

郭林强《陈》

赵琳《达布察克镇》

潘烨琳《乡味》

廖莲婷(连亭)《拉莫河畔之药与毒》

韦莎(安知)《草木帖》

许含章《下扬州》

 

相关链接:

1.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征稿启事

2.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延期截稿通知

访谈更多

以“通”与“融”建构文学空间

“至于说学者创作小说有哪些优势,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概而言之,我认为一是艺术选择有一个较大的参照系,二是方法、技巧有更多的取法对象,三是对创作对象的理解有更多的理性自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拟古的嗓音(组诗)

如果一滴雨珠的独立尚未成形 秋风赋予湖面的栅栏有何意义

散文 | 他们

这篇写于阿婆去世一周年纪,当离去的那一刻线松了。风雨兼随,他们终将于平行世界或将重逢,把他们的妈妈还于他们,他们依旧是他们:是他们,成为他们,而铭记他们

散文 | 开在生命里的合欢花儿

故乡小院的蓉香树,它曾经不止生长在家乡贫瘠粗粝的土地上,更生长在我的心里、我的生命里。它见证了我奋斗的足迹,承载了我沉甸甸的乡愁,是我精神的后花园。即使它湮没于尘烟,但

散文 | 中卫的羊皮筏子

黄河水浑,自西而东,奔流不息。中卫一带,水势稍缓,泥沙沉积,便有了羊皮筏子的用武之地。

散文 | 晋祠:跨越时空的心灵归处

文章以游历晋祠的经历为线索,展现其作为太原文化核心的历史地位。作者对比西安大雁塔等多地地标,突出晋祠的独特价值,回忆过往走马观花的游览,详述此次独自探寻时的深度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