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碧薇:挺住意味着一切
来源:《诗探索》 | 杨碧薇  2022年07月18日08:27
关键词:诗歌 杨碧薇

原标题:专访||诗人杨碧薇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诗集三部,散文集一部,学术批评集一部。有系列网课《汉语新诗入门:由浅入深读懂汉语新诗》入驻腾讯视频。

1、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最早激发你写诗的灵感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2018年在“仲伟志搜神记”里回答过:“我五岁那年,有一天,去外婆家玩。她给了我一碗木瓜凉粉,我端着凉粉来到窗边,趴在窗台上看远处的山。看着看着,我就想写一首诗。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格律,但我发现平时背的绝句里,都是第三句句末不押韵,一、二、四句句末押韵,于是就用这种格式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写好后,给大人看,他们问是谁教的,我说我自己想到的。”

现在回想起来,最早激发我写诗的灵感,就是大自然。云南到处都是山,我的故乡大关也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县城。无论在城里的哪个方位,都能看到远处的山。一方面,山多得令人绝望,也令人无限向往外面的世界;对远方的渴望,我想这就是诗。另一方面,山的存在又让人意识到一种静默,一种辽阔,一种超越人自身的永恒价值,我想这也是诗。

2、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这个问题我前不久也刚谈过。我在写作中从不屑于模仿别人。我认为模仿他人是弱者的表现,诗人首先要有强大的、独立的主体意识,亦步亦趋只能让你成为“第二个某某”或“第N个某某”,而不是你自己。

所以,每次遇到“请说出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之类的问题,我都答不出来。在我看来,只受一位诗人影响,是非常可悲的事,无非能证明你的阅读太少,审美太狭隘。就我个人的写作而言,在写法上,还真没有谁对我有明显的、绝对的影响。而在文学观念上,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教给我很多。至于艺术家的话就太多了,单是摇滚就能列出一大串名字……

3、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 10首代表作题目。

《一个陌生人的死亡》(2014)、《一个人喝酒史》(2017)、《彷徨奏》(2017)、《一首诗歌上班了》(2018)、《局部小动物》(2018)、《女诗人》(2018)、《从侧面看她的鼻梁挺而拒绝》(2018)、《英雄美人》(2019)、《写伊尔库茨克的清晨》(2019)以及《下南洋》系列(2017年至今)。

我最近在写一首长诗,暂名为《小镇2002》,初稿已于五月完成。待打磨完毕后,我想这个名单里的《从侧面看她的鼻梁挺而拒绝》完全可以撤下了。

4、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我写诗比较笨,极少有下笔成型的情况。即使初稿写得较快较顺,事后我也会反复修改。有时我会为寻找一个词而琢磨数日,甚至数月。我觉得诗歌是世上最难的事之一,如果找不到那个心仪的词,或最精准的表述,那么整首诗就废了,我宁愿毁弃它,也不愿拿出来示人。诗歌之难还在于: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也未必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能静下心来读诗的人不多,你的付出很少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但诗人的工作就是这样:艰苦、忍耐、继续写。正如我在《诗的梳子》里说,“为了它,你咯血的付出仅仅是基本伦理”。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

对一些人来说,诗歌写作与他们从事的职业可能差异较大,生活与诗歌的裂痕也较为明显。但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一体的。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兼容之处,只能靠自我调节。每个诗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生活、职业与写作的问题。至于如何去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就行。

诗歌写作稍微特殊一些,它需要人对世界保持敏感,需要人具有排除纷繁世事的能力,更需要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某些时候,诗歌还会“命令”你保持信念,虽然这很难。而你能做的不过是咬牙坚持,挺住意味着一切。

6、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我当然关注,平时也在读写这方面的文章。做学术、搞批评,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我天生不擅长逻辑思维,上中学时,偏科也很严重;对数理化,我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要读研、读博,必须与学术打交道,才渐渐地走上这条路。学术对逻辑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着我去训练自己的思维;同时,它也迫使人坐冷板凳。当别人在天马行空地尽兴创作时,我却得为了查找资料坐冷板凳,有时几天的忙累,只为了确证某一条注释。这的确很花费时间,也很考验人的耐力。

以前我还会想:如果把搞学术的时间都用来搞创作,那该多好啊!那我的创作成果至少还会翻一番。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首先,我的创作思维并没有被学术干扰,那些说学术会伤害创作的人,要么是没学通,要么就是有偏见。其次,写诗歌评论和研究文章,让我对诗歌这一文体有了更深入的把握,也对当下的诗人们在写什么、写到了什么程度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提到诗歌时,心中“有谱了”。最后,学术反过来帮助了我的创作,它让我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灵活,语言掌控力更强。现在我明白了,学术本身是个好东西,伤害我们的是学术体制,是一刀切的考评方式,是压在青年学者身上的重负。

7、你如何评价现在的中国诗坛?

“诗坛”是什么?我只看文本。我尊重那些潜心创作、认真做事的人,诗歌的未来最终还是要靠优秀的作品推动。中国当代诗人中,有一些已经写得很好了,可贵的是他们还没有停步,还在探索。其实,在任何行当,都是喧闹也有,沉潜也有吧。对于个体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8、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一是真诚。古典诗歌重视人与诗的合一。这种一致性在现代诗歌里被打破了,进入现代以来,人与诗可以是分裂的。但我知道仍有许多写作者在尝试恢复这一秩序,重新建立人与诗的统一性、整体性。这首先要求诗人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诗歌。

二是独特。没有辨识度的诗,即使再好,也总缺了点什么。好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诗首先是个体的表达;独特,是将你与众人区分开来的标志。试想一下:某些题材、风格,别人也能写,而且能写得很好,那还需要你来凑什么热闹呢?

三是丰富。我认为诗歌写作要尽可能丰富,不要总是自我重复。自我重复是才华枯竭的表现,它或许会让你成为一个略有辨识度的好诗人,但绝不是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