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邵丽:建造心灵的花园
来源:河南卫视(微信公众号) |   2022年04月28日08:21
关键词:邵丽

原标题:专访 | 鲁迅文学奖得主的心灵花园

”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被浪费“

从1999年末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算起,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邵丽就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达到了文学事业的一个高峰,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心生讶异。

应该承认,邵丽确实富有文学才情;但很显然,邵丽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地用天才之类的溢美之词解释得通。

Q1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您早年是在机关工作,担任过人事科长、乡党委副书记、市文联主席等职务。那时候,文学于您来说完全边缘化了吗?

A1

文学对于我来说不存在边缘化问题,读书始终占据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我脱离写作的一段时间,我对文学丝毫也不陌生。

那段时间比较活跃的王安忆、铁凝、迟子建、苏童、余华、莫言、刘震云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我都耳熟能详。

除了阅读我没有其他爱好,很少参与社交活动,至今不会打牌摸麻将什么的。体育、娱乐天分一样也没有。

在我看来,自己是个很笨的人,任何竞技类的活动都让我害怕。

Q2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拾文学? 重新开始写作,是从哪部作品开始?

A2

准确地说,是1999年前后,因为女儿在中央音乐学院上附小,我常去北京。鲁迅文学院那时有业余作家班,我去旁听过几次。

在那个时期,写出了《碎花地毯》《废墟》《戏台》《腾空的屋子》等作品,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自由投稿,结果发的都还不错,省级刊物上过几个头条。《中国作家》《青年文学》都发过。

Q3

您一度成为文学刊物的宠儿,作品常常被《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全国大型刊物刊载。中短篇小说连续数年被中国作协收入年度小说精品年鉴,还多次获全国奖项,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有这样的幸运。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能否回忆下当年的创作,停滞多年,突然厚积薄发吗? 对您而言是否是一种必然?

A3

2002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开办作家高级研修班,我是首届学员。我们那个班在文坛上称做“黄埔一期”,班上一半以上的学员已经是成名作家,包括徐坤、孙惠芬、张梅、麦家、艾伟、关仁山、柳建伟等等。授课老师除了专业作家、评论家,还有各部委的领导和专家,李肇星、王蒙、李敬泽、胡平、李建军等都亲临授课带学生。课余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文学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和写作空间。

我从一个业余作者,进入公务员队伍,然后又走出来搞写作,应该说具备很多生活资源优势,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些经历资历可能会增加作品的厚度吧! 说是厚积薄发也好,说是必然也好,不过我觉得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被浪费。

“对女儿的写作,我不强求”

作为女性作家,照顾家庭、教育子女,是逃避不开的话题。

对于女儿的阅读和写作,邵丽比较"佛系":

”家里到处都是书,我从来不要求她什么年龄看什么书,孩子自己会主动去看她感兴趣的。“

Q4

你的读书习惯是什么样的?

A4

我每天都要读书,即使白天工作很多很累,但是晚上回家洗漱完,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就感觉”魂又回来了“,很放松。每天睡前不看一个小时书,就睡不着,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了。有时候看进去了,想着再看半小时、再看一小时,结果就看到了凌晨四五点。

我更喜欢看纸质书,电子产品对现在的孩子是一种伤害。

Q5

您都看哪些书呢?

A5

我什么书都看,经典的、畅销榜的。因为我的工作原因,青年作家的作品即使不成熟,我也会看,不仅了解本省作家的情况,也看其他省份作家的作品。

小的时候书很少,10岁开始读《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雷锋故事》这些。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了,很痛心,心里会想今后我要改写红楼梦。

像《金瓶梅》我以前是比较抵触的,有一次一个作家朋友评价说《金瓶梅》比《红楼梦》要好,我很诧异。回去研读了《金瓶梅》之后发现,其实70-80万字的作品,露骨的描写也不过几千字,更多的要从艺术角度去看待。

《红楼梦》是仙气,遥不可及的。

但是《金瓶梅》是充满了烟火气,它描写的市井人物,可以和身边生活联系一起的。

Q6

你会要求或者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作家吗?

A6

不强求,她会有自己的发展。

我女儿在高中、大学期间就发表了不少作品,我的朋友们甚至说起点、天赋比我高。但是毕业之后她就不写了,开始相夫教子。我也不着急,因为我本来也是30多岁才开始写的。她还年轻,缺少的是生活体验。或许某一天,她自己想写了有感受了,自己就会去写了。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Q7

如果让您推荐的话,您会建议年轻读者们看什么类型的书?

A7

我们常说人会使用工具,人异于兽;我说,会读书,人异于人。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青年人,看经典作品,要相信经典的力量。

Q8

写作带给了你什么样的影响?

A8

我创作大的脉络是“求变”,超越自己。

早期写一些很小资,因为年轻,写的很浪漫,写完之后自己又”不甘心“。

《明慧的圣诞》之后,进入社会,基层挂职,和农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乡下待了两年多,在《人民文学》每年一个头条,长达几年。现在回归写人性,写心灵的东西。去年《黄河故事》,写一座城和一条河,从小时候对黄河的感情,到读书后我又在这个城市工作。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了千万级的大城市了。小切口大趋势,通过一家人的变化,反应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会背景的变化。

成功作品反馈给自己信心,好多读者留言、写信、找到共鸣,也会增强责任心。文学是理解和沟通的手段。技术很重要,故事也重要,打动最重要。

Q9

现在已经这么成功了,今后写作会不会有压力?

A9

会有压力的。我一直说,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部。下一部一定结构更圆满、更成熟、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