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开一家书店意味着什么?
来源:文艺报 | 汤明明  2022年04月18日08:34

每个文艺青年可能都曾有过一个开书店的梦想,然而,成为书店店主是否意味着能够心无旁骛地阅读,与前来购书的顾客畅谈古今?实际上,资金的周转、繁琐的事物总会打破人们对书店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当接二连三的实体书店濒临倒闭,越来越多的人被新的娱乐方式所吸引,如何生存便成了书店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书店》和肖恩·白塞尔的《书店四季》中,作者为大家展示了与书店有关的不同的人生故事。他们之中有一个失败了,承认自己居住的小镇不需要书店,一个骂骂咧咧却仍旧坚守自己的园地。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书店日常的肌理,还可以通过人们对阅读和书店的态度,窥见背后的社会文化结构,明白开一家书店意味着什么,更为深刻地理解书店与文学的关系。

“一本好书值得永久珍藏”

在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笔下,老屋书店的主人弗洛伦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女人。她年轻时曾在书店工作,并结识了日后的丈夫。退休后,她决定回到家乡——英国东部小镇哈德堡开一家书店。这座英国东部的小镇在1959年还相对封闭,没有炸鱼薯条店、自助洗衣店和电影院。它的生活也滞缓、封闭,每个人的家长里短都可能被人们拿来议论一番。在这样的情况下,书店对哈德堡的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弗洛伦斯的决定也自然遭到了众人质疑。从购买老屋、申请银行贷款,再到回应好奇的邻里,她必须证明自己的书店可以盈利,并非是自己心血来潮,重温青春旧梦的冲动之举。

作家菲茨杰拉德细致地描绘了弗洛伦斯在小镇经营一家书店的艰难。除了应付书店的日常开支,想办法拓宽书店的业务,她还需要抵抗陈旧的观念和蛮横权力的侵扰。然而心血耗尽,弗洛伦斯终未躲过失败的结局。讽刺的是,最终导致书店关闭的并非是经济原因——出售《洛丽塔》甚至为老屋书店创造了短暂的辉煌。真正让它陷入危机的,是镇上颇有权威的加马特夫人。加马特夫人一心想收购老屋,将其作为“艺术中心”。为了同弗洛伦斯争夺“老屋”的所有权,她不惜用尽一切办法,处处刁难。

最初,弗洛伦斯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应对一切,却逐步意识到“人是以根除者和被根除者来划分,其中前者始终统治着后者。”老屋也因加马特夫人靠在议会的表弟修改了和房屋有关的法案,被强行收购。小说不断强调弗洛伦斯是一个不起眼的女人,而小人物备受挤兑的原因是抢占了强者的资源。身为“被根除者”,她并不具备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只能承受失败的惩罚。

虽然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但作者菲茨杰拉德并未让小说陷入感伤主义的叙事,而是用冷静克制的笔调,轻巧地嘲弄了颇有权势之人的傲慢与空无一物。小说中的加马特夫人想将老屋改造成艺术中心,并不是真的重视它的历史价值,而是想要与奥尔德堡竞争。在BBC工作的吉平并不像弗洛伦斯想象中的那样珍视文化,而是自私冷漠、精于算计。当地的画家光顾书店也只为了寻求场地开画展,安置乏善可陈的才华。反倒是声称自己只读《邦蒂》,从来不爱读书的克里斯蒂娜,显得更加勤奋、质朴和善良。

在《书店》中,菲茨杰拉德借着弗洛伦斯的眼睛,打量道貌岸然的“根除者”。他们用文化装点门面,却不热爱文化,毫不在乎书店可以为当地人带来的改变。或许人们可以自我安慰,认为哈德堡失去了书店,不是因为普通人对书籍漠不关心,而是来自“根除者”的迫害。但后者的所作所为,恰好证明了表面上更具品位、掌握更多文化和经济资源的人,在乎的是可以彰显文化趣味和品位的“符号”,而非文化本身。

但对弗洛伦斯来说,书籍背后蕴含的力量却是不容忽视的。弗洛伦斯为书店的租书服务选购书籍时,打包寄给她的书籍并非根据本身所属的种类,而是参照受欢迎的程度分成A、B、C三类,但这并不代表弗洛伦斯自己会以此给书划分“阶级”。她在偶然间翻到“人人文库”的旧书,看到上面写着:“一本好书是一位大师的呕心沥血之作,超越生命的生命,值得永久珍藏和怀念。”弗洛伦斯被这句话照亮,将它放到宗教和家庭医学的书之间。书籍的摆放隐藏了弗洛伦斯对人文书籍的看法——智识上的,精神层面的启迪在日常生活中占据同样重要的位置。

但哈德堡人却消解了这句话蕴含的人文精神,人们购买、借阅最多的依然是有关皇室以及空军特种部队等八卦趣味和实用性书籍。银行经理对书籍的看法更是颠覆了“一本好书”的意义。对他来说,一本好书的价值的确是“无可估量”,因为“每次躺下休息的时候,还没读几页,我就睡意浓浓”。即便是在书店帮她干活的克里斯蒂娜也没有受到环境的熏陶,习得阅读的乐趣。克里斯蒂娜的母亲直言她的女儿只能去职业学校读书,终将不能逃离平民阶层的命运,只能永远靠自己洗衣服。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屋书店并没有给哈德堡带来一丝改变。当弗洛伦斯离开时,甚至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哈德堡不需要一家书店”。

相比之下,同名电影《书店》结尾的改编则相对温情和善良。在电影中,当弗洛伦斯离开哈德堡,从不读书的克里斯蒂娜终于从倒闭的书店拿了一本书,奔至港口与她告别。而她受弗洛伦斯的影响,长大后也开了一家书店。这似乎表明,弗洛伦斯虽然关闭了书店,却无意间将阅读的喜爱和对思考的珍视传递给了下一代,并由她延续自己未竟的梦想。

“二手书店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在弗洛伦斯开书店的梦想遭遇失败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经营二手书店的肖恩·白塞尔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权”。2011年,从事电视制片工作的肖恩回到故乡威格顿,开了一家二手书店。和人们想象中的温文尔雅、知识渊博的书店老板不同,肖恩凭借毒舌出名。他无须像弗洛伦斯一样,不断向他人解释自己开书店的“合法性”,而是肆无忌惮地在“脸书”上吐槽顾客,成了让顾客又爱又怕的书店主人。

后来,肖恩将这些吐槽搬到了日记里,并相继出版了《书店日记》《书店四季》两本书。除了记录每日的流水、订单,形形色色的顾客、经营书店的感想也一并被记录下来。尽管《书店日记》一度成为畅销书,从续作《书店日记》来看,这家书店似乎还是老样子,甚至女友安娜、店员妮基都先后离他而去。同上本书引用乔治·奥维尔的《书店日记》一样,《书店四季》沿用了这一惯例,引用苏格兰作家缪尔创作的《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感慨“二手书店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早在20世纪中期,缪尔就借巴克斯特之口哀叹实体书店受到电子书的冲击,而各大书店往往需要将自己变成高档百货,“从钢笔尖到相框一应俱全”。他也不能确定二手书店是否会沦落为同时贩卖“止咳片、阿司匹林和腌菜的百货商店”。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肖恩和他的同行的处境只会更加惨烈,毒舌的肖恩甚至制作了一批印着“kindle去死吧”的马克杯放到亚马逊售卖。

无独有偶,无论是二手书店还是独立书店,在国内经营书店也困难重重。在疫情反复横跳的当下,书店的生命更是摇摇欲坠。除了肖恩痛恨的电商平台,书店的“竞争对手”还要更多。书店经营者不仅要面对电商的低价攻势,还要和小红书、抖音“争宠”,甚至学习此类短视频的运作方式,尽其所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无论他们是否像肖恩一样,对百货商店式的书店嗤之以鼻,在文创和咖啡上下功夫,将其打造成“网红打卡店”已经成了众多书店的普遍选择。

尽管不少人将肖恩的《书店日记》《书店四季》当成行业“劝退”指南,毫不留情敲碎他人“书店梦”的肖恩却无意改变现状。日记的最后,威格顿因大雨断网断电,肖恩却乐在其中,他仿佛回到“互联网来临之前的时光”,一心沉浸在阅读带来的喜悦里。从这种角度来说,肖恩的坚持给我们带来了一丝鼓励与微光,阅读是捍卫自己园地不受外界侵扰的方式,而“书店日记”则是这一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