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近《郭大刀》中的郭澄清
来源:山东工人报 | 高闻  2022年01月27日16:53

作家尚启元的新作《郭大刀》记述了兼具“农民”、“作家”和“基层干部”等多重身份的郭澄清的写作历程,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郭澄清创作《大刀记》等作品的艰苦岁月,勾勒出郭澄清向党为民的赤诚情怀与扎根农村的写作立场。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主人公,郭澄清无疑是以被“看”者的身份出场,而作为扎根农村沃土、植根历史现场的写作者,郭澄清又始终坚守着“观察者”的位置,将饱含热忱且明亮犀利的目光投向四面八方,聚焦于农村小人物的一言一行,真正践行了“为农民写作,为时代放歌”。

郭澄清先生曾说,“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地体验生活。我是一个农民作者,离开农村,离开农民,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农村的观察者,时代的记录员,郭澄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写作立场。他笔下的农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合作化与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笔下的农民,是具有生命力和主体性的鲜活存在。他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认识到“农民喜欢故事性强、乡土味浓、语言朴实、短小精悍而风趣动人的文章”,于是下决心改变文风。与赵树理自称“文摊作家”的志趣相同,郭澄清也开始自觉用泼辣鲜活的语言创造出“老百姓喜欢看”且“政治上起作用”的诸多作品,将民间的“小传统”与延安讲话的“大方向”作了一番融汇与整合。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农民作家和知识分子的郭澄清或许可以称作本雅明意义上的“讲故事的人”,同时也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作家尚启元在《郭大刀》中以故事场景和人物对话的形式对郭澄清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还原,这使得传记本身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强。在深入农村进行集中观察与艰苦写作的过程中,郭澄清通过参与打井认识到了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在与田三爷的交谈过程中感受到农民对于党的信任以及建言献策的热情,在经济困难时期借住贫下中农家并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农村生活的切身体验赋予郭澄清的文学写作以民间气息,农民的俏皮语言为其短小精悍的文学语言提供了借鉴,黑掌柜、“社迷”、公社书记等现实“小人物”则为其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提供了灵感,这些使得郭澄清的创作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郭大刀》活灵活现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对话,看似旁逸斜出,实则是郭澄清观察视野中的农村现实与革命进程,它们与作者的叙述一同形成了“看”与“被看”的双重角度,使得《郭大刀》具备了更为完整广阔的视域,也使郭澄清的形象更为丰富和厚重,因而成为这部传记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刀记》是郭澄清的代表作,塑造了鲁北农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反抗封建旧社会、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光辉形象。从传记以《郭大刀》命名,不难窥见《大刀记》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郭澄清创作的里程碑意义。“大刀精神”不只是对鲁北人民斗争和反抗精神的概括,更是郭澄清坚持带病写作的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影。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许这是对于郭澄清先生极为恰当的评价。他穷尽一生,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瘦弱,也以为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