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康伟:创作本身需要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来源:红星新闻 | 乔雪阳  曾琦  2021年12月23日08:21

12月17日至21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举行。参会诗人、《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在主持完“城市美学的诗意表达——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主题访谈”后,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专访,对于本届国际诗歌周的主题、意义等,他都有特别的看法。

红星新闻:对于本届诗歌周主题“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您是怎样解读的?

康伟: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主题。诗歌是处理时间最重要的文体,时间这个概念对于诗歌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世界时间”在当下的环境中,我觉得是有时代性的。去年,有一个特别火的英国纪录片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摄制组采取时间溯流的方式,来中国寻找杜甫,通过时间来呈现他的伟大之处。这就与世界时间里的杜甫产生了强烈的碰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红星新闻:您认为在历史长河中、在世界上,李白和杜甫有怎样的地位?

康伟:当然我们会非常自信地讲,李白和杜甫从不同的向度达到了诗歌的一种成就。但也许在他者的文化中,李白和杜甫没有充分的传播。如果要抵达“世界时间”的话,我认为翻译是特别重要的,它可以保证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时间”这样一个范畴之内进行有效的传播,否则我们的“时间”它是不走动的。

红星新闻:您谈到翻译是很重要的事情。除了翻译外,您觉得中国诗歌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康伟:这个问题好像很大,但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坚实的出发点——重要的原创性的文本。当然,当下中国的诗歌写作已经有很多具有原创性的文本和诗人,这是我们充满自信的地方。传播或者说翻译只是技术手段,它很重要,但创作本身才是核心。如果创作没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那么所谓的翻译也就是一种复制,没有在“世界时间”这个概念里面,来凸显“中国时间”的一种可能性。

康伟

红星新闻:您觉得这个诗歌周在国内的地位怎样?

康伟:首先,我想谈一谈成都在中国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成都从古至今都是诗歌的重镇,成都是诗歌之城,这是一个共识。同时,在呈现当下中国诗歌、中国与世界对话中,以及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让诗歌与百姓生活与这个城市发生联系,在广度和紧度方面,我觉得体现了一个主办者包括我们参与的各方,对诗歌周的重视和努力。

红星新闻: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开展,包括在成都开启的各类诗歌奖项,对于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有怎样的推进作用?

康伟:诗歌奖是诗歌与受众发生紧密联系的有效载体,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优秀的诗歌活动,能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不仅是诗歌之城的形象,因为诗歌是一种能够辐射到各个精神层面的载体,其实可以突破到诗歌领域之外。成都花大力气打造诗歌专业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并且我也注意到,成都在积极和各个机构合作,打造各个艺术领域的重要活动,重要的是,这并非图热闹,而是着力来推动有关领域的创作本身,所以我觉得成都在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中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