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梁平:穿越千年,李杜诗歌仍是当代重要书写
来源:成都商报 | 乔雪阳 曾琦  2021年12月16日06:52
关键词:李杜诗歌 梁平

“我们希望在成都搭建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交流的平台,有更多中外诗人来成都,了解和感受正在努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成都。这是我们这座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城市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进一步打开文化视野的需要。”在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启之前,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联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为主题,力图以诗歌的方式打破时间的屏障,让李杜诗歌继续叩响当今时代的文学精神。

梁平

12月17日起,来自国内外的优秀诗人将齐聚成都,届时,国内外诗人将共赴成都,共话诗歌篇章。在此之前,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到梁平,与其探讨有关诗歌与城市、诗歌与世界的话题。

红星新闻: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您如何理解这一主题?“世界时间”这一概念指的是什么?

梁平:成都自古以来诗人辈出,诗歌土壤、诗歌氛围一直是这个城市抹不掉的文化符号,至今也是中国诗坛的重镇。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成功举办第五届了,每年设计一个主题。

第一届主题是“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池”;

第二届主题是“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

第三届主题是“用诗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届主题是“我们共同的星球,见证诗歌的温暖和力量”;

今年第五届主题确定为“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旨在向李白和杜甫致敬。

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时隔千年以后,仍然是当代诗歌现场具有重要价值的书写。李白和杜甫的生活与诗歌与成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两位大诗人在国外享有盛誉,其影响力在整个世界有经久不衰。这个主题除了致敬之外,更注重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播、传承和弘扬。李白杜甫的时间影响从深远上说不止于古代,当代仍是仰望。从宽度上说不止于成都、四川、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红星新闻: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举办五届,纵观这五年,您觉得这一盛会的主要成果有哪些?让中国诗歌在国际诗歌的交流中,有怎样积极的作用?

梁平:成都国际诗歌周在中国作协、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上级部门指导下,省市报业集团支持,成都市文联、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水井坊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立足成都,在成都搭建的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外诗人来成都,更多了解和感受正在努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成都。

这是我们这座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城市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进一步打开文化视野的需要。这五年,有近百位外国诗人、三百多位中国诗人为他们所感知、所感动的成都留下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已经陆续采用英汉双语对照结集出版,给成都留下一笔不可多得文化财富。

红星新闻:与去年相同,今年的诗歌周也因为疫情原因,有所延期。但最终还是坚持举办,且参与的中外诗人人数很多。您认为,诗人们如此高热情地参与这一诗歌盛会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诗歌盛会能带给诗人的又是什么?

梁平:全球疫情已经两年了,世界各国人民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影响了一些计划,耽误了一些活动都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对疫情的严防死守任务仍然艰巨,丝毫不能懈怠。

第五届国际诗歌周也是把严密做好防疫工作作为第一位,很多国外诗人采取线上视频参与的方式,把他们朗诵的诗歌和对成都的美好祝福通过视频发送过来,能够现场参与的外国诗人都是在中国大学任教或者工作和生活的诗人。

阿根廷诗人芥末(Guillermo Bravo)现在北京做外教,出版过诗集和文学著作10部了,因为疫情推迟了活动时间,他在这个过程中多次跟我沟通,当他接到组委会的通知时非常高兴,第一时间给我说,接到通知了,我们成都见!

红星新闻: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增设了一个项目:“草堂诗歌奖”颁奖仪式,颁奖地点就在杜甫的成都草堂。如此安排有何考虑?您觉得草堂诗歌奖这一奖项在全国范围而言,有怎样的影响和地位?同时,在全国来看,诗歌奖项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好的诗歌奖项应当具备哪些特质?

梁平:草堂诗歌奖是《草堂》诗刊设立的奖项,已经第四届了,今年这个奖项的颁奖典礼放在国际诗歌周它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独立的奖项。这个奖项在诗歌界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就像本届获奖者西渡说的那样,直到公布奖项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获了“实力诗人奖”,没有任何人给他透露所以惊喜。

这个奖我们会努力把它做得更好,让当年真正优秀的诗人、诗评家和90以后的青年诗人实至名归。这个奖的设立我们没有去面面俱到,而是特别注重年度诗歌创作中关乎民生、关注现实、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作品,尤其是扶持和重视年轻一代的好作品,是《草堂》确立的责任和担当。

红星新闻:自古以来,巴蜀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一元。如今,成渝诗歌也常年稳居诗坛热门话题前列。作为成渝双城诗人代表人物,您如何看待成都·重庆近些年来的诗歌发展变化?今后,您将会在推动成渝诗歌发展上,有怎样的计划?

梁平: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一支重要的文脉,四川和重庆血脉相连不会因为区划的调整而改变这个事实。国家的成渝双城战略自然也包含了文化的双城交融和推进,成都和重庆诗歌不存在双头并进,以前是一个整体,现在也是一个整体。现在两个城市在中国诗歌现场的诗人,重庆人在成都,成都人在重庆的举不胜举,而且在诗歌层面上的交流和影响从来就没有隔阂,没有间断过。

诗人与诗人之间就是亲姊妹亲兄弟。现在双城的诗歌互动得更频繁了,今年诗歌活动见缝插针在重庆,在成都、四川也是比较频繁举办,常常是刚刚分别又见面,这种状态在其他领域还是不多见的。

成都国际诗歌周是成渝诗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听说重庆也在酝酿一个重要的诗歌交流平台,这是成渝双城诗歌繁荣的重要举措。春天不会太远,期待重庆这个平台与成都的互动早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