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林培源:通过细微的事件去呈现平静生活下涌动的波澜
来源:《小说月报》 |   2021年10月08日07:45

林培源,1987年生,青年作家,广东澄海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2017—2018年),小说见《花城》《作家》《大家》《青年文学》《小说界》《广州文艺》等刊物。曾获第二届“《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出版有小说集《小镇生活指南》《神童与录音机》等,小说集《小镇生活指南》获选《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中文小说。

 

Q:小说月报 A:林培源

Q

请您介绍一下最近读过的某本书。

A:最近刚读完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黎紫书的长篇小说《流俗地》,这是一部呈现马来西亚当代社会的“长卷浮世绘”式的小说,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五十余年,但它没有采用传统家族史式的、史诗式的写法,而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呈现了我理想当中的世俗小说的样貌:真诚,充满日常生活的气息,细节饱满,“流而不俗”,很好地处理了小说技巧的“显”和“隐”的关系。

Q

到目前为止,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

A:我写了十几年的小说,目前最满意的作品还是《灰地》(《小说月报》2021年第7期选载)。过去我写的“潮汕小镇故事”人物相对单一,基本是处在生活边缘的无助、无名人物,但在《灰地》里,我试图把目光放到另一个阶层——乡镇的小老板身上,以点带面,通过细微的事件去呈现平静生活下涌动的波澜。对我来说这是全新的尝试,这篇小说是我写作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Q

您认为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吗?

A:从写作者的身份、来路出发,写作有专业 (科班)和非专业之分,但从小说本身的专业性来说,这些身份和来路都不重要。从这一层面讲,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归结到小说创作,叙事的技巧 (视角、人称、时间、空间、细节、人物塑造等) 是可以通过经典细读、揣摩和模仿借鉴等手段习得的。但一个作家能走多远,除了落在小说文本上的可见的“基本功”,对生活的热爱、精神的成长和涵养等或许更重要。

Q

请描述一下您与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关系?

A:广州是我读研时待过的城市,博士求学生涯结束后,我选择回到这里生活。我骨子里喜欢世俗生活,广州既有丰厚的岭南文明,又充满人间烟火气,非常适合我;我的工作落于此,孩子也在这里出生,对我而言,广州是一座可亲可近的“生活”之城。

Q

请向读者推荐几本您心目中的理想小说。

A:《包法利夫人》《卡拉马佐夫兄弟》《金瓶梅》《白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