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乔生:鲁迅的路
来源:文艺报 | 黄乔生  2021年09月27日08:30
关键词:鲁迅

鲁迅发表于一百年前的小说《故乡》末尾的几句话脍炙人口:“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无非行路,读书也是行路——通往书山学海。

1919年底,鲁迅侍母携妻,率领弟侄,乘船离开绍兴,到南京乘火车赶往北京。他坐在船舱中沉思的时候,耳畔响着潺潺的水声;行进到津浦路时,听到的是车轮和铁轨的碰撞。这时候,鲁迅人到中年,从南京到日本,从日本到杭州、绍兴,又从南京到北京,现实的行路颇多,人生经验很丰富,或许不必要取象征意义。但是谈到鲁迅行走过的富有意味的具体的陆路,我还是想跟读者分享一个场景:辛亥(1911年)秋,鲁迅和弟弟上山采集标本,下山时发现:“凡山之纵径,升易而降难,刚其腰必生横径,人不期而用之,介然成路,不荒秽焉。”因此,我猜想,当日他在船舱和车厢里,也许曾想到过这条路。

鲁迅一生,给人印象最深刻、启发最大的是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在文学世界中,有很多关于路的书写和思考。18岁时,他离开家乡,放弃科举考试,求学新式学堂,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学堂毕业后,仿佛无路可走,他自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实际上是成绩优异,不选而选,又走上了出国留学的路;至于留学后学医,是他做出的主动的道路选择:治病救人,提倡科学精神;在学医的途中,他受到触动,想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从而选择文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个选择是理想化的,那时“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于是在冷淡的空气中,失败成为必然。回到国内,鲁迅经历了十年沉默,陷入人生低谷。

后来,鲁迅总结自己走出迷茫、摆脱绝望、继续前行的经验,在《生命的路》一文中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自然赋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正是信念的力量,支撑和鼓舞着他在寂寞中探索,在艰难中前行。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打破沉寂,发出激越的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关注世道人心的文学事业,归根结蒂仍是一条寂寞的路。写作者的心声往往得不到回音,在人世的沙漠中常常遇不到同伴,不免陷入“荷戟独彷徨”的境地。因此,鲁迅认为,从事文学一定要韧性,要坚持不懈。他怀抱着描画国人灵魂、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不停呐喊,勇敢进击。晚年,他在给《呐喊》的一种外文译本写的序言中说:“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鲁迅是这条路上的一个高大的、至今令人仰视的身影。

我们不妨对《故乡》结尾关于路的思考做一个追问:走的人不多的路,是不是还要走?实际上,鲁迅以自己的选择也做出了回答。鲁迅是中国新文艺道路上的前哨,在他的后面,是旌旗蔽空的大队。他筚路蓝缕,率领现代中国文艺家们走了一条艰苦但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取巧的捷径或聪明的躲避。例如,对于中国新兴美术,鲁迅主张“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因为不凡的卓见和超前的眼界,他得出这样的判断:“历史的巨轮,是决不因帮闲们的不满而停运的;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他的名文《拿来主义》充分表达了他的文化理念,是他一生文化实践的总结,堪称他的“文化遗嘱”。

鲁迅在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碰撞交融中走出一条精彩的路。他生活在一个传统悠久的国度和一个扰攘的社会里,他的写作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空地翻腾。他有继承,有师法,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亲手校勘和大量收藏典籍。他遗留下的很多手稿,有很大一部分是辑校古籍和金石的成果。这些文献经过整理,即将出版,仿佛显露了鲁迅文化思想冰山的水下部,将会加深人们对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助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全面的认识。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写道:森林中有两条分叉的路,如果选择了人迹罕至的一条,结果会完全不同。(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鲁迅的成就是他不断选择“异路”,弃科举读新学、弃医从文、弃文从政,弃政从教、弃教从文。而到了晚年,他选择坚持在国内写作而不是到国外休养,宁可耗尽生命,也要坚持正义,继续为民众呐喊,这是何等悲壮!

鲁迅走过的路,是文化自信之路,也是文化自新之路。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沿着鲁迅走过和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

(作者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