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彬:鲁迅与北京四合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彬  2021年09月25日09:17

1912年,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至教育部任职。1926年,鲁迅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北京生活了十四年,从一名公务员成长为伟大作家。

在北京,鲁迅长期住过四处地方:一是南半截的绍兴会馆、一是八道湾11号、一是砖塔胡同61号、一是宫门口西三条21号。这四个地方,一处是会馆,一处是三合院,两处是四合院,鲁迅居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特征,或者说留下了鲁迅的哪些印痕,而这些印痕折射出哪些鲁迅其时的境况与意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1912年5月5日晚,鲁迅来到北京,住进宣武门外骡马市“长发店”(客栈)。第二天,移入南半截胡同里面的绍兴会馆。绍兴会馆又名绍兴县馆,原是山阴与会稽两县的会馆,称“山阴会稽两邑会馆”,由著名学者章学诚于清道光六年(1826)创建,宣统年间废除府制,两县合为一县,统名绍兴,会馆也由是改称。绍兴会馆的主体建筑是仰戢堂,(1) 供奉着自汉代以来越中240位先贤的牌位。在仰戢堂的门口悬挂着清人李慈铭撰写的一副楹联,称颂绍兴一带的山川形胜与人文翘楚 :

溯君子六千人,自教演富中,醪水脂舟,魁奇代有,乃谢氏传,贺氏赞,虞公典录,钟离后贤,暨孙问王赋以来,接迹至熙朝,东箭南璆,三管毫耑长五色;

表镇山一十道,更瑞图王会,篑金嵞玉,钟毓尤灵,况惭名江,镜名湖,宛委洞天,桐柏仙室,应婺宿斗维而起,翘英便中国,殊科合辙,一堂辇下拱千秋。(2)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进京时曾经在这里居住。然而,在会馆中的什么地方,难以稽考了。鲁迅先是住会馆中的藤花馆,后来迁徙到补树书屋。鲁迅在1916年5月6日的日记这样记载:“下午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 (3)“避喧”,就是逃避喧闹,鲁迅在1912年9月18日的日记这样写道:“夜邻室有闽客大哗”(4),过了几日闽客又来,“至夜半犹大嗥如野犬”(5),搅动清宁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要迁居。在补树书屋鲁迅创作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之作。1917年4月1日,周作人也来到北京,经鲁迅向蔡元培推荐至北京大学任教,也住进补树书屋。

为了将在绍兴的母亲与家人迁至北京,鲁迅决定在京购房,从1919年2月到7月之间,鲁迅四处奔走,最终选定了八道湾11号。12月29日,鲁迅全家搬进八道湾。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携朱安离开八道湾,暂居于砖塔胡同61号。九个月以后鲁迅再次觅屋,购买了宫门口西三条21号,1924年5月入住,1926年8月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

总结鲁迅在北京长期居住过的四个寓所,绍兴会馆、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与宫门口西三条21号,就院落的形态而言,第一处是会馆,第三处是三合院,第二与第四处是四合院。鲁迅住过的四合院与北京的四合院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与北京的四合院有那些共性,又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那么,何谓北京四合院。

先说四合院。

简单而言,四合院就是四面都有房子的院子。地域不同,四合院的特点也不尽一致,而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是:

1、南北方向,所谓 “子山午向”的中轴布局。

正房与倒座位于中轴线上。正房是院子的主体,进深、面宽、架高与内外檐的装修规格都居于首位。正房的列柱是双数,房间是单数,从而保证明间的房门在中轴线上。正房一般是三间。正房两侧有时构筑耳房。耳房的高度低于正房。正房与耳房的总长决定了四合院东西方向的长度。

2、院门位于院子的东南或者西北位置。

如果院子坐落在胡同的北部,则院门位于东南角;如果院子坐落在胡同的南部,则院门位于西北的位置。在北京,居住之所,只有皇宫与王府例外。因为,主人的身份特殊,即使这样,宫门或府门与中轴线也要有几分偏离。当然,寺观的大门也要置于中轴线上,因为那里是“神居”而非尘世民居。

3、正房、倒座、两厢都是单层建筑,而且各自独立,互不相连。

正房与倒座,南北相对,两厢的前檐位于正房墀头墙的外侧。正房两侧如果设有耳房,那么耳房的面阔与厢房的进深保持在同一尺度。如果正房的后面还有房屋,那么东面的耳房则作为通道。这一点是北京四合院与其他地区四合院的重大区别。

4、正房、倒座、厢房通常采取山墙到顶的硬山样式。一般不在山墙也不在后檐墙开设门窗,门窗均向院内开辟。

5、北京四合院的庭院一般为正方形。

北京四合院内部的庭院与山西或者陕西窄院中的庭院不同。在长宽的比例上,北京四合院大约是1:1, 山西是1:2, 陕西是1:3。这就意味,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基本是正方形,无论是山西还是陕西,庭院则是长方形的,建筑虽然也是一正两厢,但是东西厢房相互靠拢,把正房部分或者大部分遮住。

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大体如此。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施加新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组合。

新的要素是卡子墙、垂花门、抄手游廊、後罩房。其中,卡子墙位于东西厢房的南侧,卡子墙的中间是垂花门,卡子墙与倒座之间形成第一进院落。卡子墙与正房形成第二进院落,抄手游廊把正房与厢房衔接起来。正房之后是后罩房,二者构成第三进院落。在这类四合院中,第二进是主体,庭院基本是正方形的,第一进与第三进则是南北短而东西长,呈扁长形状。

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四合院。

如果去掉后罩房,把庭院再向后延伸,加盖正房与厢房,则此处的正房与前面的正房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如果这进庭院的后面再设置后罩房,则形成四进院落。

从理论上讲,四合院可以进行无限的纵向组合。但是实际上,北京的四合院,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至多是五进。比如,清末协办大学士文煜在帽儿胡同的住宅分东、中、西三路。其中。西路是住宅,分五进。大门位于院子的东南角。进大门是一进院,南侧是七间倒座房。北侧是卡子墙,中间是垂花门。垂花门后是二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与厢房之间用抄手游廊相连接。之后是三进院、四进院,正房均为三间,最后是五进院,有十六间后罩房。在横向上,也可以任意组合。但是,同样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一般也只是三路,而且并不全部安排住宅,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仍以文煜的住宅为例,西路是住宅,东路是下房,中路便是北京著名的私家园林“可园”。

八道湾11号,也基本如此。具体讲,是这样的格局:

1、院子在八道湾胡同北侧,中轴线布局,坐北朝南。

2、院门在院子的东南角。

3、在院落的南侧有九间倒座房。

4、 倒座北侧是一道卡子墙。卡子墙中间辟们,卡子墙与倒座构成第一进院子。

5、卡子墙之后是第二进院子,有北房,即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6、北房后身是九间后罩房。二者形成第三进院子,也就是后院。周作人与周建人家眷住在第三进院子里,兄弟失和以后,周作人在信中告诫鲁迅:“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6) 便是指此。

这些特点完全符合北京四合院的模式。

不同之处是:

1、11号前面尚有一座院子。这座院子不妨称为外院。外院的东南角是一座直棱车门,其上构花砖女墙,下设礓礤。

2、卡子墙中间未设垂花门,只有一个通道;同样在一进院的东南角也没有构筑大门,只是把倒座房的第七间辟为通道;正房与厢房之间没有抄手游廊,而是构筑了抄手形状的短墙,其上辟通道,以便正院与后院往来。又在正房北山墙与西侧院墙之间加筑一道短墙,其上亦辟通道,与后罩房西侧的屋门基本相对。通过两道短墙使得后院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3、正院,也就是二进院,庭院十分宽阔,鲁迅的老友许寿裳说这里简直可以开运动会。同样,三进院也十分开阔,不像一般四合院那样狭窄扁长。与普通的四合院相比较,11号的庭院面积与房屋规模在比例上显然失调,简而言之是庭院大而房屋小。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文分析,而为什么要买这样一座大宅则和鲁迅有关。原因是鲁迅考虑到两个兄弟都有孩子,需要较大的玩耍的场地。

4、明间背后接出一座灰棚,为了便于采光,安装了颇大的玻璃窗。灰棚里面设有一具鲁迅睡觉的木炕。西三条21号的明间后面也筑有这样的灰棚,鲁迅称老虎尾巴。这里,当然也是老虎尾巴。鲁迅与朱安琴瑟异趣,即便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也处于分居状态。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埋怨朱安没有孩子,朱安说,大先生都不和为我说话,怎么会有孩子呢?

北京四合院里的房屋,讲究者既有前廊也有后厦,这条老虎尾巴可以说是鲁迅对后厦改造后的简易变种吧!

5、东西厢房的北侧山墙各辟一门。在北京,一般不在山墙上辟门,这里是特例。因为是在北边的山墙上辟门,故而房门的朝向必然是后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周作人对八道湾进行改造,将正房东西两侧各加半间,也就是各增加了半间稍间。两稍间合为一间,正房实为四间。然而,北京的四合院,正房不可以出现四间,因此采取四破五的做法。同时把厢房进深加宽,由是墀头墙与正房的墀头墙有所交集。

根据有关史料,11号占地四亩,在北京,标准四合院占地“五八丈”,也就是40平方丈,约当443.56平方米,0.67亩,两相比较,11号是它的六倍,可谓大宅。八道湾是一条曲折小巷,却出现了这样占地宽阔的大宅,是否有历史原因呢?

八道湾一带,在明代是内府供应库外库的所在地,其南面的“前供应胡同”与东面的“后供应胡同”,均是由此演变而来。供应库是明代内府二十四衙门之一,根据刘若愚《明宫史》记载,这个衙门主要负责皇城与山陵等处内官的粮米供应,此外还设有油库、蜡库,“凡御用白蜡、黄腊、沉香等香,皆取办于此库。”(7)这是一个重要岗位,“非九重依畀最有宠眷者不得掌也。”(8) 虽然皇帝重视这个位置,但在这个位置上的掌印者却良莠不齐,神宗时有一个叫张明的内官做掌印,引起内官们的愤怒。按照标准每一名内官的月供是四斗米,张明不仅把好米换成坏米,甚至克扣斤两只给三斗半。“宫中各长街设有路灯”,(9)每至夜晚,“内府库监工添油点灯,以便巡看关防”,(10)然而到了魏忠贤擅政的时代,便把这个事废除了,以便他在夜间出行,而“无敢言者”。(11)供应库的衙署在皇城内东北,今天的纳福(原称内府)胡同里,“厅前悬木鱼一尾,长可三尺许,以示有余粮之意。”(12)大厅后面的仓库上安放着一只“瓦鸽子,相传已久,不知何所取意也。”(13) 刘若愚本是魏党,侥幸漏网以后在羁押期间撰写此书为自己辩解,同时也记述了其时的内廷日常生活与内府执掌,供应库即其中一例,可惜没有留下外库的记述。然而,稽考历史舆地仍旧可以推断,八道湾,很可能是外库里面的一条道路,废弃以后逐渐形成闾阎,而11号或者曾是其中的一处院落也未可知。因为这个原因,11号,其前身,并非普通民居故而占地阔大,且庭院宽阔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比之下,鲁迅在北京的最后居所,西三条21号只占地四百余米,即:“五八丈”—— 一所标准四合院的占地面积,是八道湾11号的六分之一。其中,东南角是院门,小巧的屋宇门镶金边涂黑漆。院门西侧是四间倒座,倒座对面是三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围出一个小巧的正方形庭院。简之,是一处标准四合院。但是也有不同,一是明间背后的老虎尾巴,一是正房背后的后园。前者鲜明地保持着鲁迅的个人印记,后者则流露出鲁迅对故乡的怀念。在绍兴,有模样的院子往往有后园——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公子与小姐私会的后花园吧!在绍兴,鲁迅故居里的后园是百草园,鲁迅外祖母家也有类似后园,只是窄浅不少。根据鲁迅日记,31号原来有六间房屋,鲁迅购买以后,进行了修缮与改建。这些变化自然与鲁迅有关。但是,在院落的主体布局与建筑样式上依旧是北京四合院的模式,表现在房屋的细部也是如此:门枕石、花边瓦、步步锦、支摘窗、帘架、风门、荷花栓斗与荷叶墩,都是地道的北京做法,而让北京人感到熟稔与亲切。

在北京四合院里,北房一般为正房,无论是建筑等级还是尺度,都要大于其他房屋。在尺寸上,明间最大,次间递减。而且同样是次间,在尺寸上也略有差别。东次间大于西次间。所以出现这个差别,是因为中国的传统以“左”为上。这个现象在年代久远的房屋十分显著。晚近的房屋则不甚明显,甚至与明间的尺寸完全一样。明间之所以大于次间,主要原因是,一,这里是中轴线通过的地方;二,这里设有祖堂;三,主人与家人在这里聚会。除夕之夜,慎终追远,在这里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因此,明间又称“祖堂”。当然,房屋繁多的四合院,也可以在另外地方设置祖堂,这里只是就一般而言的四合院通例。次间一般做主人的卧室与个人活动场所。如果主人有长子,则主人住东次间,长子住西次间。主人去世以后,其灵寝要置于明间,而且摆放在中轴线上,也就是所谓的寿终“正寝”。长辈居住北房,明间设置祖先的牌位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那里是大吉之地。

八道湾11号、宫门口三条21号,乃至砖塔胡同61号,在正房的安排上也是如此。以八道湾11号为例,根据周丰二手绘(14),

房屋具体分配是这样的:

1、正房。鲁迅的母亲鲁瑞住东次间,长子鲁迅与妻子朱安住西次间。然而鲁迅与朱安琴瑟不睦,因此在明间后面加筑了一座灰棚。2、后罩房。鲁瑞的次子周作人一家住西边三间,三子周建人一家住中间三间。(15)因为这里居住年轻女眷因此在南侧加筑了一段短墙。东面的三间为客房。为此,其南未加筑短墙。1922至1923年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曾经在此居住。鲁迅在《鸭的喜剧》中记载,一天,爱罗先珂叹息北京过于寂寞,回忆他的旧游之地缅甸说,那里:“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而“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16)后来爱罗先珂买了十几只蝌蚪放到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子里”,(17)等蝌蚪长大变为青蛙听蛙鸣。“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18)仲密,即周作人。

3、西厢房。鲁迅与周作人的书房。鲁迅搬出以后周作人取名“苦雨斋”。八道湾11号西北高东南低,但是泻水不畅,夏日的雨水经常淤潴到第二进院子里,甚至高过台阶漫进房屋,苦雨斋之称便由此而来。周作人在《苦雨》一文中写道,一天夜雨:“好容易到了早上五点钟,赤脚撑伞,跑到西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水浸满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幸而书籍都没有湿,虽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但是湿成一饼一饼的纸糕,也很是不愉快。现今水虽已退,还留下一种涨过大水后的普通的臭味” 。(19)

4、东厢房。南边的一间住女佣、中间的一间做堆房、北边的一间做饭所(饭厅)。上面谈到,东西厢房的北侧山墙上各辟一门,故而门的朝向必然是第三进,也就是后院。因此吃饭必须要穿过东边的门道,换句话说是进入后院。由于这个地理环境,兄弟参商以后,鲁迅不再去后院,自然只能在自己的房子里吃饭了。鲁迅在1923年7月14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20)

5、倒座。西边三间为客房,中间三间为鲁迅所用,著名的《阿Q正传》便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东边三间,一间是门道,两间是男佣的住处。

总之,男佣住在第一进院子,女佣住在第二进院子,(21)长辈与大儿子住正房,其他儿子与年轻女眷住在最后一进院子里,而且与正院之间构筑短墙进行隔离,主人居住的地方甚至修建了两道短墙。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是中国居住文化的悠久传统,为鲁迅和他的家人沿袭而因循旧例没有丝毫变化。

根据周丰二手绘,八道湾11号,鲁迅种植的花木:

1、外院影壁后面是一株枣树,北边与西边是三株槐树;

2、一进院,即前院。鲁迅使用的三间倒座,窗下有四株丁香,三间客房阶下是一株杏树,对着男佣住处的门口是一株槐树、卡子墙门道东侧是一株杨树和一株丁香、西侧是一株松树,(22)西边堆房的前边是一株枣树;

3、二进院,即正院。门道两侧各是两株丁香、北房前面是四株丁香,西厢房窗前南侧是一株枣树,东厢房女佣窗下是一株柳树、饭所窗下也是一株柳树;

4、三进院,即后院,周作人的“后边院”。北房西山墙下是两株丁香、对面是一株槐树,后山墙下是四株丁香,后罩房主人居住的窗下是三株丁香与两株黄刺梅,客室前面是四株丁香与一株柳树,后山墙东侧是一株桑树,后院西墙下是一株国槐。

计有:枣树3株、槐树6株、杨树1株、松树1株、柳树3株、桑树1株,杏树1株、丁香26株、黄刺梅2株。总计44株。

对此,不妨进行简单分析:

1、槐树与枣树。 在庭院中植种槐树与枣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社稷坛的四周修筑壝墙,根据土质情况种植不同种类的树,这样的树称社树。不同的社种植不同的树,槐树便是其中之一,《周礼•秋官•朝士》又曰:

朝士:掌建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23)

棘,即枣树。

上面的引文,译为今天的普通话大意是:朝士执掌外朝法式。具体是:在外朝的左侧种植九株枣树,用来标明孤、卿与大夫朝见周天子时的位置,刑官之士站在他们的身后;在外朝的右侧也种植九株枣树,用来标明公、侯、伯、子、男的位置,乡遂以及都鄙公邑的官吏站在他们背后;南面则种植三株槐树,用来标明三公的位置,州长与庶民代表站在其后。三公即太师、太傅与太保等三个最高等级的官员。官员的等级不同,朝见周天子时的位置也不一样。在周天子外朝栽种枣树槐树的依据,古人的解释是,枣树木质的颜色赪红,而树枝有刺,取其赤心外刺之意。至于槐树,郑玄的解释是“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24)

枣树与槐树一般不栽种在中间的庭院,更不会栽于庭院中心,“有谁看到一进垂花门,当院便是一棵大槐树,或是一棵大枣树呢?”(25)“一般都是种在正房或东、西屋后面,或是大宅门宽大的外院中,种在房后,叫‘围房树’,这是有讲究的。”(26)槐树与枣树使人联想到“槐棘”与“三公槐”,这是公卿大夫的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嘉木,北京四合院栽种之多的原因就在这里。

八道湾11号种有六株槐树,外院三株槐,前院一株,后院两株,都在正房与东西厢房外侧,完全符合北京四合院栽种槐树的地理位置。枣树三株:一株在外院的影壁后面,一株在前院西边,一株在正院西厢南侧窗下——正院边角的位置,也基本符合北京四合院栽种枣树的地理位置。

2、丁香。丁香属花木,为北京四合院中习见。丁香绽放时,花香四溢,未绽之时,花蕾密布枝头而称丁香结,又称百结。唐宋以来,诗人常以此喻“心结”、“愁结”,将郁结的惆怅之情寄予其中。李璟词《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将丁香视为“引愁”之物。戴望舒在《雨巷》中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是将丁香喻为愁怨美丽的象征。鲁迅大概对丁香独有钟爱,因此在八道湾栽种了26株丁香,这或者与他的生活境况有关。(27)

然而,北京四合院的庭栽更多的是石榴,“天棚鱼缸石榴树”,天棚用杉篙与席箔构成,夏季搭建在正院之中而用以避暑。由于这个缘故,在正院里不栽种高大乔木而多植灌木或者小乔木,八道湾11号也基本遵循这个原则。石榴树因其花朵颜色艳丽与果实多籽,故而成为北京人的第一选择。

3、八道湾11号栽种的松树、杨树、桑树在北京四合院中基本见不到。原因是松树与杨树是墓冢里的树种,而桑树之“桑”与“丧”谐音,也为北京人所不喜而避讳。既然是这样,鲁迅为什么要在自家院中栽种这类树木,鲁迅没有解释,周作人在《两株树》中援引《群芳譜》说杨树有二种,一种是白杨,一种是青杨,白杨蒂长两两相对,遇风则簌簌有声,人多植于坟茔之间,因此“大家对于白杨都没有什样好感。为什么呢?这个理由我不大说得清楚,或者因为它老是簌簌的动的缘故罢。听说苏格兰地方有一种传说,耶稣受难时所用的十字架是用白杨木做的,所以白杨自此以后就永远在发抖,大约是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但是做钉的铁却似乎不曾因此有什么罪,黑铁这件东西在法术上还总有点位置的,不知何以这样地有幸有不幸。(但吾乡结婚时忌见铁,凡门窗上铰链等悉用红纸糊盖,又似别有缘故。)我承认白杨种在墟墓间的确很好看,然而种在斋前又何尝不好,它那瑟瑟的响声第一有意思。我在前面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每逢夏秋有客来斋夜话的时候,忽闻淅沥声,多疑是雨下,推户出视,这是别种树所没有的佳处。”(28)喜欢白杨叶子的骚动之声,同时也说明他对西洋文化的关注。周氏兄弟虽然后来不睦,但是在兴趣上仍然有相近之处,对杨树的喜爱,或者是其中一例。

1924年6月25日,鲁迅从砖塔胡同移居西三条胡同21号。次年四月4日,请“云松阁李庆裕议种花树”,(29)次日“云松阁来种树,计有:“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30)总计6种12株。其中,刺眉即黄刺玫,榆梅即榆叶梅。丁香位于前院,其余均在后园,碧桃种在正房背后东侧,余者则位于后园北墙下,从西向东依次是:花椒、刺眉、榆梅,这些至今尚在,三株青杨则一株也没有了。相对白杨,青杨的叶子细小,树冠相对低矮,在不大的园子里栽种三株青杨,可见鲁迅的意趣。

与八道湾相比较,西三条栽种的花木,相同的是丁香与黄刺玫,不同的是榆叶梅、碧桃与花椒树。前三种基本见于北京四合院,碧桃少见,花椒只是反映了鲁迅的个人兴趣而已。

1947年6月28日,南京《新民报》记者采访朱安,说到院子里的洋桃与樱花。朱安说,鲁迅喜欢的那株樱花被虫子咬坏了,去年才将它砍倒。而“鲁迅亲手植的那株洋桃,高出屋脊,绿叶森森,遮盖住西边的半个院子。”(31)洋桃,在《两地书》中,写作杨桃。关于杨桃,许广平与鲁迅的通信中多次述及。先是,1926年9月28日,许广平在信中说广州的天气时常有雨而空气潮湿,但也有好吃的水果,“现时有杨桃,五瓣,横断如星形,色黄绿”。(32)10月4日,鲁迅复信云没见过杨桃,“又不知道是甚么名字,所以也无从买起。”(33)两周以后鲁迅在信中再次提到杨桃说,“很想尝尝杨桃”。(34)西三条院内的洋桃,应是鲁迅1926年离开北京以后栽种的。1929年、1932年,鲁迅两次从上海返京,或者是发生于这两个时间节点。

分析八道湾11号与西三条21号,那里的花木,与北京四合院传统相同的是:槐树、枣树、丁香、黄刺玫、榆叶梅与碧桃,不同的是松树、杨树、桑树、柳树、花椒树、樱花与杨桃。如同这两处的建筑布局与居住文化,这里的花木也呈现了两面性,一方面是鲁迅及其家人对传统居住文化的沿袭与坚守,另一方面,那些在北京四合院中难以见到的花木则折射出了鲁迅的生命体验、文化倾向与个人意趣,从而开启了认知鲁迅的另一扇隐秘窗口。

2016、12、17 改定

注释:

(1)绍兴会馆位于今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有北、中、南三院。南院两进,正房三间半,南侧的半间是穿堂,过穿堂是后院,有正房五间,亦坐西朝东,北侧有两间厢房,原有槐树,即补树书屋。

(2)转引自《鲁迅与他的北京》第4页。萧振鸣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4月。

(3)(4)(5)(20)(29)(30)(32)(33)(34)《鲁迅全集》,第14册第218页、第9页、第19页、第460页,第541页、第541页;第11册第138页、第140页、第180页。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6)(14)转引自《八道湾十一号》第138页、第306页,黄乔生著。三联出版社,2015年6月。

(7)(8)(9)(10)(11)(12)(13)《明宫史》,第45——46页。[明]刘若愚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

(15)周作人一家有:周作人、羽太信子、周丰一、鞠子与若子;周建人一家:周建人、羽太芳子、静子、周丰二与周丰三。

(16)(17)(18)《呐喊》,第169页。鲁迅著。北京,海燕出版社,2015年3月。

(19)《雨天的书》,第6至7页。周作人著。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7月。

(21)其时周家的男佣有:齐坤(管家)、王鹤招 ;女佣有李妈、小李妈、看孩子的女仆二三人,此外还有烧饭的大师傅、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等。总计不少于9人。

(22)据周吉宜先生为笔者手绘,此处的松树应为柏树。

(23)(24)《周礼》,第337、337页。钱玄等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7月。

(25)(26)《北京四合院 草木虫鱼》,第79页。邓云乡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27)《鲁迅故居:小四合院里的幽怨丁香》其中写到在西三条21号,“鲁迅只住了一年多,朱安却住了二十三年。我想,她应该也经常会站在那两棵丁香树下哀叹吧?哀叹连树都是成双成对,自己却长久地形单影只,看不到希望。鲁迅先生可曾想到,他亲手植下的两棵丁香,会成为朱安漫漫长夜时的寄托?” 2015年5月15日17:55灵叶 新浪 博客。

(28)《周作人文选》卷二,第40页。周作人著,钟叔河选编。广州,广州出版社,1995年12月。

(31)转引自《我也是鲁迅的遗物》第214页。乔丽华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