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丹燕:读者跟着这本书行游上海,让我受宠若惊
来源:澎湃新闻 | 杨宝宝  2021年09月24日08:23

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陈丹燕写道:“对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一条从小看熟的街道,一栋日日经过的房子,一股中午烧饭散发的气味,就是故乡。”

25年前,《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陈丹燕写了上海的咖啡馆、房屋、街道、城市、人群、肖像……不同于一般的城市介绍手册,她写下的不仅仅是“上海”,更是“陈丹燕的上海”,是一个心思笔触细腻的作家,对自己故乡日复一日的观察与共情。

25年来,城市在光阴轮转中发生变化,陈丹燕也在沿着时间的维度,不断更新着这本书。《上海的风花雪月》修订了3版,从一本200多页的书变成了400多页,带领读者从20世纪初“十里洋场”的上海,一路穿梭到2020年怀旧而又摩登的现代化大都市。

有无数读者曾带着这本书来上海行走。陈丹燕就像一位娓娓道来的导游,带着读者走过那些她生活过的地方。

今年,这位书中尽职尽责的“导游”向线下迈了一步。陈丹燕与UNO Tour合作,推出了“陈丹燕上海三部曲”城市行游特别线路。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一条线路推出,在具有建筑学专业背景的领队带领下,参加行游路线的读者可以实地探访书中提到的那些地标实景。驻足之时,领队还会邀请大家打开《上海的风花雪月》,读一段和眼前建筑相关的故事。

9月17日,系列路线的第二条发布。这条名为“浪漫城市·文艺复兴”的路线沿着复兴中路展开,途经聂耳广场、上海交响音乐厅、克莱门公寓,黑石公寓、伊丽莎白公寓、新康花园、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普希金广场。

读过《上海的风花雪月》,跟着这本书再次走过徐汇衡复风貌区里的这些老建筑,它们的气息少了几分砖石的冰冷,沾染了人情和烟火气带来的温情。

克莱门公寓是五幢“品”字形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公寓,也是普鲁克斯《追忆逝去的时光》译者周克希居住的地方,陈丹燕曾去拜访这位老人;对面被乐迷称为“馄饨皮”的上海交响乐厅,原址曾经是上海有名的公共泳池,陈丹燕在那里上过游泳课;桃江路、汾阳路、岳阳路夹角中的普希金广场,是陈丹燕小时候放风筝的地方,有一次风筝落到了普希金雕像的肩膀上,望着外国人深邃的眼睛,她不敢去拉绳子,只好大哭着回家去……

陈丹燕参加过都柏林布鲁姆日的城市漫游。6月16日是《尤利西斯》的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在爱尔兰街头游荡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家会带上一本《尤利西斯》,在都柏林进行一场长达4小时的城市漫游,在故事发生的相应街角,停下来读《尤利西斯》中的片段。

“没想到有一天,我自己的一本书也可以在我的家乡上海,以这种方式被读者理解,让读者能跟着行游路线,看到那些故事里写到的街区。这让我受宠若惊。”陈丹燕说,“欢迎大家来看我的故乡。”

陈丹燕基于“上海三部曲”,推出了自己的行游路线。

 

【对话】

澎湃新闻:《上海的风花雪月》的第一条线路已经推出5个月了,大家反响怎么样?

陈丹燕:我听说反响很好。这个线路大概一个月可以带大家走一次,只要一上线,名额就是秒光。但是,我同时又听说在UNO “城市交集”推出的衡复风貌保护区的街区行游项目,每一条都卖得很好。

所以我认为,《上海的风花雪月》的第一条线路反响不错,也是因为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城市居民会对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好奇。特别是在衡复风貌保护区这样的上海历史街区里,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故事。《上海的风花雪月》项目只是和其他城市行游路线一起受到了欢迎。

但《上海的风花雪月》这条线路也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会让读者特别喜欢的。

第一,在这本书出版后的25年里,积累了很多读者,的确有不少读者会带着书一起去走这条线路,这是一个与其他线路不同的特点。

第二,在这条线路当中,带队的建筑师会请大家在街区行游的过程中,一起朗读书中的片段。走到书中故事写到的地方,带队的建筑师会让大家停下来,邀请参与者自告奋勇地朗读书里的那个片段给大家听。这其中有一种特别的阅读带来的愉悦感,让我特别感动。

我曾经带着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参加过都柏林布鲁姆日的城市漫游,那时候也是每个人拿着一本《尤利西斯》在相应的街角朗读给大家听。没想到有一天,我自己的一本书也可以在我的家乡上海,以这种方式被读者理解,让读者能跟着行游路线,看到那些故事里写到的街区。这让我受宠若惊。

其实在写《上海的风花雪月》的时候,我也曾经梦想过,我可以像乔伊斯当时写《尤利西斯》那样,让这本书能够固定我所写城市的城市面貌、城市精神、城市呈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以及居民心中对这个城市的感受,让后来的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历史的流逝和其中的细节。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可以为一座城市做到的最大贡献了。

澎湃新闻:距离初版已经25年了,您一直在更新《上海的风花雪月》这本书。

陈丹燕:对,《上海的风花雪月》已经出25年了。在25年的时间里,修订了3次。只有第一次时隔比较长,是因为最初没想到要做修订,过了10年才想到可以出一个新版。

出新版的理由是这个城市一直在剧烈的快速的变化当中。第一版写到的那些故事、那些街区,几年以后再看,变化是很大的,所以后来我就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个修订版,增加新的内容进去。这样的写作经历,让我慢慢积累了对这个城市的进一步认识:什么在变化之中,什么可以沉淀下来、闪闪发光,成为城市的精神品质。

按道理说,一个作家写完一本书,是不应该每过几年就修订的,但是我喜欢这样做。我没有修改前面已经发表的内容,只是在后面增加章节,体现城市的改变。

这样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积累下来,慢慢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从200多页变成了现在的400多页。在这个长度的变化当中,其实我们是真的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中人的变化、街区的变化。这本书成了某种个人角度所描绘的城市历史,我觉得它非常有趣。

在更新版的准备当中,我发现在后面补充的文章里边,不光有街区的变化,建筑的变化,也有我采访过的人物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在第1版里我采访的那些老人有不少人走了,在最近的一次补充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两个。

但是有一批新的上海人开始进入了我的采访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这些人,他们是我书中的“下一代人”,他们身上也承载了一贯的“上海精神”,同时他们更年轻、更开放、视野更辽阔。我意识到,在书中,我现在更多地把笔触放在下一代人对上海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上,我觉得这个城市真的是很有希望,因为下一代人已经能够很好地保护和发展这座城市了。

澎湃新闻:《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后,有很多读者会带着书去看一看陈丹燕笔下的上海。是什么机缘让您决定推出自己的线路?这次推出路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次“更新”,希望加入什么新的东西?

陈丹燕:为什么我会想到要推出自己这本书的地理阅读线路呢?的确是有一个契机,就是我认识了“城市交集”的童明老师。我们在一起做过一个比较深入的访问,然后发现我们都有做城市漫步的愿望。

我们都去过欧洲,受到他们对城市保护、街区保护方式的启发,觉得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历史街区能够给游客提供有质量的漫步。这种漫步需要有好的作家、好的建筑师、好的历史学家来带领,这样才能让大家不光看到街道、建筑,也能够了解建筑背后留存的历史和故事,了解其中留存着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我和童老师都认为,这样的城市漫步,才可以把我们的历史街区的文化含量挖掘出来、保护下来,才能够帮助这个城市的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可以日渐彰显自己的文化,而不会越来越走样。

当时童老师已经在这个方面做过很多实践了,他主持的城市交集画廊就致力于开拓衡复风貌保护区的城市行走活动。他们会找适合的建筑师或者遗产保护专业的博士来带领大家行走衡复风貌保护区的历史街道,看街道上的建筑。他觉得如果我能够在这其中加入历史故事,就像《上海的风花雪月》中的故事,就能给城市行游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更深入的内涵。

芝加哥、巴黎这样的大城市都有成熟的城市行游项目,我们要怎么做出符合上海城市气质的城市行游路线?我们选了上海的一个街区来做实验,在城市交集已有的行游项目中,增加了《上海的风花雪月》的特殊线路。

我非常感谢带队的建筑师徐静老师,每次讲《上海的风花雪月》线路,她都充满感情,非常乐于带大家去走这条线路。我觉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团队。

我们计划推出10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4月23号推出的,现在是第二条,我希望第三条线路可以在元旦推出。这样慢慢梳理、综合,其中大家有很多次讨论。我相信在这样做地理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对《上海的风花雪月》有更深的发掘。

对于参加《上海的风花雪月》线路的读者来说,这也是一次把纸上的故事融合到面前街道的实景中去的体验。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在做地理阅读的时候,实地的体验会帮助你理解到在书里不太能够体会的那一部分内容。那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读者来说,也就是他把书里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体会。

澎湃新闻:从建筑师的角度讲建筑,和从作家的角度讲建筑是很不同的。建筑师更注重建筑的年代、风格、结构,您更注重建筑这个场域内发生的故事。读《上海的风花雪月》,最大的不同就是有陈丹燕这样一位“导游”将建筑里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和建筑师合作策划一条建筑行游线路,是希望兼顾两个角度吗?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碰撞”产生的新灵感?

陈丹燕:童明老师的城市交集中,有一批非常年轻、可爱、有趣的建筑师在一起工作。我跟这些年轻的建筑师在一起,常常能够受到他们很多启发。他们对城市的理解,对衡复风貌保护区的理解,有一些跟我很不一样。他们是工科背景,就会更多的从一个具体的形状、一个具体的物件出发,然后延伸开来,再回到具体的物件去。

童老师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他的空间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有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探讨衡复风貌保护区的变化,我会比较多的从感性和直觉出发,从我所知道的故事和历史素材出发来判断这件事。他却经常说,“这是一个过程,我们把它放在历史的起伏线上来看的话,就可以看得更长远,就会看到向前发展的规律。”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我的体会是,可以把时间当成某一种空间来看。把作家的情感因素抽离出来一些,你就会释怀一些,有了一定的距离,你就会更多地去把玩,而不是更多地去判断。

澎湃新闻:书里也有很多和建筑挂钩不太紧密的内容,比如上海的舞厅、美容院、咖啡馆……虽然也依托于建筑,但建筑不一定是出彩的部分,更吸引人的是独属于上海的生活气息,这部分内容以后会加入到行游路线中吗?

陈丹燕: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作家导引大家看街区、看街道、看建筑的不同之处。因为作家总是带着情感,带着故事,带着历史素材,带着对这些东西的锤炼得出的主题,来和大家讲这些事情。我一直认为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物理空间的价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减少。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流逝,有的建筑也许不是那么值钱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时间赋予它的财富。

所谓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我觉得时间会赋予它非常厚重的历史感、故事感、戏剧感和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慢慢就形成了整个城市的格调和气质。在这一方面,作家是有很多用武之地的,因为我们一直在挖掘故事,我们一直在固定故事,我们一直在以历史为依托,通过个体的富有情感的眼光,来把那些可能非常宏观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

我们现在说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我们所说的阅读不是要读懂这个建筑的窗户是什么年代的,是安妮女王式的,还是包豪斯式的。我们不是要懂得那些建筑学的专门用语,而是要知道,在上海这样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其实铸就了这个城市的容颜,而这个城市的容颜,会锻造出跟这个城市的容颜相匹配的市民和城市精神。

我相信我们和一个好的建筑师团队一小段一小段地做衡复风貌保护区的街区行游,也就是我所说的《上海的风花雪月》的地理阅读,那么慢慢的,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特点。我们所做的,是充满了故事的街区行游。就好像要让读者跨步走到纸上,走进一本书里,但是他所在的物理空间,就是衡复风貌保护区。我相信这会是特别的旅行。

澎湃新闻:《上海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也有计划推出路线吗?相比《上海的风花雪月》,另外两部是讲一个人的故事,可能受众更小,但作为读者会更期待。

陈丹燕:我相信我们会的,因为陈丹燕的“上海三部曲”的地理阅读计划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们会慢慢去做,成熟一条线路就推出一条。

正像你说的,另外两本是个人的传记,书中有大量的传主的照片,这些内容附在街区行游里看可能会更有意思,但是也更小众。

不过目前我们的街区行游最大的规模也就是20个人。超过20个人,大家都会不舒服的,因为人太多,气息就不好了。20个人之内,我相信带队的建筑师可以照顾到每个人的感情,可以让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回答,而且会比较从容。

我们一直都是小众的。我们也不怕小众,因为我们的指向就是小众的,这个小众能够让真正感兴趣的人有更多的收获。

其实我认为像这样的地理阅读或者说是城市行游,更像一个在街区中一边行走一边举行的读书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好好读书,其实也挺可惜的,参与者就没有办法感受到这种阅读在地理环境中造成的幻想。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街区行游其实是给自己造梦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