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主流文艺评论力量减弱了? 毛时安:应让文艺批评回归宽松、健康的生态
来源:劳动报 | 唐一泓   2021年09月22日08:06

连日来,国家大力整治“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现象,对于文艺批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处于新时代新语境下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如何在形式、内容和选题上进行创新,以得到更多年轻群体的认可?为什么主流文艺评论力量在减弱?如何正本清源,恢复良性健康的批评生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接受了劳动报记者的专访。

被动出击式批评不可取

文艺评论历来是文艺界的镜子和良药。随着当下各类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思潮层出不穷,文艺评论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必不可缺。

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文艺批评作用,引导正确审美。

9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也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坚持严肃客观全面地评价作品,不断提升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倡优抑劣作用。可以说,积极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历史的责任与使命。

遗憾的是,近年来,网络上各类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些具有商业性质的、夹带私货的评论甚至恶评,吸引了大量关注,逐渐掩盖了专业权威评论的声音。

“事实上,我们并非没有发声‘阵地’,相较于有些自媒体以商业炒作为目的主动性‘评论’,部分主流媒体往往对于出现的各类文艺现象缺乏敏感度,缺乏尖锐的批评和正面的引导。”毛时安说,“就拿‘饭圈’乱象来说,并不是中央发文的前几天才有的,而是存在了很久,但一直以来发声者寥寥。”

要具备敏感性、学会预判

“不能每次等中央文件下来了再行动,要学会预判。”毛时安表示,“部分商业媒体擅长炒作搏眼球,非常具有挑逗性和诱惑力,标题又往往起得穷凶极恶,态度特别激烈,但观点未必正确。”

“相比之下,主流文艺评论的基调往往追求平稳,也担心有的艺术家批评不得,所以有的人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久而久之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淡漠了。因此,主流文艺评论要重新努力,首先是要具备敏感性、争取感召力。”

热点话题的选择,正是文艺评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毛时安以自己3年前的一篇文章为例,将《战狼2》和《敦刻尔克》两部电影进行了对比与点评,《都是‘撤’,差距咋这么大呢——走向60亿,先遭网络抵制》一文发表后引起读者热烈回响,点击率超140万。

“所以,文艺评论也不一定要吹胡子瞪眼,我的这个选题看起来中庸,但照样有人喜欢。评论家对于热点话题的敏感度,以及看待文艺现象的眼光很重要。时代变化了,主流文艺评论也要关注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多想想对方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我们该怎么引导?”

文艺批评应旗帜鲜明

“在某种意义来说,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庸之道中,学会如何进行有力的文艺批评。”毛时安告诉劳动报记者,“文艺批评并不是向敌人开火。我个人觉得,我们知识分子要有一种心态示范,避免暴戾的情绪,不采取谩骂的方式、不要轻易下历史性定论。不同观点之间的评论家不要党同伐异。勇于批评的同时,也要做到与人为善,要在去极化评论的前提下旗帜鲜明。”

除了原则上有坚持、态度上讲分寸,毛时安认为,各地的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主流媒体也应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大家们相聚的乐园和发声的后盾。

“评论家们说的不可能句句是真理,但在尖锐的批评引发强烈反弹的时候,要保护好我们的评论家。这样一来,我们就更敢于去写,而非现在这样和风细雨。”毛时安说,“希望通过这次的整治,我们也能顺势让文艺批评回归到宽松、健康的生态,让评论家们用手中的笔,来回答时代的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