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创作故事
来源:文艺报 | 朱东丽  2021年09月13日08:18

刘知侠

《铁道游击队》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小说一经出版,就成为了当时的抢手读物,被搬上了荧屏和舞台,还被翻译成了10种文字,销往全国各地,成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经典。

有人说,这本小说是“拼命三郎”刘知侠用命拼出来的。刘知侠从小就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家住在河南北部道清铁路的铁道边上,一天到晚都能看到火车、听到火车运行的声音。1943年,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全省战斗英雄英模大会,刘知侠在会议上为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而感动,自此产生了要将战士们在铁路线上打击敌人的英雄事迹写下来的念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刘知侠没有亲身接触过游击战,1944年到1945年间,他为了近距离观察游击战、了解游击队战士们的生活,不顾生命危险,两次穿越日军的封锁线,同游击队战士生活在一起。2年下来,刘知侠亲眼目睹了战士们是如何豁出性命扒上火车同敌人真刀真枪展开战斗,直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刘知侠忙于工作,无暇创作,但是他从未忘记过这件事,1952年他特意请了一年的长假,潜心创作,终于完成了《铁道游击队》这部作品。

英模会激发创作灵感

刘知侠是河南卫辉人,父亲曾是铁路工人,道清铁路就是从他家村边经过,刘知侠曾经这样回忆:“一天到晚都能看到南来北往的火车,火车的‘咣当咣当’的声音伴随着我的童年。”刘知侠时常跟在铁路道班房里当护路工的父亲和工友们闲聊,听到许多发生在铁路上的传奇故事。小时候在铁路边捡煤核,也学会了扒火车,对火车行车规章制度和运行规律了如指掌,在这个过程中和铁路建立了特殊的感情,为日后创作《铁道游击队》打下了基础。

1938年3月,作为一名喜欢文学的进步爱国青年,刘知侠怀着满腔革命热情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冬天,为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组建了抗大一分校,他随校东迁到山西太行山区。1940年,刘知侠开始在《抗大文艺》上发表作品。1941年冬,抗大文工团随部队进入华东战场。当时,敌人集中5万兵力,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铁壁合围”的大“扫荡”,并控制了所有村庄、山头和道路。文工团也被包围在了沂蒙山的中心地带。为了减少伤亡成功突围,文工团的团员分成两个分队向外突围。刘知侠带领一支分队冲了7天,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42年,文工团被充实调整到地方,但是刘知侠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一些作品。

1943年,敌后抗日形势大大好转,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工作,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山东文协,刘知侠随文工团一起来到文协,负责主编《山东文化》。同年夏天,山东军区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胶东、渤海、鲁中、滨海和鲁南各个军区选出的战斗英雄、模范人物参加会议,在这次英模会上,刘知侠认识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被评为甲级战斗英雄的徐广田,被铁道游击队战友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吸引。

鲁南铁道游击队是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在枣庄成立的一支抗日武装,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抗日队伍。一开始为“枣庄铁道队”,正式建队时被称为“鲁南铁道队”,隶属鲁南军区,有队员400余人,他们以微山湖为依托,劫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在铁道线山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铁道游击队还曾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和千余名将士成功越过津浦线。他们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所创造的传奇故事轰动了整个华东战场,被鲁南军区政治委员肖华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被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称为“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铁道游击队的斗争事迹深深感染了刘知侠,他决心把他们的英雄战斗用笔反映出来。英模会后,刘知侠又对铁道游击队中队长徐广田和政委杜季伟做过多次专门访问,对铁道游击队整个对敌斗争有了整体认识,对他们进行的一些重要战斗也有一定了解。他根据采访的材料,创作了章回体小说《铁道队》在《山东文化》上连载。连载两期以后,由于故事性强、题材十分新颖、讲述奇特,战士们争相传阅。不久,刘知侠接到铁道游击队领导的来信,信中说像徐广田这样的英雄人物,铁道游击队还有一些,因为对敌斗争任务比较艰巨,他们只能派徐广田一个人去参加英模会,并向他发出邀请,“如果你能够到我们这里来,和我们一道生活一段时间,对我们的战斗生活做多方面的了解,一定会比现在写得更好”。

刘知侠看过之后,感觉自己在创作上有一些草率,仅仅根据徐广田、杜季伟两人提供的材料,不到实际斗争生活中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未免太不慎重。刘知侠后来回忆:“这封信实际上是对我写的那一部分有意见,只是他们不好意思批评就是了,所以他们婉转地邀请我到铁道游击队去,想到这些,我心里感到很惭愧。”于是他把《铁道队》的写作暂时停下,已经写出的那一部分稿子也停止了连载,决心到铁道游击队去,亲身体验他们火热的战斗生活,反映出铁道游击队队员们的真实风貌。

和铁道游击队英雄们生活在一起

1944年,刘知侠第一次去铁道游击队,当时枣庄、临城还有敌人,刘知侠绕道南边过津浦铁路,到达微山湖,和铁道英雄们在一起战斗生活,战士们热情豪爽、机智勇敢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他。刘知侠采访了多年来在铁道线上英勇歼敌的战士和他们的英雄事迹,走遍了微山湖畔和铁路两侧铁道游击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访帮助过游击队的铁路工人、渔民、农民和潜伏在敌人内部做情报工作的同志。在采访的过程中,刘知侠和小说中大队长“刘洪”的人物原形——时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的刘金山,政委“李正”的人物原型——王志胜等成了知心朋友。刘知侠还和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铁道游击队的“荣誉队员”。大队长刘金山还把一支从日军手里缴获的驳壳枪作为礼物送给了刘知侠。刘金山和洪振海都曾担任过鲁南铁道队的队长,刘知侠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小说中飞车夺枪的刘洪。通过这次采访,刘知侠对铁道游击队的战斗、工作和生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感受,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芳林嫂”等人物的原型就是在这次采访中发现的创作素材。

1946年,刘知侠第二次奔赴铁道游击队所在地枣庄,补充了大量新的创作材料。他把创作《铁道游击队》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源于一件难忘的事情。小说的后记中这样写道:“日寇投降后,他们第一次的新年会餐,在庆祝胜利的丰饶的酒席上,正像我小说里第二十四章所写的那样,他们以古老的形式,来悼念自己牺牲的战友,他们把一桌最丰满的酒菜,摆在牺牲了的战友的牌位前边。他们平时喝酒喜欢猜拳行令,可是在这一次新年会餐席上,他们却都沉默着喝闷酒。他们隔着酒桌,望着牺牲了的战友的牌位,眼里就注满了泪水。哪怕在最欢乐的时候,一提到已牺牲的同志和战友,他们就会痛哭流涕。当时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我。”就是在这次会餐的筵席上,为了悼念死者,他们有了两个提议:一个是将来革命胜利后,建议领导在微山湖立个纪念碑;再一个就是希望刘知侠把他们的战斗事迹写成一本书。第二次采访结束以后,刘知侠更深切地感受到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创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愿望和爱好,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时在根据地盛行写先进人物的真人真事,刘知侠开始写的也是真人真事,如草创时期的开炭厂、两次打洋行、在临枣线上劫机枪、打票车,之后发展到在津浦线上打岗村等。每写一章,他都先听取游击队员的意见。队员们经常说“老刘,你写这些战斗时,不要忘了把我写上去啊!”刘知侠慢慢发现,写人物原型必须要浓缩、提炼和概括,使人物典型化。他根据4个担任过铁道游击队政委的人的个性和特点,以杜季伟为主塑造了“李正”形象。“芳林嫂”的生活原型也有3个,分别是时大嫂、尹大嫂和刘桂清,刘知侠融合她们的个性特点和斗争事迹,塑造了“芳林嫂”这一位朴实的革命妇女形象。其中,读者非常喜欢的“芳林嫂”扔手榴弹砸向日军特务的故事就来自于刘桂清的真实事迹。

小说中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击毙日军队长高岗的故事则是来自于队长刘金山的真实战斗经历。驻临城的日军为了对付铁道队,专程从济南搬来高岗当救兵,他是个中国通,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通过“拜把兄弟”“同盟结义”等手段,将临城附近的几十个伪乡保长笼络在一起,使铁道队的活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刘金山经过一番缜密策划,先后两次派人潜入敌区化装侦察,摸清了站内警卫及高岗的活动规律。随后,他把队伍分成4个战斗小组,趁夜兵分多路潜入车站,一举端掉了日军两个外围警卫。紧接着,队员们乘胜追击,直扑高岗办公室。整个战斗持续不到10分钟就宣告结束,铁道队除击毙高岗外,还缴获步枪30余支、机枪2挺、手枪3支、子弹数千发,且无一人伤亡,我方大获全胜。随后,刘金山带领游击队员们开展了数次灵活多样的破袭战,并截获大量日军军火被服,支援了在山区作战的八路军主力部队。

《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其中的故事、任务不是编造杜撰出来的。他们都是在战斗中真实发生过的。1948年,就在刘知侠已经完成提纲准备动笔写作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开始对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在战火燃烧的危难时刻,刘知侠不得不打消了《铁道游击队》的创作计划。作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前线报》特派记者,随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并写出了大量反映淮海战役的小说和纪实文学。

故地重游微山湖,精心打磨终成书

1952年,他专门请了一年长假,将未完成的《铁道队》的写作提上了日程,当时他担任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秘书长等职务,工作非常繁忙。为了重温当年铁道游击队及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情形,唤醒当年与铁道游击队共同生活、参加战斗的激情,他再一次来到枣庄,寻访铁道游击队的战场、已经坍塌的炭厂、洋行和打票车的三孔桥等,并与英雄人物原型杜季伟、王志胜等故地重游。这一次从鲁南回来后,刘知侠开始在济南大明湖畔赶写小说,据夫人刘真骅的回忆,“现在《铁道游击队》已经得到读者的认可,但知侠写成这本书颇费周折”。为了更加立体、生动地塑造英雄形象,刘知侠觉得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大都热情豪爽、行侠仗义,有一些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的战斗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票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岗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有极强的故事性, 他专门分析了《水浒传》的写作技巧,用传统文学的笔法来刻画人物,并让每个章节都有看点、有高潮,也就是在这一年,小说由《铁道队》正式变成了《铁道游击队》。

从1943年“英模报告会”与铁道游击队偶然邂逅,到三次实地深入采访,到创作成书,刘知侠整整用了10年,有人说这就是“十年磨一剑”。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于1954年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欢迎,迅速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读铁道、忆抗战的旋风。青年、学生们举办读书会、朗诵会、重温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和千里铁道线上那来无影去无踪的飞车英雄。小说相继被翻译成英、俄、朝、日等近10种文字,总发行量达到100万册,1956年和1985年,先后被上海电影制片人拍为同名电影、电视剧。2005年又被翻拍成35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直到今天仍然受到观众的推崇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