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姚海军:为什么90年代中国涌现出大一批科幻作家?
来源:科幻世界SFW(微信公众号) |   2021年09月02日07:33

遍布全国各地的幻迷队伍一直是推动科幻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前不久,清华大学科幻协会暑期实践小分队来到位于成都人民南路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拜访了副总编姚海军,他们对科幻的热忱让编辑们和姚海军老师本人都赞叹不已。此次同学们从中国科幻发展史、科幻产业链对姚海军老师发起了“灵魂拷问”,也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科幻的理解。

以下是本次的专访实录,一起来感受下这些时代新青年们的思想火花吧:

个人经历与产业印象

Q:

之前我们读过一本书中提到,您小时候看过很多科幻小说,这让我们很受触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舶来的科幻文化似乎还没有在中国普及,您是如何喜欢上多元化的科幻作品的呢?

A:

我们喜欢上科幻,肯定都是从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开始的,这个开始总是因为一些偶然的相遇。我也一样。

我是从老师那里很偶然得到了一本书,从此便进入了科幻的世界。当然对我来讲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科幻小说当中关于未来的想象,那种神奇感对于青少年时期的我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后来因为对这些作品感兴趣,就去书店找更多的科幻小说。像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当时出版的一些中外的科幻小说集等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科幻。

Q:

那姚老师是怎样从一个科幻读者成为科幻行业的重量级人物的呢?

A:

因为热爱科幻吧。我们都是科幻迷,可能都有一些共同的感受,总想为科幻做一些事情。

我刚开始读科幻的时候是80年代的“黄金时代”,随后就迎来了低潮,科幻书就很难再买到了。我记得我经常到书店里去逛,想找到一些新出版的科幻书,但很多时候都是失望而归。

我就想自己作为一个科幻迷,能否为科幻做点什么。于是就组织了一些同好,成立了一个像今天校园里的科幻协会那样的组织,然后开始编辑一本叫做《星云》的幻迷刊物。当然,也因为这本刊物接触了很多科幻界的作家、编辑和翻译,后来我就很自然地开始做从事编辑工作。

那时也是因为一个契机,1997年参加北京国际科幻大会遇到了山西《科幻大王》的主编马俊英,从那时起就开始到太原去和她一起编辑刊物,一年之后又来到成都。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幻迷自然成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科幻界人士也给了我非常关键的帮助。

Q:

您对科幻产业化有没有一些看法呢?

A:

现在科幻产业化是一个热门话题了。谈科幻,不谈产业化的话,似乎都有些落伍了。

产业化本身对科幻的发展来讲是有推动作用的,因为产业化的过程能为作家、为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我们也看到了具体的一些效果,特别是《三体》的畅销和《流浪地球》电影票房的巨大成功之后,我们看到这种示范效应是很明显的,投资者也对科幻领域给予了更多关注。对科幻作者而言也有了更多机会,催生出更多科幻产业链上的人才。

但是我们在享受产业化所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也要面对产业化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会对科幻作者的创作过程产生一些影响。因为我是一个编辑,对我来讲,还是希望作家能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精心创作中,以产生更多的优质佳作。

科幻作家与创作

Q:

“科幻”这个门类的兴起,必须得有一批作家基础。您认为为什么90年代中国会涌现出大一批科幻作家呢?

A:

这种感受很大程度上是时间沉淀所产生的效果。如今再回望90年代,可以说是群星璀璨。但今天我们身处星光之中,可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但也许再过十年,回望今天这个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知名的科幻大家是如此集中地展现在这个年代,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Q:

谢谢老师。想问一下关于现在科幻作家的培养的问题。您作为一个编辑来看,觉得新人作家需要怎样的引领呢?

A:

从大的背景来讲,这个时代需要科幻小说、科幻文学。今天我们能感受到科技变化的日新月异,像中国航天领域的一些进展和成就,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这也会催生出更多对于未来、对于外部空间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很可能会转化成科幻作品。

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作者进入到科幻领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而之所以觉得科幻发展比较乐观,就是基于新人的不断涌现。新人的涌现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我们刚才说的科幻产业化,对整个产业都会产生示范效应。

此外,各类机构也都开展了众多科幻征文活动,现在我们可能已经数不过来有多少种(科幻征文)奖项了。像未来大师奖、冷湖奖、华语科幻星云奖这些都进行了征文;再如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奖)等等。这些征文新平台的涌现,无疑是给新作者带来更多的展现才华的机会,这个很重要。

我也注意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像四川省科幻作家协会、中国科幻作家协会、科幻世界、未来局、八光分等等都在举办“作家班”,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机制,最起码表明了大家对培养新人工作的重视,这些都为科幻的这种发展创造了条件。

Q:

我们学校的科幻协会也有原创部,有时候也会写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原创部的同学认为,找到生活中的灵感,或者找到表达灵感的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您认为培养创作灵感应该怎么做呢?

A:

这个问题难以简单回答,可能还是要依靠平常的积累吧。

写科幻小说,首先要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关注科学的进步、关注各种各样的科技新闻,我觉得寻找灵感并不是一件难事。

从文学的角度来讲,细心地观察和体会生活、培养敏锐捕捉灵感的能力,可能就会有一些好故事产生。

从文学、科学两个维度都可以去寻找灵感。如果说我们没有灵感,可能说明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作家当然是需要靠努力的,但是确实也需要一定的这种天分。

Q:

确实是可能我们有一些同学的天分还是比较好的,我(采访者)就比较一般(笑)。阅读比较多,但是提笔写的话很困难。

A:

其实我觉得作为科幻迷,热爱科幻有很多方式。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或者导演,我觉得做一个科幻迷也是很幸福的。我们享受这种想象的乐趣,在想象的世界里去进行更多冒险,也是很好的。

科幻的受众与核心概念

Q:

刚才您也提到在科幻写作过程中,科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最近也有一种感觉,就是在读一些科幻作品的时候,感觉往往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但如果是小学或者初中的同学们,他们对科学知识了解不那么多,可能就会读不太明白,因此很难对科幻产生兴趣(因为完全读不懂),您如何看这个问题呢?

A:

会存在这个问题。大家都说科幻需要一定的门槛,这也是很多人为科幻小众化找的一个理由。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科幻,这是一个事实。这个情况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教育因素、兴趣因素,以及个人对这个世界是否有较大的好奇心等等。

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些人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但他可能学的是文科,看科幻看得很痛苦,接受起来就很困难。就像《三体》,很多人表达过自己看不懂。但是我们又经常遇到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三四年级小学生,字可能很多都还认不全,但他也在看《三体》。家长问他说你能看得懂吗?他说能看懂。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相信他并没有理解到《三体》中比较前沿的科学理论。小说中的那些原理不是一个小学生能够理解的。但他的确又看得津津有味,这就表示《三体》是小学生能看的,我时常会琢磨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是好奇心在发挥作用。这位小学生对那些理论可能似懂非懂,但是强烈的好奇心在左右他,对他的阅读产生了深刻影响。我觉得科幻迷大多数都对未来、对科学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可能是读者和科幻作品之间心灵感应的一个指标吧。

Q:

科幻的确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甚至也可以推动同学们去学习科学。我记得当时看一本书,其中提到《科幻世界》的读者群主要不是高中和大学生,而是初中生。以您的经验来看的话,现在读者群体的年龄分布主要是怎样的?

A:

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读者年龄构成的这个调研了。但是从我们的经验和感觉来讲,确实还是以学生居多,我们的读者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是比较大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可能是最核心的读者群体。当然这可能是从读者的来信、网络上的一些交流得到的直观感受,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持。

Q:

您认为网络科幻和传统科幻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A:

网络作品有自己的特性,这是由于它的阅读方式差异自然产生的,网文有其自己的规律。从侧重点来讲,可能网络科幻更在乎的是故事的曲折性,不断地峰回路转(当然里面也有一些有价值的科幻设定)。但传统科幻虽然在故事性上也有所追求,但它的核心在于科幻的创意和思想。这个是网络科幻和传统科幻出版物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

但也不能说哪一类的更高级,哪一类的要低级一些。我认为科幻作品要繁荣,就是各类的作品都应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都能够去从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吸引更多读者对科幻产生兴趣。读者只要是入门了,不管是从幻想文学的角度进入到科幻的领域。还是从一本纯正的科幻入手到科幻的领域,最终他都有可能产生兴趣,然后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我觉得这就是每一类作品应有的价值。

前些年香港的一个作家叫倪匡的作家,写了大量的现在看来很网络化的一些科幻作品,但它们的传播性非常高,我相信也有很多人是读“卫斯理科幻系列”而喜欢上科幻的。大家可能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到科幻的世界,但一旦进入这个世界,大家就有了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科幻产业大同盟

Q:

科幻本身和其他文学或文艺创作有不太一样的地方,那么科幻产业可能和其他文学产业应该也是不太一样的。

您觉得科幻产业中像科幻世界以及一些传媒公司,此外还有高校的社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说,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

肯定都是“同盟军”,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科幻繁荣嘛。但从扮演的角色来说,每一个主体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像科幻世界或者是一些出版机构,(它们的使命)当然是培养新人、发掘好的作品。做更有效的、更深入的科幻文化推广。

对于大学科幻社团来说,包括大学生科幻联盟这样的组织,更多应该是传播科幻文化、培养兴趣爱好,如果能够发掘出一些科幻的“新星”就更好。我认为大学科幻社团应该发挥、目前也已经在发挥很关键的作用,比如很多大学里的活动都是以社团为主体。以科幻世界为例,在2000年左右和清华大学合作发表过专辑,集中发表清华大学同学们创作的科幻作品。其中一些作家,后来都是小有名气的。我觉得这一类的工作如果大学里的科幻社团能够把它落到实处,和一些出版机构进行合作,还是有可能出一些成果的。

Q:

高校社团确实是扮演着比较特殊的角色,我们这次也希望您能够对我们高校科幻社团提一些小建议。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原创作品数量不足和断代。比如我们学校一位学长,他是原创部的写作主力,但现在(原创部)新人其实并不是特别多,而等这位学长毕业了,如果再返校开展笔会的机会就很少了,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呢?

A:

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大学社团中可能某一届某些同学能力非常强——当然,这能力有的时候是创作能力,有的时候是组织能力。但如果他毕业了,社团的延续性就会出问题。很多大学里的科幻社团都有类似现象。这个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毕业就得离开校园了,就像生命总是有一个期限一样,(这也使得社团)能够像种族的繁衍,有更多的可能性了。

所以,毕业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提早地做一些准备、提前培养人才、不断地培养接班人,这样才能让协会的工作一届又一届地传承下去。我看现在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

Q:

是,之前也去川大进行了采访,然后。他们一方面是基数比较大,能分出比较多的分支部门来,另一方面是他们能够通过“老带新”的形式培养新人,我们也非常受触动,以后也想学习效仿。

A:

对,关键是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当中发现更多的潜在的科幻爱好者。

 

清华大学科幻协会简介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创立于2003年,是属于校内科幻文化爱好者的团体。一群对于泛幻想类作品(包括科幻文学、电影、游戏等艺术作品,同时也涉猎奇幻、武侠等方向)有着同样的热情与喜爱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这里就是科学的先锋,是幻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