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小学,我来了》:资深校长的育儿沟通术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肖信斌  2021年09月01日07:52

 

问:肖校长您好,又是一年开学季了。一到开学,特别是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难免焦虑。您建议在开学前家长和孩子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新学年开学季,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般比较兴奋。要说开学前的准备,书包文具之类的准备自然不在话下,更多的应该是心理上的准备。家长要用平常之心来对待孩子迈进小学,既不要无所谓,也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与压力。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多不知道怎么做心理准备的。对于很兴奋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学习是会遇到困难的,让他们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上学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学校里除了学习还会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会遇到一些可以一起玩的朋友。

问:可以说现在亲子关系很大的一个“敌人”就是作业辅导,您觉得家长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吗?如何培养孩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

答: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人是家长,而不是老师,家长陪孩子是一种责任。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是怎么陪的问题。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自己看看书,或是在孩子身边工作、做家务,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为孩子解答。而不是孩子做作业,家长看电视、玩手机。家长一定要记住,身教远远胜过言传。

问:那您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最需要关注孩子哪方面的发展?

答:我认为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习惯、修养、性格、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不是分数。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些内容,一个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打好了习惯、修养、性格、态度和方法的基础,不愁他长大后不能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问:现在统编教材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但是有很多家长都在苦恼孩子不爱读课外书。在小学阶段,您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答:语文在学生成长时期的作用,确实很重要。孩子不愿读课外书,责任不在孩子,在家长。家长要孩子读课外书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很直接的功利性目的。要孩子背唐诗啦!学会识字啦!学会复述书里的故事啦!甚至要写读后感!......这样下来,孩子就不愿意了。玩是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觉得读课外书,也是一种玩,一种安静的、高雅的玩。这样,他就会在玩中读课外书了。

孩子读书的习惯,要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培养。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属于他的书架,带孩子去挑选他喜欢看的书,不强迫他阅读我们认为有用的书,从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开始。另外,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分享,让阅读变成一件愉悦的事情,而不是完成任务。

问:目前,家长们最关注的热点就是“双减”政策,寒暑假和周末孩子们都不能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班了。有的家长支持,认为应该给孩子减负,有的家长担忧孩子不校外补习,学习跟不上。您怎么看待这个政策呢?

答:我是举双手赞成“双减”政策的。2006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优秀成绩不是靠课外补习获得的》,收录在我的《教你如何读高中》那本书里。补习对学生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学生的很多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品质,已经在年复一年的补习中慢慢消磨掉了。这种消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其过程家长是看不到的,是无形的。但结果家长是可以看到的,是有形的。还有的把学生补得厌学了,补得一切学习都依赖老师了,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了。比如幼升小衔接班补习,上小学一年级新课,是有害而无益的。补习所上的新课,开学的时候,学校老师还要讲授一遍,对学生来讲完全是浪费时间。如果学生第一遍就能学习好,是根本不需要先上一遍的。如果第一遍没学习好,第二遍学习时又似是而非,也没有用。

问:在“双减”政策之下,还有“5+2”的学校课后托管政策。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用管了,您作为校长和家长,您怎么看家校共育的问题?

答:“5+2”课后托管政策是国家出台的惠利于学生,也惠利于家长的好政策。但是,把孩子交给学校,家长就不用管了,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相信大部分家长也不会放心。家校共育,家在前,校在后。学校教育永远代替不了家庭教育,反过来也一样。

在双减政策之后,教育部又明确了课后培训的学科与非学科之分,家长要知道课后托管不是课后培训,如果有一些培训的内容,也只能是体、音、美之类的非学科培训内容。所以课后的托管不是学习,家长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选择课后托管还是不托管,这个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问:是什么契机激发您创作这本写给小学生和家长的书的呢?您希望读者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

答:创作《小学,我来了》这套书起源于四五年前上海一位读者给我的来信,这位读者也是一位老师,那时候她的孩子幼升小,很焦虑,在书店里找不到一本可以指导小学生上学的书,供她和孩子共读,她无意中买到了我的《如何教你读高中》,觉得我的那本书里有很多教育思想,与她比较接近,于是她就给我写信,希望我也给小学生写一本这样的书。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留意收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逐渐整理。我整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240个可能遇到的问题,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问题出来了,采取什么形式写作才能让家长和小学生愿意读?读完书之后又有一定的收获?这确实也困扰了我很久,我与很多小学的老师、班主任、家长、校长在一起,讨论怎么样写出这样一本书。我曾经想约一些志同道合的校长或者是小学老师共同来完成这本书的写作,但是当大家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就觉得给小孩子写书太难了,说什么,怎么说都要斟酌。

后来我的外孙女在我身边天天问我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我一下子找到了灵感,为什么不就写一写我和外孙女的对话呢?这样的形式和内容可能更易于小学生和学生家长接受。

这本书能够写出来,除了感谢那些与我一起讨论问题的校长、老师、家长之外,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小外孙女,是她的那么多“为什么”“怎么办”才让我下笔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我希望家长和孩子读完这本书后,都有所收获。希望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能够改变一些我认为不太适合的教育方式。我做了十几年校长,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家长,但多数家长都在意孩子的分数,忽略了从孩子日常的行为中对孩子的性格、习惯、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我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变。对孩子来说,我希望他们读了这本书能够知道怎么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相处;能够自己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学会劳动;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等等。

受访者简介

肖信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湖北省天门中学校长、武汉大学附属学校校长。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倡导并实践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办学理念。著有《教你如何读高中》《教你如何读初中》《陪读》等。

(文中图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