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为节气诗人的陆游
来源:文汇报 | 陆晓光  2021年07月29日08:57
关键词:古典文学 陆游

去年岁末收到日本佐贺大学名誉教授古川末喜新著《二十四节气与汉诗》。以节气说汉诗在中国早有之,该书亦述及《古今岁时杂咏》 (北宋蒲积中编)与今人出版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等多部。然而古川教授该书特色在于,所有举为“节气诗”范例的古诗,都经过了基于“二十四节气原理”的科学考察与认定。这种考察首先是基于作者发现的新方法,下面试译述片段。

很多古诗并无明确标记何年何月所作,根据诗题等所提供的节气词相关信息,可以推定其作于何年何月。当代两本著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张培瑜著《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 (1990)和王双怀等主编《中华日历通典》(2006)。在这两部书中,中国悠久的历史纪年首次被附以二十四节气的标记。从公元前104年开始,直至以后的两千年,所有岁月都恢复其原有节气之时日。由此,只要某一朝代某一诗人的某首古诗中述及与节气关联的信息,那么以上面二书为工具,就可望有所推断该诗的制作年月等信息。

古川注意到这一方法是在2016年夏天,他在新书序言中写道: “当我以此方法推算出某诗的制作年后,再去查阅该诗人专集文献的‘作品年表’,令我惊愕的是,很多诗处于制作年未详的状态(有些诗集则尚未有‘作品年表’)。此时此刻我意识到,目前看来尚未有研究者以此方法来推断古代诗人作品的制作年。”

这种方法的公式是:标附节气的年历、该节气的名称,以及具体年份,这三项条件如果已知其中两项,那么第三项几乎不证自明。如果尚有另一种可能,则由于作者生涯幅度有限,也不难辨别。此外,古川指出:根据已知的制作年份,也有助推断作者创作该诗时的年龄、所居何处等。

古川同时在序言中谈到这种方法的进一步意义,即:中国之外的国度,只要古文献中标记有二十四节气的相关信息,那么也可望在更大范围中加以活用。

笔者循此从《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中了解到,由于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中国古代历法也主要是“直接服务于农牧业生产”。二千多年来,节气一直是中国历书的主要记载内容,是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依据;各种历史文献中也常常要遇到有关节气的记载。然而辛亥革命以来出版的中国通史历表中“皆未列出二十四节气”。由此可知,该书贡献在于弥补这一空白,不仅将中国历史自公元前1500年起注记公历,且逐年标记二十四节气。

笔者又从《中华日历通典》 “前言”读到: “由于中国历代颁行的历法采用帝王纪年和干支记日的独特方法,……但我们现在用惯了公历,面对这些干支,很难立即弄清其中的含义。”比如,史载武德九年“八月甲子, (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癸酉,放宫女三千余人。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癸未,突厥寇便桥。乙酉,与突厥颉利盟于便桥”。这段话中有五个干支,涉及五个时间问题。唐太宗何时即位?何时释放宫女?何时立后?突厥何时袭击便桥?唐太宗何时与突厥结盟? 《中华日历通典》就是为此类时间问题而提供的一部“能够直接逐日读出中西历日的工具书”。全书包含了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2050年的全部日历。中西历日对照列出全年中每日的干支、公历日期和星期;节气和天象栏则给出二十四节气等。

显然,该“新方法”是基于上面两部中国出版的通史日历工具书。就古典汉诗研究而言,其功用首先在于有助辨明某古诗的创作年月。

值得一提的是,古川末喜著作中多处以陆游诗为节气诗范例,所据文献是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笔者多年前因《资本论》日译者河上肇《放翁鉴赏》课题而参阅过《剑南诗稿校注》,缘此首先注意的是古川教授对陆游一首“大暑”诗《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数日,作此自遣》创作年份的辨析。诗云: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长占斗柄回。

古川书对诗题“去伏尽秋初,皆不过数日”诸句,作了长达近十页的考量。兹窥数斑: “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三种, ‘三伏’尽,则酷暑时期结束。”“新历一年中,末伏最早是立秋8月7日,该日如值庚日,则立秋日即末伏日。一年中最晚的立秋是8月8日,如该日值辛日,则立秋为8月17日。” “而旧历中没有像新历那样固定的日期。……夏至如是辛日,则夏至后第30日为最晚的初伏,中伏则是第40日……”

三伏日的范围,包含与“十干”匹配的偶然因素,但是其差异最大不会超过一旬(十天)。以此为前提,可作如下测量:

首先,诗题所谓“六月十七日”,不是指大暑节气日,而犹谓大热天。然而该诗却通常被视为在大暑节气日创作。其次, 《剑南诗稿校注》认为该诗为陆游开禧二年(1206)八十二岁所作。该年“大暑”是六月八日, “立秋”则是六月二十四日甲戍,立秋后最初庚日是七月一日庚辰。此日正是末伏,即诗题中的“伏尽”日。由此看来, “开禧二年(1206)”的“六月十七日”,距秋初(立秋)尚有七天,而距末伏(伏尽)日更有长达十三天。这一客观事实与“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数日”句意,两相抵牾。因此, 《剑南诗稿校注》将该诗解释为“开禧二年(1206)八十二岁之作,并不妥恰”。

古川教授根据陆游该诗与节气相关信息的分析考量,排除了《剑南诗稿校注》所释创作年份,而提出至少另有三种可能: “最可能的是绍熙三年(1192)六十八岁所作”,也可能是“淳熙十一年(1184)六十岁所作”,还可能是“嘉泰三年(1203)七十九岁所作”。虽然未作确切断定,但他提出的可能年份却显然更具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由此提示了一种更科学的考证方法。

“放翁诗万首,一首值千金。” (河上肇《放翁鉴赏》)陆游是中国古典诗人作诗数量最多者。

陆游后期诗歌几乎“日记般地记录日常生活及感怀,其诗集原来就是按年代顺序编列,又经过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的整理”。该书据校注本卷四十六、四十七所录,以二十四节气(含七十二候)作为时间轴刻度,考察公元1201年(嘉泰元年)立秋至秋分这一个半月(8月6日—9月21日)中近20首诗的创作轨迹,初步发现,对节气与物候变化的敏感,乃是陆游诗歌的显著特征。例如:

立秋·初候第四日(8/9) 《早秋南堂夜兴》: “风前落叶纷可扫,天际疏星森有芒。”立秋·初候第五日(8/10)《秋夜》: “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

处暑(8/22) 《秋暑夜兴》: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处暑·初候第四日(8/25) 《七月十八日夜枕上作》: “露草蛩相语,风枝鹊自惊。”

白露(9/6) 《秋兴五首》其三:“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白露·次候第五日(9/15) 《夜归》其一: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秋分(9/21) 《秋夜》: “俯仰秋已半,……梦月忽满窗。”

作者据此写道: “可以明显看出,陆游是一位随时咏叹季节变化的诗人。”在我国学界所熟悉的“爱国诗人”之外,古川末喜教授在作家论方面别有所见,提示陆游还可能是一位吟诵“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典范诗人。该书序言写道:“二十四节气是距今至少两千年以前的中国发明,2016年成为联合国确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是日本、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古老传统,虽然有所差异。”循此进一步研究,也许还可望深化对汉字文化圈特色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本文得张士立博士协助,谨此致谢)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