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作谈|《北漂诗篇》:劳动者的诗记 ——关于《北漂诗篇》的一次对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师力斌  陈涛  2021年07月16日08:18

师力斌

“北漂”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可“北漂诗人”作为一个覆盖众多行业数量庞大的群体,却少有人知。从2017年开始,师力斌与安琪开始着手《北漂诗篇》的编选,2021年5月出版第四卷。他们对“北漂”诗人诗作的梳理,对“北漂”诗群的发掘,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这是一种文化的发现,是文学深度社会性的表达。“北漂”诗歌中蕴藏着当代中国社会丰富的文化诉求和创造性的文化想象。所以,围绕《北漂诗篇》的对谈是一件有趣,同时也是有意义的事情。

1-4卷《北漂诗篇》书影

 

陈涛:首先祝贺《北漂诗篇》第四卷出版。我想如果不是疫情的缘故,从2017年至今应该会出版五卷了吧?为何想去编选这样一系列诗集?

师力斌:谢谢。因是网络征集编选,受疫情影响不大。每卷进度是这样的,次年编选上年作品,因此有时一本会跨两年。《北漂诗篇》是北漂诗人的一次集中展示。随着改革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人口流动时代到来了。据统计,1995年北京市的流动人口从1994年的63.2万人,一跃增加到180.8万人,增加了两倍,200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256.1万人,十年后年达到704.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0.78万人。外来北漂者已不限于艺术、诗歌、影视、音乐等艺术家群体,各行各业的人群涌入北京,寻求发展空间和生存机会。特别是零售、餐饮、家政、建筑、保安、快递等第三产业从业者,以及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北漂的重要群体。在早期圆明园画家村之后,新的“北漂”诗人群体出现了。除了宋庄、皮村等地,越来越多的“北漂”诗人散居京城各地,活动频繁。

2016年底,诗友安琪提出,能否编一本“北漂”诗选,为“北漂”诗人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想法。以底层劳动者为主体的草根阶层,尽管是城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在我们的文化传播中却难觅踪迹。对于许多“北漂”诗人来讲,他们的生活状态、文化诉求只存身于自己的诗歌当中,多放在抽屉或手机里。即使在诗歌圈,这些诗人也付之阙如。缘此,“北漂”诗选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陈涛:可以预见,编选这样一系列诗集,它的经济效益应该不会太好,当时出版的时候是否很困难?另外,虽然北漂诗人很多,但是他们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去发现他们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你们是如何做的?

师力斌:是这样,出版新诗一般来说无法谈经济效益。幸运的是,中国言实出版社是一家有情怀、有担当的出版机构,特别注重社会效益。编选《北漂诗篇》的想法得到了出版社社长王昕朋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大力支持。这样,编选国内文学史上第一本北漂诗选的设想很快就得以落实。

发现“北漂”诗人主要靠网络。2016年12月14日,我和安琪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了公开征集启示。这个启示能清楚地呈现了编选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北漂”一族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以及首都文化的重要建设者。北京作为首都,以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全国各地外出谋求发展的有志之士的首选,“北漂”一词应运而生。“北漂”一族作为高速流动时代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身历物理与精神的位移,其文化创造力不可忽视,“北漂”诗人群体更是其面貌独特、富有活力的一群。他们分布在北京的各个行业,许多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目前尚无任何一本诗选予以记录。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个诗歌选本,为北漂诗人作证,你们的青春、你们的激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该启事使用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说法,“北漂诗人首部大型诗集”。正是这个启示开启了北漂诗篇的历史。启示发布后,收到了大量来稿,陌生的名字纷纷进入我们的视野。我和安琪都注意到,北漂诗人大都处于匿名状态,写诗不为出名、挣钱,甚至不为发表,如果不是这套丛书在网上公开征集,许多诗人都不投稿。比如,我在天涯论坛发现一位叫乐源静雯的诗人,写得接地气,但已经是几年前的诗歌帖子了,我只能在论坛留言,等了很长时间才联系到她本人。我们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人生瞬间,每一个诗人都有故事。一位网友曾跟我说,看到的北漂诗人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的北漂者又有多少呢。

书稿编排过程中,“北漂”诗人不识北识计了封面和内文版式。安琪贡献了几十幅精彩的钢笔线画作为插画。2017年4月,第一部北漂诗人诗选《北漂诗篇》公开出版,共收录北漂诗人158名,诗歌417首(组)。“北漂”诗人这个庞大的诗人群体首次集结亮相。之后,连续出版了《北漂诗篇》2018卷、2019卷、2020卷,共收入作者580人次(有的诗人多次收入),约400位诗人,诗歌约1500首(组)。400位诗人,占不到北漂总人数的万分之一,但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精神驻地,就像《诗经》是一个庞大的精神驻地一样。一个保安就是10个保安,一个保姆就是100个保姆,一个快递就是1000个快递、10000个快递。400位诗人,400种经历,400种面目,400种情感,400种文化想象,放在当代中国,也相当壮观。

陈涛:的确,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人生瞬间,每一个诗人都有故事。我很好奇,怎样的诗人才算是“北漂”诗人?是根据他们是否有北京户口来判断吗?当你面对他们的作品的时候,你的选择标准是怎样的?

师力斌:是的,诗选面向漂在北京没有北京户口的诗人,他们可能在北京工作了很多年,但没有解决户口。入选诗歌主要考虑作品本身,而且反映“北漂”生活的诗歌优先考虑,要接地气,有生活质感,正如安琪所说的“活出来的诗歌”。在编选第一本的时候,考虑到之前有很多优秀诗人长期“北漂”,却刚好在编选前离开北京,不再具有“北漂”身份,就特意设置了一辑,比如梁小斌、白连春等代表性诗人,将这些曾经的“前北漂”诗人呈现,作为历史纪录。总体上讲,还是以诗歌质量为首要考虑因素。当面对那些在生活的间隙里写下的生动文字时,常想起那句“见字如面”的话。

陈涛:四卷本的《北漂诗篇》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我阅读这些作品,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它们带着诗人们真切的体温。对文学作品而言,真实是第一位的。其中很多诗歌,有非常高的品质。这其中,有哪些诗人和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力斌:多谢你的赞扬,这对我和《北漂诗篇》都是巨大鼓励。俗话说,民间有高手。这里涌现了一批优秀诗人,如宋庄的画家诗人,皮村新工人文学小组的诗人,还有在北京各处从事各种职业的优秀诗人。涌现了一大批触动人心的诗歌作品。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新人新作,情感充沛,技法老道,是我和安琪在编选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90后诗人刘浪的诗,沉稳智性,外柔内刚,戏剧性与叙事性完美结合,让我看到了当代诗歌触摸时代的能力与水准。刘浪以一首反映出租屋生活的短诗《由于狭小》“引发微信朋友圈的共鸣”:

由于狭小,屋里的每件东西都有多种用途

唯一的桌子,既是饭桌也是书桌

仅有的窗户,既用于采光也用于眺望

那扇门,一旦关上就没有另外的出口

这张床,是他们争吵的地方也是他们和解的地方

王金明呈现了“北漂”族本雅明式的震惊体验:“地下是没有四季的道路,睡着了也可以被带到下一站”(《北漂第一年》),“不要忽略最微小的悲悯/你安窗户的时候/神透视过你的肺腑(《今夜》),“他相信,大部分创造,都源于/对自己命运无望的人”(《公司创业者》),“钢铁的车厢每天反刍着人群/人世的味道晃荡着时光隧道/玻璃幕墙露出事物内部的脸/熟视无睹又面目全非/所谓高峰就是集体出工收工/这最盛大的传统解说着时代/多少祖传的农人移居到楼群中/像落叶让灵魂成群结队又互不相识”(《城中记》)。

花语对生活固执的爱让我鼻酸:

就越来越多地同情那些

有瑕疵的事物

比如,缝补多年

依然清晰的裂痕

陶醉的青瓷,划手的豁口

咬人的猫

凋谢的玫瑰

刺出血珠前的蛮横

――《当我越来越多地看到自己的短处》

当我看到王邦定《下班的路上》,“北漂”者生存的不易深深震撼了我:

西四环,从北向南

右车道一男子

贴心抱着周岁模样的婴儿

单手开车

看着,看着

我泪流满面

那年,开始北漂

那年,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陈涛:这些作品也都有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它们平白如话,却内含张力,有着一种深刻的无奈与落寞。恕我直言,刚才这些诗歌都偏冷色调,可否再告知一些让我们内心感觉到温暖的作品?毕竟,温暖也是一种力量。

师力斌:“北漂”诗歌的色调丰富,色彩绚烂。确有一些因生活冏状,偏于暗淡清冷。但也不乏色调明丽、温暖可心的诗作。比如,张祈笔下的生活有着鲜明的现代性审美观念,及高度的艺术性,纠结而又温馨,破碎而又圆融:“明天它们是否还会振翅起飞/——那颗不时被充满被移空的心/又将要向着哪里翱翔?”(《夜色中的停机坪》)。“我走过珠穆朗玛/我放牧贺兰山下/我抚摸野草的丝绸/我咀嚼凋零的花儿//我听到一支歌谣/来自大地深处/——宛若灿烂的星河/它从岩石的胸膛涌出”(《独白》)。这首诗开阔有力,让我忽生现代王之涣的幻觉。张祁诗歌不但写出了奔波与疲劳,也写出了停驻与安慰,不但呈现了破碎与忧伤,也唤醒了幸福与希望:

温暖如节日的问候

在融雪的初春夜晚传来

妩媚的焰火,杂乱的鞭炮

灯光明亮的餐馆

这一切都使异乡的游子

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其中混合着难以言及的

希望与幸福

——张祁《温暖如节日的问候》

再如张华《某农民工》对家庭和爱的信仰:

为了一份糊口的工作,忍辱负重

为了一处栖身的蜗居,几平米就够

苦,不算啥。累,不算啥。痛,不算啥

只要心里装着一个完整的家

在空闲的时候,学学城市人到公园里走走

左手牵着爱人的右手,右手拉着儿子的左手

围成一个小小的圈。爱

就在其中

还有很多卑微可贵的信仰:

我认为源于内心的包容

可以穿透所有的钢筋水泥

――胡松夏《快递哥》

好吧让我来读出这封自天而来的雪信

治好公元二〇一七年前的全部糟情绪

告诫你:善是好的,恶也是好的

并在此信末尾标注:反对一切坏

――苏明《我如何在诗歌中生存》

李飞骏写出了一个诗人令人动容的坚守:

他们可以扒下一个总经理事业的西装

但无人能扒下一个诗人良知的底裤

――《人物志:诗人老贺》

冯朝军《微信里一片洁白》写出了期冀:

——我信这拥挤的地铁

每个人都怀着一片雪,只待我们相识

袁丰亮《清晨的光亮》借麻雀的羽翅写出环卫工人的光亮:

我看到,早起的路途

又多了一种绚美

麻雀张开的翅膀

飞高了

飞起,又落入凡间的树上

还有马跃《煤矿掘进工》:

在黑暗里

掘太阳

用锹掘

用炮掘

用雨掘

用命掘

用黑脸掘

用白牙掘

用倔强掘

用不屈掘

在地心里

掘出火

安琪在《后记》中说,2019年卷《北漂诗篇》以煤矿工人马跃的诗作《煤矿掘进工》开篇体现了编者对劳动的尊重,黑暗中劳作的煤矿掘进工,心中有光明的信念,他们是在掘火、掘太阳,用倔强掘、用不屈掘。如果说马跃收入2018年卷《北漂诗篇》的《煤矿工人》一诗更多感伤、更多抱怨、更多苦涩、更多无奈、更多不平的话,则今年的《煤矿掘进工》则更多自信、更多面对、更多勇气、更多力量、更多担当。这也是北漂群体面对生活的真实:叫苦不是办法,奋斗才是出路。

特别是皮村新工人文学小组的诗人们,更是写出了1980年代以来少有的团结、进取、温暖、乐观的格调。这些诗作,都在漂的情境中写出了普遍关怀,超越一已之思。虽不是大庇天下寒士,但也有推已及人,令人动容。

还有很多优秀的“北漂”诗人,恕不一一。

陈涛:关于《北漂诗篇》,我认为它不同于一般性的诗选,它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文学性的,同时还是社会性的。不知你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诗集?

师力斌:我特别认同你的判断。《北漂诗篇》是当代诗选中独特的诗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说,这是一本劳动者的诗记。不是名家诗选,不是获奖专集,这里虽然也有名家,但他们都是以北漂的身份出现。不是靠脸吃饭,而是靠手吃饭。这些诗人都是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从事各种行业,有的直接就是手工劳动者。

劳动者最光荣,真正落实在文化上,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粮食重要,但种粮的农民很难成为明星。都知道房子重要,但有几人知道自己住的房子是由谁盖的?唯其难,唯其珍贵,我们才致力于此。正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劳动者的史记,北漂诗篇也是劳动者的诗记。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一刹那间的感受、面貌、情绪,其实都是历史的珍贵浪花,这些诗句正是这样的浪花,停驻,定型,浮出水面,被人们看到。我们捧出的不是长河,而是一朵朵长河中的浪花。他们聚集在一起,便有了壮观的景象。我的第一篇序言用“北漂一族的文化想象和精神地图”作为标题,即是此意。

批评界的不少评价关注到了《北漂诗篇》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诗评家程一身说,与其它反映北漂族的书不同,《北漂诗篇》首先是“我的诗篇”。在这里,北漂者不再是报告文学、小说或剧本中被他人描绘的对象,而是漂泊者自身的书写,这就废除了间接的代言人,使漂泊者与写作者达成了统一,从而保证了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直接性、鲜活性和复杂性,并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其次,《北漂诗篇》是灵魂的诗篇。……当然《北漂诗篇》也是命运的诗篇。

批评家胡一峰说,“在书中,我读到了一种创造中国新文化的努力”,“我以为,北漂当然首先是户籍意义上的,但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

批评家张利群写道:北漂,由名及形,由形及性。收入此书的作者,让我看到了他们“身在路途时,心在修行中”的身影。每一个北漂族,背井离乡,视他乡为故乡,抛小家,寻大家,弃安逸,求苦索。为心中志想,为心灵安宁。明知沙尘裹身,明知前路漫漫,却依旧以身相试,前赴后继。大有一种沧桑悲凉,却又极度乐观浪漫主义的情怀。

张德明教授认为,“北漂诗歌是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性的动人之作,是录写现代人真实生活境况和内在心灵轨迹的当代‘史诗’”。

有媒体说《北漂诗篇》是诗歌版的“北京志”,是北京文化的新地标,我很认同。

陈涛:我想经过持续多年的编选,你对“北漂”诗人群体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你如何看待这一群体?诗歌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师力斌:从一开始的偶然试水简单了解,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被忽略的诗人群体,到后来的持续编选深度关注,对这个群体的理解越来越深。“北漂”诗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的新文艺群体。历史上也有新文艺群体。在唐朝,相对于贺之章、王维等朝中名人,李白、杜甫可能属于外来的京漂诗人,是新文艺群体。“北漂”诗人亦然。新文艺群体带来新诗歌,新文化,还可能产生新创造。他们不被流行文化所淹没,坚守自己的表达,保持文化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像皮村新工人文学小组所在的城中村,非城也非村,是城也是村,正是这种非彼非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城市社区、新文艺群体,可能蕴藏着新的文化创造活力。

我们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对于北漂诗歌而言,诗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方式,改变和塑造着诗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这比单纯的诗歌写作更值得关注。《北漂诗篇》是诗人们在北京生活方式的呈现,是他们文化认同的一个媒介,一个平台。某种程度上,是《北漂诗篇》发现了北漂诗人,在此之前,这些漂泊在北京的诗人们有过“盲流”、“北漂”、“农民工”、“自由职业”“进城打工者”等各种名称。现在,北漂诗人使他们找到了认同感。每年《北漂诗篇》的首发式或者诗朗诵,其实是诗人们的交往的节日,很多诗人自发从京城各地聚拢而来,会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宋庄诗人花语主持的花语诗社,聚集了一批诗人,举办的诗歌年会、画展等活动,成为诗人们抒发心声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

陈涛:你刚才提到了皮村,我也曾经去过那里,见到了范雨素、小海等人,还与他们做了一场交流。他们是一群对文学充满热情的人,虽然他们的生活不易,但是每个人都给我一种乐观与淡然,我想,这也是文学的力量。关于皮村,你有什么特别想讲的?

师力斌:朝阳区金盏乡皮村新工人文学小组的出现,令我眼前一亮。我想多说几句。这正是新文化群体的典型代表,有着新文化创造的潜力。该小组成立于2014年9月,发起人是社会工作者付秋云。小组集中了一批“北漂”诗人:孙恒,许多,小海,万华山,范雨素,苑伟,郭福来,金红阳,寒雪,徐良园,王春玉,张钰,李若,寂桐等。范雨素是皮村新工人小组的知名学员。因一篇文章《我是范雨素》在网上走红。文学小组常有讲座。来自北京大学的年轻教师张慧瑜以及其他北京院校的一批教师学者,先后成了这里的志愿者老师,利用周末前来上课。2019年五一劳动节,编辑出版了《新工人文学》刊物。2018年起,小组创办了“劳动者文学奖”,旨在“达成更多劳动者的文学诉求,倡导劳动的尊严与价值”。2020年10月16日晚,小组成员应邀参加了董卿主持的央视朗读者节目。

在社会学和思想史的意义上,这帮聚集在北京皮村的打工诗人,呈现了1980年代以来完全不同的文化想象。他们不仅写出了打工生活的另一番面貌,而且重新提供了有关集体、互助、友爱、平等、进取、乐观等新的价值观。集体的想象,是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诗歌写作的重要方面。苑长武《这里是皮村》是一个代表性的文本。“村里来了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一个背着吉他走天下的河南人/一个普通话说的很烂的江浙人/一个怀揣着相声梦的蒙古人/一个性格豪放像架子鼓的东北人/一个眼睛比崔永元还小的豫中人……/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打工姐妹/用七万五千元创办了一所“同心”学校/新工人艺术团在这里安下了家”。他们还“创办了同心互惠公益商店”“服务社区工友降低生活成本”。这个文本包含了对集体的强烈认同感,也承载了这个时代进城打工者新的文化诉求。它描绘了北京皮村这样一个城中村的文化存在,有时候想起来,在三千万人口的北京城,皮村简直就是个奇迹。当同一楼道里的居民们形同路人,当一个人数上千的单位的职工在茫茫人海中感到孤身无朋,当疯狂的网购、热闹的聚会、酒酣歌爽等狂欢式消费结束之后顿觉冷清之时,大多数人都会为孤独凄清所困扰。而皮村这群新工人,以打工艺术团、打工文化博物馆、文学小组等流动人口合作型的文化组织,正在创造新的文化,那就是城中村文化,他们提供了超越个人、对付人情冷漠、治疗现代大城市病的文化想象。他们举办的打工春晚正是这样的代表。劳动者自己就是演员。打工春晚的美学,是劳动的美学,意在将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快递员,建筑工人,服装工人,电焊工,装修工等的生活审美化。这些形象粗厉,扎眼,缺乏专业化训练和镜头感,却自己创造了文化表达空间,塑造了一种崇尚团结互助、推崇劳动光荣、鼓励积极创造的新的劳动美学。

孙恒的诗歌是这种新文化的代表性表述。“他不唱富人有几个老婆,也不唱美女和帅哥 / 它只唱咱穷哥们儿的酸甜苦辣,它只唱咱自个儿的真实生活”“它不唱晚会上的靡靡之音,也不唱剧院里的高雅之歌 / 它只唱黑夜里的一声叹息,它只唱醉酒后的放浪之歌”(《我的吉他会唱歌》)。孙恒《团结一心讨工钱》《天下打工是一家》这样的诗歌,一方面是打工者为生计而斗争的写照,一方面更是团结这一观念的呈现。它在个人的文化想象中重新表达了团结互助的可能性。

想象一个可以抱团取暖、互助友爱的集体,是新工人诗歌的特点。正因为有了皮村文学小组、打工艺术团这样的集体支撑,他们的诗歌才表达出自豪与自信。“80后”新锐诗人小海(非彼小海)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我现在依然还要无比骄傲的告诉你/我又多了一个绝对高逼格牛顶天的庞大称谓/北漂”(《一个北漂的自白书》)。孙恒在《劳动者赞歌》中大声地喊出了“劳动者最光荣”的呼声,很可能说出了千千万万普通打工者的心声。打工艺术团另一位重要代表,立意为普通劳动者歌唱的歌手许多,他的《生活是一场战斗》则将打工生活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传达出来。联想石一枫中篇小说《特别能战斗》,这些不同的文本共同传达了我们这个时代潜在的、新颖的精神状态,具有可贵的思想价值。我更愿意将之看作治疗现代化城市病的新办法,比处处贩卖的心灵鸡汤更有价值。皮村打工诗人群体的实践有力地证明,独立自主的个人奋斗,与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陈涛:《北漂诗篇》准备继续编下去吗?有没有一个目标?譬如十卷?关于这系列诗集,你最喜欢,或者说你希望听到大家怎样的评价?

师力斌:众多北漂诗人热切期待这套书能编下去,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一本本出,当然激动人心。但是,要考虑到出版社的承受能力。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项目。2020年,该书被评为“中国言实出版社25周年最具影响力丛书”。

我最希望听到人们多年以后还会说,《北漂诗篇》是良心之选,价值之选,是一套好诗选。《北漂诗篇》几乎是零投资的“北漂”博物馆,将几百位“北漂”诗人的生活永远留住。这里边纪录了他们的住所、出行、衣食,社会交往,以及喜怒哀乐。有的是持续的,有的是某些片断、瞬间。像阿琪、阿钰这样的诗人,已经离开了北京,到全国游历,但他的诗歌却依然保留着他在宋庄的诗歌书店和他的小院。《北漂诗篇》这座纸上博物馆还原被历史遗忘的一些东西,提供大历史、名人史所缺少的历史细节。试想,如果不是《醉翁亭记》,我们很难想象欧阳修当时的醉态和山中行迹。如果不是《诗经》,我们更无以想象两千年前先人们的生活图景。艺术批评家牧野认为:“诗人师力斌、安琪主编的《北漂诗篇》更像一部‘灵魂收容所’,“相信在时间的长河里,《北漂诗篇》一定与《朦胧诗选》《中间代诗全集》一起,构成社会转型期的三部曲。《北漂诗篇》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它是两位诗人以观察者的眼光采集到的众多飘忽不定的灵魂,为时间留下了精神的真相。我想这是一部向19世纪法国巴黎致敬的诗书,相信所有北漂者,无论文人还是旅行者,都会认同这一观点的。”

《北漂诗篇》第四卷首发式暨朗诵会合影

 

对谈者简介:

师力斌:笔名晋力,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北京文学》副主编。1993年开始发表诗歌,曾获全国首届新田园诗大赛等奖项。著有《逐鹿春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和领导权问题》《杜甫与新诗》。编有《北漂诗篇》四卷(与安琪合编)。

陈涛:中国作家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