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揭晓
埃马努埃勒•特雷维的《友人生平》获第七十五届斯特雷加奖
罗马时间7月8日晚,在位于罗马茱莉亚公园的国立埃特鲁斯博物馆,斯特雷加评选委员会宣布了第七十五届斯特雷加奖最终获奖作品: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埃马努埃勒•特雷维的传记体小说《友人生平》。继2020年桑德罗·维罗内西的小说《蜂鸟》获奖之后,又一部知识分子小说在该奖中拔得头筹。值得一提的是,埃马努埃勒•特雷维在2012年就曾经以传记体小说《某些书写的东西》(Qualcosa di scritto, Ponte alle Grazie) 参加斯特雷加奖的角逐,最终以以2票之差输给了《形影不离》(Inseparabili),与奖项失之交臂。
在斯特雷加奖的660名评委当中,今年有 589 名参加了本次第二轮的投票。位于前五名的作品在本轮获得的具体票数是:
埃马努埃勒•特雷维(Emanuele Trevi),《友人生平》(Due vite,Neri Pozza, 2020),187 票
多纳泰拉•迪•皮埃特安东尼奥(Donatella Di Pietrantonio),《南郊》(Borgo Sud,Einaudi, 2021), 135 票
爱迪特•布鲁克(Edith Bruck),《丢失的面包》(Il pane perduto,La nave di Teseo, 2021),123 票
茱莉亚•卡米尼托(Giulia Caminito),《湖水不甜》(L’acqua del lago non è mai dolce,Bompiani, 2021), 78 票
安德烈•巴亚尼(Andrea Bajani),《家园之书》(Il libro delle case,Feltrinelli, 2021), 66票
2021年的12部最终入围作品不仅延续了前一年聚焦个人经历的特点,而且更加潜入家庭内部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潜入”都是通过回忆形式完成的:或者尽数罗列与昔日生活相关的物品,以求最大限度和忠实地重现过去;或者从当下的角度出发,在挖掘昔日回忆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埃马努埃勒•特雷维(Emanuele Trevi)的传记体杂文小说《友人生平》(Due vite,Neri Pozza, 2020)无疑属于后面一种类型。按照作家本人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段生命,而两段生命都会结束:第一段是我们的物理生命,由鲜血和呼吸构成;第二段则是活在热爱我们的人心中。”作品并没有按照时间脉络来叙述两位已故的亲密友人洛克·科尔伯尼和皮娅·佩拉的故事,而是从三人之间的友情入手,回顾那些既有冲突又相互扶持的日子。面对着青年时期的照片,作家怀着强烈的情感描绘两位朋友的个性特点和文学造诣,以及三人一起走过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互相鼓励,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皮娅·佩拉还把俄国文学介绍给另外两个人。这部作品既是传记,也是自传,其中包含了无尽的关于文学、艺术和存在的思考,也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生、死、疾病等根本性命题和很多人生悖论进行了探讨。作品中还涉及到我们每个人对于个性的追求,但日常生活中的妥协和身边人的期待,又常常使我们无法坚持自己的追求。回首走过的人生,身为知识分子的他感觉到:“人类生下来并非为了获得智慧,而是抗争和摆脱危险;是为了从这个并非为我们创造的世界上窃取到些许快乐。”因此,在如此艰辛的人生旅途中,那些相伴左右的真挚朋友显得弥足珍贵。
最终入围作品中,《家园之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叙事文学结构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作者以自己前半生住过的所有房子为线索,仿佛它们是自己生命链条上的各色珍珠,每一颗都浸透着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中况味。由此,这些房子并非仅限于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是成为他们成长的见证,以及记忆的守护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整部作品的创作历时5年,由78章组成,充满了信手拈来的比喻,以及诗歌般跳跃的节奏。《丢失的面包》讲述的是进入耄耋之年的犹太裔女作家在14至18岁少女时期一段痛苦的“奥德赛”。 她天生丽质而又历尽坎坷,却始终倔强地与那个年代女性屈辱的存在状态斗争,最终获得了幸福。然而,作品并没有用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令读者松一口气,而是增加了标题为“给上帝的信”的一个章节。在这封信中,预感即将失明的女作家通过与上帝的对话,无情地控诉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以此增加了作品的力度与深度。《如生命般闪耀》同样来自女作家本人的亲身经历。在父母双双投河殉情之后,仅仅8个月的她被一个善良的中产阶级家庭收养。而继父过早去世,继母也不再相信养女始终对她怀有真挚而深刻的爱。虽然两个女人出于性格和代沟而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但养女在继母的培养下逐渐走上了文学之路,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心结也最终解开。回忆母亲生前的种种,留在她心中的仍是那份无法割舍的爱。假如说《友人生平》表现的是借助朋友的扶持,并在艰难的生活中“窃取些许快乐”,那么无论《丢失的面包》中颠沛流离和受尽屈辱的犹太女性,还是《如生命般闪耀》中痛失亲生父母,而后又始终生活在与继母矛盾当中的女孩,都以她们的顽强精神和人格魅力,以及最终获得的卓越成就,激励着我们不屈不挠地,凭借自己的努力活下去。朱利奥•墨兹的小说《重复》同样是对个人一生的回忆,展现了当代人的躁动与焦虑,以及人类内心的混乱与邪恶。对于这种痛苦的挖掘与自省,或许有助于我们找到生活的希望与救赎,但读者很难获得一种愉快的阅读体验。
今年前12名的入围作品,有7部出自女作家之手。虽然她们的年龄不尽相同,但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叙述了女性的成长故事。出于女性的敏感以及熟悉,作品中加入了很多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主人公少女、少妇和中年不同时期的描写都很淋漓尽致。与此同时,鉴于她们回忆的是发生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故事,女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除了以上提到的《失去的面包》和《如生命般灿烂》以外,还包括茱莉亚•卡米尼托的《湖水不甜》,特蕾莎•恰巴提(Teresa Ciabatti)的《看似美丽》(Sembrava bellezza,Mondadori, 2021) ,多纳泰拉•迪•皮埃特安东尼奥的《南郊》,丽莎•金兹伯格(Lisa Ginzburg)的《珍贵的平静:壳》(Cara pace,Ponte alle Grazie, 2020),以及爱丽切•乌尔奇沃罗(Alice Urciuolo)的《钟爱》(Adorazione,66thand2nd,2020)。在后面的5部小说当中,除了《钟爱》以外,读者几乎都会结识一个少女时期腼腆内向,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边缘化”,后来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知识女性。在她们的身边,又往往生活着一个与她们相生相克,需要她们保护的任性妹妹。
除了女性的成长与奋斗以外,本届入围作品的另外两个焦点是小镇生活和“家庭絮语”。这一类的小说包括:爱丽切•乌尔奇沃罗的《钟爱》,达尼埃拉•佩特鲁奇奥利(Daniele Petruccioli)的《母亲的家》(La casa delle madri,TerraRossa, 2020),和罗贝尔托•文图利尼(Roberto Venturini)《那年在罗马有两次圣诞》(L’anno che a Roma fu due volte Natale,SEM, 2021) 。它们仿佛沉溺于那些表面宁静,内部焦虑而躁动的角落当中,历史的余音与现代社会的喧嚣显得那么遥远。
此外,爱迪特•布鲁克的小说《丢失的面包》已经先期获得斯特雷加青年奖。按照惯例,12位入围作家会获得一件特别的奖品。今年的奖品是由都灵美术学院中国学生梁悦(音译)设计的铜制雕塑,形状是一根S形的羽毛,象征着书写用的羽毛笔和意大利语斯特雷加(Strega)的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