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双双”和作者李準
来源:文艺报 | 李克坚  2021年07月05日07:42

李準

1962年,鲁韧根据《李双双小传》改编的电影《李双双》剧照

《李双双小传》

1960年,作家李準写出了他的代表作《李双双小传》,这年他32岁。从50年代初走上文坛到60年代中期,这十来年时间,是李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每年都会有不止一个中短篇小说集出版,同时还会有电影剧本、戏曲剧本、散文评论集出版。1953年李準发表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时才25岁。这篇小说在全国引起的轰动影响让李準看到了一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路,于是他开足马力一路狂奔。

李準的家乡是在河南洛阳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艰苦。对于年轻的李準来说,他的出路只能是到外面混饭吃,远离家乡,越远越好。他背负着艰苦生活和地主出身这两个沉重的压力负担,同时沉重的压力也鼓动起了他体内抗衡这些压力的动力。除了压力和动力在李準身上更加突出的是其所展现出来的强劲的生命活力。他怀着高度的热情投身于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勇敢地尝试、探索各种他完全陌生的文学形式,并且多种形式的创作还都获得了丰富的收获。李準这种过人的活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和他先天乐观的性格有关系。

在李準的十年创作高峰期,他没有写过当时最风行的,占主导地位的两大题材:一是革命战争,因为他没有当过兵打过仗,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二是阶级斗争,可能是他天生不好斗争,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阶级敌人,或者是二者皆然。直至80年代中李準创作史诗性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才有了一些战争和斗争场面作为背景。李準的作品中当然也要表现矛盾冲突,只不过那都是限制在很温和的程度中。

李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是面对怎样艰难困苦的处境他都不会改变乐观的态度,不会减退他的热情;他总能在生活中找到乐趣,看到希望。这就是他的风格,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是李準能在文坛上打开场面所依仗的两大法宝之一。他对生动别致的生活场景入迷,表现现实生活、普通生活成为他所有作品的主要内容。李準的另一个法宝是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这是他的看家本领。

李準没有写过“高大全”的英雄,他要写的是有性格的人。1957年李準写作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老兵新传》,塑造了一个北大荒国营农场场长的形象,此人性情直爽,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有时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喜欢骂人。这个形象很受观众欢迎,后来影片还获了奖。但是在影片还没有开拍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批评说是“丑化老干部”,几乎使影片夭折。李準塑造的文学形象中没有完美的英雄也没有彻底的反派,他的说法是:“人都是三分魔鬼,七分天使,或者调转”。尽管不断受到“专写中间人物”的批评,他还是不能转变对人物形象“脸谱化”的厌恶。

李双双是李準对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最喜欢的一个,同时也是最受读者观众欢迎的一个。小说《李双双小传》和电影《李双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其实,李双双这个形象在李準的脑海里已经酝酿了好多年,她不止是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有趣的文学形象,她还是李準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反映“新生活、新风尚、新人物”这一思考的集中表现。

李準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和50年代连续的社会运动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影响只是波及到一些大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占据统治地位。李準的家乡就是这种情况,他从小看到自己的家庭中女性成员完全没有地位,行动和说话的权利受到严格的限制。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翻了身,但是妇女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李準认为,中国农村妇女真正能够直起腰杆,挺起胸膛,顶起半边天是在此后的一连串运动中实现的——农业合作化,公社化,大跃进运动。这些运动为妇女的解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被关在厨房里几千年的女人终于走了出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男人一样记工分,同工同酬,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自主。李準在他的一本小说集“后记”里写道:“1958年以来,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智慧上一次大的解放,大的喷发,它特别表现在劳动妇女的精神面貌上。”

亲眼目睹着这些深刻的社会变化,李準非常兴奋,非常激动,他真诚地希望自己能够正面地宣扬、歌颂这个几千年未有的伟大变革。50年代中期李準已经是专业作家了,却还长期在农村生活,甚至把自己的家也安在农村,因而他可以置身于这场巨大的农村社会变革之中。那几年,深刻的变化就在他身边,就在他眼前,每天他都能看到新生活的篇章又翻开了一页;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激发着他的热情。

令李準深有感触的是他见到一位农村妇女在聊天时以自信的口吻和男人说话,“你们‘农会’就是不行,上水库上不去,我们‘妇联’又修水库,又能在家生产。”其充满自豪感的神态更胜过戏曲里的花木兰。李準看到一些勇敢的妇女刚走上社会,像年轻人一样思想单纯,无所畏惧,心直口快,不徇私情,立刻就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不可避免的也有人为此付出代价。李準采访过一个农村姑娘,是一名共青团员,她发现村里有几个人偷拿集体的庄稼,对方又是利诱又是威胁,不让她举报,但是这个姑娘疾恶如仇,坚持原则揭发了出来,此后还被那些人报复殴打。小姑娘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后悔,非常坚定。这个故事感动了李準,他流下了眼泪。

这一类感人的事情在农村很普遍,李準经常能遇到,可是他没有把它们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因为这不适合他的风格。无论是现实中的李準本人还是在他的作品里,都不喜欢过于激烈的矛盾冲突。写《李双双小传》,他把矛盾的双方安排在同一个家庭里,使得冲突的强度相对比较温和。把社会矛盾弱化为家庭矛盾,生活气息则更加浓厚,真实生动感得到加强,给刻画人物性格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是李準比较成功的创作方法。

正如他所说,以“普通农民夫妻关系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旧的家庭关系变成了全新的,旧人物变成了新人物。在他获得足够多这样的素材之后,终于写出了小说《李双双小传》,写的就是一个集体食堂的故事。农村里办公共食堂,所有的农民都在食堂里用餐,这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公有制,食堂也成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短兵相接的最后战场。在食物极为稀缺的时期,争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炊事员成为关键,他必须主持公道,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李双双的丈夫孙喜旺曾经是炊事员,他是个能人,确实会做菜,但为人比较圆滑世故,只怕得罪人,炊事员这个差事让他感到压力太大,群众对他也很不满意。后来大伙儿选了李双双顶替孙喜旺做炊事员,她心直口快,敢作敢为,维护了集体利益,农民们对她的评价是:“有人说她缺心眼儿,其实人家觉悟高。”

小说和李双双这个人物形象受到了普遍的好评,此后李準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时,局势有了变化,集体食堂这种形式主义的一大二公的做法显然并不适合当时的农村,已经得到了纠正。在电影剧本中,李準只保留了主要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完全是新的,冲突的焦点转移到集体生产劳动的大难题——评工计分。和小说相同的是社会难题随着夫妻关系的吵闹纠纷得到了解决,两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无论放在什么故事情节中都会是光彩照人。

196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李双双小传》,这本书的稿酬大约是两千元钱。收到稿酬时李準正在农村,他带着家人到郑州东郊祭城公社落户,与农民群众同甘共苦,他本人还挂职副社长。那是经济最困难,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李準自己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体重下降了40斤,还患上了浮肿病和肝炎。收到稿酬的前两天他还看到三个农村孩子情况非常凄惨,李準把稿酬分成两部分,一半交给村里的会计,委托他买些食物分发给饥饿最严重的人,特别是儿童;另外一半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

曾经有一位很有资历的作家当面对李準说,“你的作品太‘甜’了”。客观来看,他的这个评价有一定的道理。无论是李準本人还是他的作品,永远都不会尖锐刻薄。李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乐观、热情,总是充满着希望,总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尽管他不断受到“阶级斗争熄灭论”“中间人物论”等罪名的指责。新社会、新农村,以及生活其中的新的农民兄弟姐妹,就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就是他要呕心沥血赞颂的对象。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座富矿,一座蕴藏巨大的新精神富矿。

李準也有过反思,对自己早年的作品有某种程度上的否定。对此我们这样看:李準是一个容易感情冲动的人,他的热情往往可以感染身边的人,与此同时他也容易被身边的人所感染,毕竟他行事并不惯于深思熟虑,很有可能受到一些平庸思想的影响,所谓的反思往往就是这一类的潮流。而他的作品总体来说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以其新颖明快的风格、温馨别致的情调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总是有一些值得歌颂,值得赞扬的人和事,这就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