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烈日下的思维交锋:人类为什么要走向深空?
来源:“ 科幻世界SFW”微信公众号 |   2021年06月07日08:54

2021是中国航天大年。

继去年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之后,今年,中国航天又频频传来好消息:“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进入待命状态……按照规划,今明两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11次发射任务,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等,12名航天员将进入太空。(数据来源:央广网)。

在此契机之下,我们邀请到了科幻作家、文学博士飞氘,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生、系外行星大气模拟方向研究员秦昰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航空航天领域资深记者宁叔,以及《科幻世界》专栏作家张雨晨,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办了第155期青稞沙龙。

本期沙龙围绕的主题是“去太阳系边缘——人类为什么要走向深空”,旨在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对航空航天和太空探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刷新我们对宇宙、对自身的看法。

本期活动在发布招募信息后两小时内就火速报满,共有100名观众来现场参与了活动。同时,活动还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百家号、「科幻世界」和「空天逐梦」B站、直播地球APP等7个平台同时播出,观看总量达40万人次。

这次科幻世界还为到场的观众准备了“厚礼”,送出了200本《科幻世界》和《科幻世界·译文版》,参与互动的观众还获得了《火星超人》《星云X》《太阳簒夺者》等图书,点燃了大家的互动热情。

本期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由秦昰嵩老师进行了一段关于“人类是如何走出地球的”开场演讲。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在场观众们讲解了航天飞机、中国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之间的区别和用途,以及中国乃至世界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成就。

第二个环节是对谈沙龙。由科普作家张雨晨主持,带领三位科普、科幻、媒体领域的大咖进行了一场思维的交锋。他们从中国航天聊起,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旅,再延展到了科幻作品中对宇宙的想象。本文提取了这次沙龙对谈中的一些精华部分。

 

载人登陆?有必要吗?

张雨晨:

为什么我们(包括其他国家在内)不大力推进载人登陆火星?载人登陆火星的必要性有多大?

秦昰嵩:

其实通俗来讲——是因为带人上去后得返回来,我们刚说的好奇号、机遇号、毅力号等等飞船都是只去不回,因为去程加上回程往往需要更多燃料。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嫦娥五号,嫦娥五号实际上拖延了很久才发射,因为它要执行取土任务,之前火箭的运载能力就不够了,需要用到长征五号火箭。载人登陆需要的食物、水和生保系统,都需要大量燃料和运力来保证。

宁叔:

火星载人登陆应该是更远一点的目标——我们现在的火箭运载能力还达不到。最近的目标应该是月球载人返回,正在规划中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研发的。

飞氘:

要把人带到外星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是在地球环境中进化出来的,地外行星环境和人体不匹配。

“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张雨晨:

我们知道民国和晚晴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幻作品(那时候叫“科学小说”),鲁迅先生还翻译过《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最早的一批科幻作品。1933年老舍先生写过一篇《猫城记》,当时用的是飞机(而不是火箭)把人类送出地球。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人们就已经有了对太空的初步想象。那时候为什么会涌现出如此多的“科幻”作品?跟时局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飞氘:

《猫城记》主要是个寓言故事,利用长得像猫的“火星人”来讽刺当时中国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实还有一部堪称是中国最早的长篇科幻作品——1904年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当时因为没有火箭技术,中国的小说家无法想象该如何把人带上月球,而当时报纸媒体大肆宣传热气球探险,所以小说家就想象了一个更高级版的热气球来把人带离地球。

可以看出,当时小说家的想象力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更好的技术方案支持他们展开地外探索。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的是,那时候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希望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和生存领域了。回顾中国的科幻小说史,我们不难看出,科幻小说的变化和兴起与国家的重大历史变革和科技水平是紧密相连的。

现在我们觉得中国航天的成功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太空探索中有非常多的失败经验,这些战争、军事、外交上的失败经验让中国最早一批小说家对太空探索展开了非常多的想象。但在清末那样一个灰暗的时期,整个国家的科技力量不具备技术基础来支撑这样的想象。由于技术的匮乏,那时候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就是五味杂陈,和如今我们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看到当今世界上的顶尖智慧,把一百多年前的想象化成现实,我是非常有感触的。

科技发展和底层生活的“冲突”

张雨晨:

说到科幻和现实的交融的话,其实在航天探索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1969年阿波罗登月之后,全世界都沉浸在昂扬向上的环境中,但1970年,赞比亚一个修女给登月小组的副总监写信说:“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孩子吃不上饭,我们为什么要在行星项目上花费数十亿美元?”关于科技发展和底层人民生活之间的冲突,各位老师怎么看呢?

秦昰嵩:

其实航天探索和改善生活是不冲突的。在座的小朋友小时候都用过尿不湿吧,其实最早的尿不湿就是给宇航员用的,因为宇航员要时刻穿着宇航服生活和行走。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航空航天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很多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航天对人们生活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宁叔:

如果没有1969年阿波罗那次登月,可能就没有美国航天现在这么高的地位。摩托罗拉、波音这些大公司,都是借助美国那次登月计划的资金才发展起来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了,航天投入1美元,能产生数倍的经济效益。

飞氘:

我还是从文学角度来谈谈吧。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没有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的科技大发明让人对未来产生了非常美好的期待。那时候的人们乐观地想象: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提升,20世纪的人们肯定会过得更幸福。于是科幻小说中就会想象整个世界将变成乐园——疾病将大大减少,人的寿命也将不断延长,人口会快速繁殖。当地球无法承载人口的快速增长时,就只能去外太空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新乐园,希望自己的文明能够在其他星球上得到延续,这也是一种驱动力吧。

为什么没出现技术爆炸?

张雨晨:

飞氘老师说的这种驱动力其实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从只会使用火和石器的原始人类走出非洲,一路来到欧洲,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最后再一路走到南美,我们不断地要拓展边疆、不断要开拓边界,这种精神就和黄金时代科幻小说中乘坐宇宙飞船向太空进军的精神特别像。

但我们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人类50年前就已经登上了月球,40多年前就已经向太阳系外发射了深空探测器,当时几乎所有科幻小说都认为,过不了多久,人类就能建立月球基地、迈出太阳系、甚至实现跨星系旅行。但现在看来,既没有出现科幻小说中的技术爆炸,也没有如当时的乐观情绪所认为的那样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秦昰嵩:

其实我不太同意“技术停滞”这种说法。其实当时美国选择登月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刚宁叔也提到,咱们现在的火箭基本上是98%的可靠率——也就是说一百发中可能有两发出问题。当时美国登月时用的“土星五号”火箭,按照现在的标准测算的话,它的可靠性是50%,现在让宇航员坐这种火箭肯定是不行的。但当时处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当局会采用这种比较激进的方式。所以其实总的来讲,我们的技术是在向前发展的,只不过是因为现在对很多事情的处理相对保守,技术应用的方向也在发生改变。

宁叔: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现在没有美苏冷战时期的那种动力了。当时的美苏争霸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状态,很多因素(比如可靠性、安全性)都是可以忽略掉的,但现在我们没有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地走。

科学走得比科幻还远?

秦昰嵩:

科幻作品跟科技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写火星的小说很少,是因为火星都已经被探测器看了个遍。

张雨晨:

现在回头看《星球大战》飞船上的操作面板,全是各种复杂的按钮和拉杆,连触摸屏都没有……所以科幻一方面远远超越现实,比如什么超光速跃迁、宇宙虫洞这些天马星空的想象,另一方面又落后于现实,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人类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但存储文件的介质竟然还是磁带!

飞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全民的科学素养在不断提升,但能写出能受到大众喜爱的优秀科幻作品的作家还是很匮乏的。科普系统、文学系统、作协系统等各个渠道涌现出来的作家有很多,但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把握时代的情绪、同时又要走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文学才能,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非常难的。

秦昰嵩:

科幻小说的重点不是科学,而是对现实的思考。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小说中描写的技术很过时,但其实很多思考是永不过时的。

人类越了解宇宙,越能感受到宇宙的残酷,正因如此,才彰显出科研的伟大。

 

最后的互动环节,在场观众十分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我们很高兴看到现场涌动着很多刚刚萌芽的新鲜血液,眼睛里充满着向往宇宙的光。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时代,人们的思考是最宝贵的。

(「青稞沙龙」是中国数字科技馆主办的品牌活动。其中的科幻系列与科幻世界杂志社合作,邀请中国知名科幻作家、研究者与评论家登台,围绕科幻小说、影视中的科学想象和科学哲理展开深入探讨,为科幻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线下交流和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