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  ——九十六年前鲁迅栽种的丁香和黄刺梅
来源:“北京鲁迅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 胡鸣  2021年04月28日08:40
关键词:鲁迅

1923年8月2日,鲁迅从八道湾搬出后不久便开始寻找新住处,终于在1923年10月30日议定购买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旧宅一处,议价八百,付定款十元。至翌年一月二日,交余款三百元,始接受买屋。随即鲁迅对房屋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修葺一新,于1924年5月25日“晨移居西三条胡同住屋”。由于已经错过了栽种植物的最佳时间,当年鲁迅并没有在新居种植树木,一年后的4月5日,他请来花木店云松阁的师傅来种树,并亲手种下了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4月5日那天正是“中华民国”植树节。现在的北京鲁迅故居院内,当年鲁迅亲手栽种的这些树种只有前院的丁香和后院的黄刺梅了,其他的树都是后来补种的,品种也与当年不同了。而今这两株丁香,早已亭亭如盖矣。每当这两株丁香盛开时,站在故居外远看,仿佛一把花伞遮在故居院子顶上,美得让你忍不住要去探个究竟。可一旦走进院子,站在花伞下,却又找不到刚才的花团锦簇景象了。大概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吧。

除丁香外,另一棵鲁迅当年亲手栽种并存活至今的树是黄刺梅。

黄刺梅绽放的时间较丁香花晚些,大约在四月中下旬。当丁香花开始凋谢时,明艳的黄刺梅却开始绽放起来。鲁迅当年栽种的这棵黄刺梅至今枝叶繁茂。记得十年前我初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时,黄刺梅远没有现在这么大,这几年越发壮大不少,枝杈几乎要横跨整个后院的宽度了,每当花开时在院墙外都可看到。记得读研时的同学告诉我,“每到黄刺梅开时,京城必狂风大作。”也不知是真是假,我便留心起来,果然黄刺梅盛开那几日风很大。从此黄刺梅、风于我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怀,见黄刺梅开便去寻风的影子,感受到风便去望黄刺梅的身姿,每每相互应验时便觉心安,却不知安些什么。鲁迅当年种这些树的时候也心安么,会不会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呢?这要从鲁迅全家迁居北京八道湾说起。

1919年初鲁迅卖掉绍兴新台门周家老宅后,决定全家迁居北京。11月21日,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夫妇先迁入新居,约莫一个月后鲁迅从绍兴接母亲、三弟周建人及其家属来京,全家都住在八道湾。第二年的4月16日晚,鲁迅在二门内一进院中间客房的大门两侧各植一株丁香,也就是鲁迅写《阿Q正传》那间屋的门前。同时兄弟二人还在这个狭长的院内种了一棵白杨,这是鲁迅母亲所喜爱的。后来鲁迅又在后院栽种两棵花椒树,只是未能存活。1924年鲁迅迁居西三条后,就开始筹划着在院子里栽种些树木。而树种的选择自然而然延续了八道湾的喜好,丁香、花椒,还有鲁迅母亲喜爱的杨树。也就有了今天人们来到北京鲁迅故居看到的前院的丁香和后院的黄刺梅。

鲁迅对丁香、黄刺梅、花椒、杨树的情愫其实可以追溯到儿时,因为儿时的情愫,便觉得这些树是别样的。树木本身其实并没有特别之处,而某一棵或某一种之所以对我们来说不同于其他,无非是那树、那花背后有我们想念的人和事儿罢了。为什么不能轻易砍掉一棵树呢,除了绿化的原因外,我想更多的是我们不能轻易砍断一个人同过去的联系,那是他寻根的树啊!鲁迅故居里的丁香和黄刺梅便承载着这样的联系。每每站在故居的丁香树下,想象着先生栽树的情景,往昔的时空景象便在我这位素未谋面的人面前铺陈开来。而丁香就是那个时空隧道,载我穿越于民国与当下。我们现在看到的鲁迅故居房屋是按照当年的样子重新翻建的;唯有丁香和黄刺梅才是真真正正鲁迅当年留下的,带着鲁迅的气息。保护树木有时比保护房屋还重要,他们才是这个院子里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