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多地纪念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
来源:新华社 | 孟丁炜  2021年03月22日08:41
关键词:波德莱尔

今年恰逢法国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北京法国文化中心日前举行“阅读波德莱尔”讲座;上海、成都等地也将举行纪念波德莱尔诞辰的相关文化活动。

3月17日,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行“阅读波德莱尔”讲座,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文系副教授杨振(右一)在现场发言。 受访者供图

“波德莱尔用颠覆传统的新奇诗歌意象来反思人生,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现实世界中人的关怀,看似颓废,其实是一种呐喊。这恰恰契合了我们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关切。”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文系副教授杨振1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波德莱尔最负盛名的诗集《恶之花》在中国广为流传,对中国诗学、文学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波德莱尔的诗作最早于1921年被留日学者翻译并在中国得以传播,今年也是波德莱尔被译介到中国100周年。

杨振分析指出,晚清至民国初期,已经有一部分法国文学被介绍进入中国,但当时的人们对于波德莱尔了解甚少。当时留法学生人数还没有形成规模,反而是在日本及英美国家的留学生更早接触到波德莱尔。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催生下,反思传统文学和构建现代文学势头正盛,人们想要打破传统的桎梏,而波德莱尔作品中的批判性刚好符合时代要求,契合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据杨振介绍,波德莱尔以惊世骇俗的“颓废元素”入诗,大胆对诗歌进行试验,引得民国时期的中国诗人纷纷效仿,开拓了新诗的想象空间,促进了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

波德莱尔不仅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还是艺术评论家,可谓是“美学富矿”。波德莱尔的美学原则跨越传统道德的桎梏,不避讳描写丑恶的事物,试图让生命的体验达到最大最丰富,从而体现现实世界的全貌。

杨振评论说,波德莱尔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用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来构建人生的意义,在悲观的大背景下构筑一个美的世界、理想的远方。

2021年法语活动月目前正在中国多地进行,包括“诗人的春天”、法语歌曲大赛、法语诗歌翻译大赛和法语戏剧大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