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她在大地上雕刻 时间为之倒流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林颐  2021年03月19日08:18
关键词:林璎

《雕刻大地: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一书,是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师林璎的集大成回顾,收录了林璎30年来的50个作品、8个系列、300幅图片,以及十余位世界顶级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比如迈克尔·布兰森、菲利普·朱迪狄奥等人对林璎及其作品的评论文章。

林璎的成名作是1982年11月13日落成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1980年,林璎从1441幅入围作品的海选中脱颖而出。她当时21岁,是耶鲁大学的本科生。两面抛光黑色花岗石墙体组成V形碑体,在1959年~1975年阵亡的58183名越战美国士兵的姓名将按照时间顺序镌刻在墙体上,在柔和的莫奈式背景色里,地表仿佛切开了一道黑色的伤口。林璎希望,人们沿着这道“伤口”缓步之时,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坚强地接受这些死亡。

这幅设计图与公众习惯的纪念碑截然不同,显得过于抽象。林璎的年纪、种族和身份引发质疑,反对的声浪迅速猛烈。有些老兵团体想要在碑体的顶部加上写实的士兵雕像,而林璎极力维护最初的设计概念,认为添加的外来物徒增笨重,会破坏设计原初的意味。后来,听证会达成了妥协,林璎的方案最终通过,士兵雕像也建成了,与纪念碑隔开了一段距离。

林璎对纪念碑的兴趣集中于这个时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从越战、民权运动到女性权利、北美原住民问题,以及至今仍然延续的无限的《什么正在消失?》的项目。

落成于1989年的《公民权利纪念碑》,圆形桌面上顺时针刻着一条模仿日晷的民权运动时间线,从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开始,到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事件结束,民权运动的时间线和运动中被害的40位公民交织在一起,水流柔缓地拂过这些字迹,金的名句刻在带有弧度的水墙上:“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会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落成于1993年的《女性之桌》,石头的湖蓝色是耶鲁大学的颜色,椭圆的桌面上刻着一个数字组成的漩涡,记录着耶鲁每年的入学女生人数,从最初一连串的0、0、0,直到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螺旋从水源处开始,越来越宽,把开放性留给未来。

《什么正在消失?》并非实在建筑物,而是一种去物质化形式的实验探索,利用网站和电子技术展现地球的生态历史,整个过程自我生成,人们可以通过点击了解这些历史,每一个在线探索这段生态历史的人,都受邀贡献一段他们的个人记忆。该项目不仅强调我们在失去什么,同时展示实践的具体行动,以新型宏观途径构想我们和我们星球的不同结果。

建筑与其他艺术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通常是配合场所主题进行的创作,艺术家需要对特定场景作出回应。场景和建筑不仅是记忆的承载工具,还是情感的扩大器,通过意象、表征和环境氛围勾起并增强人们自身的情感。纪念碑需要借助符号的指向性来保证死者的在场,纪念的内容通过大众的主动参与得到定型,使纪念碑获得神圣地位的气氛需要借助生者身临的反应得到实现,构成一个事件的集合,个人的记忆汇流成为集体的记忆。

林璎曾说,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原因之一是“让100年后的孩子来到这里,对战争的高昂代价有清醒的认识”。相比直白刻板的士兵雕像,林璎的越战纪念碑更能唤起人们对时间深度和连续性的感知,这是带有史诗性联想的建筑叙事。当一个人带着沉思的自由站在那里时,那个人也成为了越战纪念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们记忆中历史的一部分。

评论家达娃·索贝尔说:“尽管时间只朝着一个方向流动,林璎却再一次让时间为她倒流。”

除了上面提及的这些纪念碑,它还在瑞典瓦讷斯《11分钟》隆起的地面上来回游走;在安阿伯密歇根大学的《波场》、迈阿密联邦法院的《颤振》和纽约芒廷维尔《风暴国王波场》里周期性波动;在《西经74度》《东经106度》和《纽约纬度》等作品里,时间与空间重新组合;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中央走廊屋顶上的《时蚀》(1995),是真正以人类的维度讲述时间;《什么正在消失?》的宗旨就是“扭转时间”,要让我们记住事物原本的样子,通过回忆,让我们对所处的环境更加敏感。

林璎作品使用的媒介很广泛,除了传统的石头、青铜或黏土,还有一些工业材料铁、钢、玻璃、赛璐珞等,她经常使用的还有大头针。《车站河》《针河:长江》《科罗拉多河》等作品,一枚枚大头针如同楔入的节点,绵展蜿蜒,带来“逝者如斯夫”的体悟。

从艺术意图的角度来看,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大地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林璎的环境作品具有大气且简洁的风格。林璎对艺术热爱的同时包含了对数学和科学的强烈兴趣,她认为建筑是这些兴趣有力的结合体,她凭借本能的直觉创作,不过,所有的直觉都建立在对力学、物理、地貌等实际的研究与观察之上,绝非向壁虚构,而是万物归一的美感。

保罗·戈德伯格说她有“省略的勇气”。还有比切入地面的V形花岗岩墙体更简单的形式吗?林璎能让看上去简单明白的姿态传达深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而且,她的作品是对形式与组合的探索,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用林璎的话说,“是这个世界的存在”。

在21岁,籍籍无名之时,林璎就清晰地理解这一点。从那时开始,她就以创作呼唤自我,建筑的自我。一种沉思性的、探索自身存在,也能引发人们主动探索自我的艺术。

林璎有个简单愿望,她想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一切,而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人们的心理世界。雕塑周围的空间是可以被感知的,而不是空无一物,在那里,有一个气场,人们可以感觉到。林璎的所有作品,都要召唤人们进入建筑的内部,不仅在于可见的物质形体,更在于跨越时空的心灵的交汇,去感受一种隐藏的自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