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炯:《诗探索》诞生的回忆
来源:“诗探索”微信公众号 | 张炯  2020年12月22日08:37

2020 年是我国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诞生 40 周年,回忆它的诞生和走过的艰难历程,不禁感慨系之!那还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初期, 1980 年 4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等联合在南宁召开全国当代诗歌研讨会,有全国诗人和专家一百多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当代诗歌的现状与展望。

张炯

会上,诗人雁翼和《星星》诗刊的主编白航从成都带来一组拟发表在该刊头版的顾城的诗,把清样散发给会议的参加者征求意见,遂引起大家的热烈争论。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著名诗人公刘是顾城父亲顾工的老战友,他认识顾城,说顾城从小就有奇怪的意象,如见到嘉陵江,顾城就产生这条江有如一条“尸布”的想象。公刘认为,像顾城这代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他的诗歌有许多让读者感到艰涩、难懂,应不奇怪,这样的诗虽然不是读者都喜欢,但也代表一种风格。

1980年4月南宁诗会,张炯、白航、雁翼、杨匡汉、谢冕游南宁公园,在椰子树下的林荫路上散步

《诗刊》编辑部主任、诗人丁力和辽宁省文化局局长、诗人方冰则认为,这种古怪的诗,绝不宜提倡,否则会带坏诗坛的风气。而学者谢冕和孙绍振持另一种意见,谢冕主张对新的诗歌出现,不要马上否定,应该取宽容的态度,看看再说。孙绍振认为李商隐、李贺的诗也很难懂,但很多人喜欢。自古“诗无达诂”,你今天读不懂,可能明天会读懂,你这辈子都不懂,可能你儿子、孙子会读懂。

我那时因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参与主持会议,领导小组责成我做总结发言。我不好支持哪一种意见,在总结发言中笼统地赞扬会议具有“百家争鸣”的精神。会后将会议的论文汇成一本书《新诗的现状与展望》,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把我的发言《有益的探讨,丰硕的收获》作为这本书的序言。当时,参加会议的《光明日报》的老编辑黎丁认为关于顾城诗歌的讨论很有意义。他便约请谢冕和丁力、方冰各写一篇文章,在该报 1980 年 5 月 7 日以整版篇幅发表。谢冕的文章题目是《在新的崛起面前》。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关于“朦胧诗”讨论的所谓“三个崛起”的“第一个崛起”。

谢冕1980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

会后,与会者应邀到都安县参加当地民族的对歌大会,公刘在对歌时突然中风,大家把他护送到桂林住医院治疗。大概由于这场讨论具有理论的意义,在南宁时便有人提出办一份诗歌理论刊物的动议。大家在桂林七星岩参观时,我与雁翼、晓雪、白航、阿红、易征、宋垒、谢冕、丁力、杨匡汉等走在一起,众人七嘴八舌都赞成办个诗歌理论刊物的想法,并建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来主办。我回到北京后,便向会长冯牧同志做了汇报,他也赞同这个意见。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工作,他曾指示要多发挥中年同志的作用。按照这个精神,我建议应成立个编委会,并由研究会常务理事谢冕来当主编,由丁力、杨匡汉来当副主编。谢和杨是长期从事诗歌理论和评论工作的学者,杨也是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并兼副秘书长,丁力是年长的诗人和老编辑工作者,这样一个班子体现老中青结合。他们的观点虽有差异,相信能够合作得好。冯牧表示同意。我又征求研究会顾问荒煤和副会长朱寨的意见,他们也表赞成。这样,就协商了首届编委会成员的名单。

当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刚成立几个月,既没有办公地点,也没有经费,我只好到设在崇文门东大街的社会科学院招待所借了间简陋的地下室来召开首次编委会。朱寨和我主持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编委有谢冕、丁力、杨匡汉、雁翼、白航、晓雪、沙鸥、袁可嘉、唐祈、闻山、宋垒、尹一之等十多人,编委公刘、易征、孙绍振因在外地,未能参加。当时大家围着一张长条桌坐着,我代表研究会宣布了编委会名单和正副主编人选,鼓掌通过后,便讨论刊物的宗旨和办刊方针,《诗探索》的刊名也在这次会上定下来。我已记不清这个刊名最先是谁提出来的,但大家都觉得挺好。

关于刊物的出版问题,根据当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创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刊》和《作品与争鸣》月刊的经验,都是找出版社支持经费来出版。如前者通过白烨联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后者通过杨志杰、丁振海联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雁翼说,巴金老人的侄子李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当社长,可以找他帮忙,在四川出版。

所以,会后我和谢冕便专程去成都拜访李致同志,跟他沟通了《诗探索》办刊的缘由和设想,他很痛快地答应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作为季刊,先“以书代刊”出版。接着又确定邀请那时在成都大学任教的钟文同志来当跟出版社联系的责任编辑,负责每期付印前的清样对红。我们回京后,又邀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的楼肇明、刘士杰、雷业洪和时在该室进修的王光明同志参加《诗探索》的编辑工作,他们也都欣然同意了。文学所的年轻同志林岗、蔡田明、刘福春、李兆忠等也热心帮助做些事,于是便开始创刊号的组稿、集稿和编辑工作。谢冕负责起草的《诗探索》创刊辞《我们需要探索》,送冯牧同志阅后,以编辑部名义发表。

就这样,《诗探索》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大潮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热情支持,便正式诞生了。刊物很快就“朦胧诗”展开讨论,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意见,还对诗坛新作开展评论。诗坛泰斗艾青、臧克家和许多诗人、学者都为刊物撰稿。所以,《诗探索》创刊后,很快便获得诗歌界重视,并产生了国内外的影响。

《诗探索》创刊号

张学梦:《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刊于《诗探索》创刊号

但是,《诗探索》坚持下来,走过的道路却相当坎坷和艰难。刊物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5 期后就难以为继。由于国家出版社改为企业的新制,必须营利,当时研究会的月刊《作品与争鸣》因发表争鸣文章,又登载相关作品,比较受读者欢迎,印行 6 万份,出版社不仅不赔钱,还能盈利,继续出版就没有问题。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刊》和《诗探索》因是学术刊物,印数有限,出版社难以再赔钱,于是只好被迫先后停刊。而《诗探索》副主编丁力得了肺癌,住进医院治疗。我和谢冕、杨匡汉一道到通州的肺专科医院去看望他,那时他情绪还比较乐观,我们在医院的花坛边还欢谈了个把小时,他仍然十分关心《诗探索》的命运。可是他尽管与病魔作顽强的搏斗,终于不治!这自然对《诗探索》是个打击。《诗探索》的同仁深为失去一位热情、忠厚的兄长和朋友而悲痛!后来复刊还为纪念他,开辟了怀念丁力的专栏,并发表胡海珠同志纪念他的文章《丁力——一位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诗人》。

《诗探索》原副主编丁力手迹

由于工作需要,1984年《诗探索》又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的吴思敬老师为责任编辑。1993 年他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成立了该校新诗研究室,争取到经费,可以支持刊物启动。于是《诗探索》便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新诗研究室合办,得以复刊。经白烨同志沟通,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是,出了几期又出现新的危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了新规定,取消“以书代刊”的办法。吴思敬同志找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新闻出版总署那时的署长于友先同志,向他陈述《诗探索》长期“以书代刊”实在也是无奈,因为申请不到刊号,恳求总署考虑到这是全世界仅有的诗歌理论刊物,给予例外。于署长听后,觉得有道理,立即找来图书司和期刊司的负责同志一起协商,最后总算答应给予特批例外。这样,《诗探索》才算又得以继续出版。

40 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但在一代人生中却是悠长的岁月。我虽然忝为《诗探索》的首届编委,实际上没有参加具体的编辑工作,只是从旁做点辅助性的事情。倒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刊》和《作品与争鸣》月刊,我还参与过编辑。冯牧同志去世后,朱寨同志接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锡诚同志继我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我后来虽也当过会长,因忙于别的工作,对《诗探索》就更少过问了,实在感到愧疚!如今,《诗探索》的首届编委中,公刘、雁翼、白航、闻山、易征等以及长期参加编辑的刘士杰等同志都已先后离世,不能不令人怅然!但十分庆幸在谢冕、杨匡汉、吴思敬和林莽等同志领导下,《诗探索》能够坚持到迎来 40 周年,实在非常不易!我十分敬重和感谢曾经满怀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为《诗探索》的出版和坚持做出不同程度贡献的朋友们!也为《诗探索》后继有人,一批年轻的同志站上了新的编委和编辑的岗位而感到欣慰!我衷心祝愿《诗探索》走向壮年,郁郁葱葱,永葆青春,在新的时代中为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和促进诗歌的繁荣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2020 年 1 月 17 日于苏州吴园

(以上文章选自《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丛书,吴思敬主编《<诗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