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十二届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名单揭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杨  2020年11月22日08:44

2020年11月21日,第十二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北京大学教授、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2020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特邀嘉宾李洱、渠敬东,傅雷翻译出版奖常任评委傅兰思(Florence Padovani)、余中先、王鲲、蒲皓琳(Caroline Puel)、吴佳霖(Guillaume Olive)、端木美、杜杰庸(Guillaume Dutournier),2019年傅雷奖获奖者、2020年傅雷奖特邀评委金龙格、张亘以及入围作品译者和出版社代表等出席活动。

罗梁大使在致辞中强调了译者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在互相结识和发现的过程中,“是他们让我们能有机会阅读国门之外的世界”。他说,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曾经这样评价译者的重要性:“作家们成就了他们本国的文学,而译者们则成就了全世界的文学”。如果没有译者,一国的文学将止步于国门之内,各国之间的文学将没有交集。文学作品只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之后才可能成为跨文化之间对话的载体。董强为傅雷翻译出版奖已经走过十二个春秋并在促进中法两国文学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感到自豪,他也由衷地感谢译者的付出:“没有译者的存在,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更不完整的。”

第十二届傅雷奖文学类奖项由宁春艳获得,获奖译作为贝尔纳-玛丽•科尔泰斯所著《孤寂的棉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是傅雷翻译出版奖创立十二年以来,首次将文学类奖项颁发给戏剧译作,评委们希望以此传达一个信息,不同文学载体的作品均有获奖机会。

第十二届傅雷奖社科类奖项颁发给汪炜,获奖译作为让•斯塔罗宾斯基所著《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评委认为,此译本让中国读者有机会认识到已经家喻户晓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另一面。具有深度且细腻的翻译,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卢梭作品的重要性,还与其他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如拉康的作品相呼应。

傅雷翻译出版奖在2013年创立了“新人奖”以鼓励新一代的译者。今年,这一奖项由曾昭旷获得,获奖译作为埃马纽埃尔•德•瓦雷基耶尔的作品《审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上海人民出版社)。评委们认为该译本忠实呈现原作学术风格,体现出较高的学术素养和法语水平。

第十二届傅雷奖的初评于9月10日举行,评委们在48部参评书籍中选出了文学类和社科类共10本入围作品。本届傅雷奖评委会主席傅兰思表示,译文的高品质、涉及领域的丰富程度和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以及社科论文等文学载体的多样性,是本届傅雷翻译出版奖的特色所在。

与往届一样,此次法国大使馆也特邀艺术家为颁奖典礼增添艺术气息。话剧演员赵岭和王卫国在现场为观众带来《基督山伯爵》话剧片段。二胡演奏家果敢演奏的中法曲目也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颁奖典礼结束后,傅雷翻译出版奖的系列活动还将持续举行。11月22日,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文学讲座以及入围译者或图书编辑见面会及签售活动,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北京大学教授渠敬东等将在讲座中一同畅谈“翻译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法国文化微博平台和B站官方账号将同步直播。

作为本届傅雷奖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傅雷的法兰西青年岁月”展览于11月22日-12月2日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1928年年初,傅雷乘坐“安德烈•勒庞号”到达法国;三年半后,傅雷乘坐“舍农索号”邮轮回到中国上海,历时一个月。离开中国前,他是一个倍感“烦闷”,急于远离自己严厉母亲的年轻人;回到中国时,他已是一个成熟的知识分子,能用纯正的法语发表关于祖国的深刻文字。从1928年年初到1931年夏天,傅雷在法国度过了怎样的岁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法国文学和中法关系的刘志侠与卢岚所发现的最新史料,展示了傅雷在法兰西的青年岁月。根据这些史料策划的展览分为五部分:“初到法国”“青年之家”“拉丁区”“从巴黎到罗马”“舍农索邮轮”。展览将根据年代顺序凸显两条主线:傅雷结识的知识分子与文艺界朋友,以及他在法国期间发表的文章。展览在法国文化中心结束后,还将继续在北京大学继续展出。

附:第十二届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作者简介

宁春艳,上海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巴黎第八大学戏剧博士。曾获法国文化部博马舍剧作基金(1996)和法国国家图书中心CNL翻译基金(2012, 2018)。曾应邀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执导法国名剧《犀牛》(2006)和《打造蓝色》(2011)。她翻译出版了二十部《法国古典/当代经典戏剧名作系列》丛书,多为国内首译:如马里沃《爱情偶遇游戏》、科尔泰斯《森林正前夜》、里博《无动物戏剧》、诺瓦里纳《倒数第二个人》等。

汪炜,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要从事早期现代哲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政治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卢梭语言哲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已在《哲学研究》、英国《劳特利奇哲学思想指南》等发表近二十篇中英文论文,已翻译出版《海德格尔与存在之谜》(法译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另有多篇译文(法译中),包括福柯的《外部思想》《癫狂与社会》等。

曾昭旷,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后于波尔多大学读公法硕士,现为波尔多大学公法专业博士。法国当代史与19世纪文学的业余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