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屏除丝竹入中年”——姚雪垠研究浅谈
来源:中国社科报 | 吕彦霖  2020年10月27日08:31
关键词:姚雪垠

“屏除丝竹入中年”是姚雪垠非常喜欢的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绮怀》中的一句,全联是“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姚雪垠之所以对此诗十分欣赏,是因为它写出了年龄、心境等对创作者在不同阶段写作取向的深刻影响。在他看来,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经历的三个阶段,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是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从现代文学史走进当代文学史。他因此希望未来的研究者,“对于他几十年来的创作道路,既要分阶段看,也要作整体看”。在笔者看来,姚雪垠所期待的正是一种“屏除丝竹入中年”式的、具有“中年心态”特质的、更加趋于成熟和理性的研究思路。这种研究思路的建构与实践,对深化姚雪垠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学理性品格也有所裨益。

建构整体性的长程视野,对姚雪垠的研究既要能够“截取一段”,又要做到“顾及其余”。当下,学界对姚雪垠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当代阶段,对于现代时期姚雪垠的研究还远远不足。这种研究现状对于姚雪垠这位跨越现代与当代的作家来说,无疑是一种缺憾。姚雪垠暮年时屡次提到要下大力气整理和修订自己的旧作。只有较为完整翔实地呈现自己的创作道路,才能够使得当下的读者理解他何以能够从“旧时代到新时代,创作未衰,并继续攀登”。因此,对于现代阶段或者说前期姚雪垠作品的细致深入的研究极有必要。从1929年到1949年,姚雪垠创作了大量的杂文、散文、现代诗、戏剧、小说,对这些作品创作过程的还原、出版背景以及传播接受的考辨,以及它们在当时的文学史中应有位置的解析与判定,都是亟待完成的工作。

尝试再次回到“姚雪垠的逻辑”,这个说法借自贺桂梅的《丁玲的逻辑》一文。贺桂梅说,若想真正理解丁玲,就必须适当地放弃“后见之明”,试着从丁玲的立场理解她所面对的问题。同样,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晚年与丁玲成为挚友的姚雪垠同样适用。所谓“姚雪垠的逻辑”,就是再次确认姚雪垠在“作家”之外的一面,认识到他与整个20世纪相始终的关系。姚雪垠是一个具有非常清醒“代际”意识的作家,他一直强调自己是在家乡感受了北伐战争浪潮的强烈影响,是在“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新文学运动的第二代,在开封又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影响和革命文化的熏陶,在大革命失败后走上了写作道路。他在70岁高龄仍然强调青年时代所获得的“进步的思想和革命的人格锻炼”的深远意义,认定“如果我不走这条道路,我这一生的文学事业必然毫无出息”。不难看出,“革命”正是姚雪垠整个青年时代思想建构的核心主题,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信念,塑造了他的人生道路,是他无法磨灭的思想徽记和精神底色。因此,回到“姚雪垠的逻辑”就意味着重新认识姚雪垠和他与中国革命历程之间的深切互动关系,并由此出发去理解姚雪垠的文艺创作与文化实践。唯有如此,我们或许可以更为接近姚雪垠投身创作的“初心”与“本心”。

以思想史视野,重点关注姚雪垠的精神结构与心态特征,还原其主体辩证法的生成。赵焕亭在《该有一部姚雪垠的心态史传记》一文中,提到当下的研究“对姚雪垠的心灵史的开掘还很不够”。作为一个创作生涯和生命历程经历了大革命兴起及其失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作家,姚雪垠始终坚持不做时代的旁观者。他如何顺应不同历史情势与历史语境,如何看待作家与革命者这两种不同身份,如何最终逐步完成对自身精神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形塑,无疑是值得深究的思想史课题。从这个课题出发,有助于我们补充既往研究中过于偏重“外部因素”分析,将作家视为被动的“受体”,进而忽略作家主体能动性的倾向。同时,在进一步深化对姚雪垠的创作心态研究的过程中,强化一种通常被视为从“承受方”的个体能动性着眼的“内生性视角”,关注二元在对立之外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个体的精神结构是如何在这种互动中得以生成发展的。在此基础上,以精神结构的生成为纽带,勾连现实体验与文艺实践,努力建构一种互为因果的分析机制,细致地呈现其“辩证的互相塑造的过程”。

以文学史料学为切入点,推动姚雪垠研究的进一步学理化与经典化。作为一个创作时段长且有明确的史料意识的作家,姚雪垠及其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回忆性文字和史料文章,《学习追求五十年》可以为我们解决不少研究上的困惑。但是从研究的急迫性来看,当下有关于姚雪垠的文学史料学研究仍然是不够充分的。譬如,对于姚雪垠创作的版本学考证,对于姚雪垠开封时期和北平时期的文学生活和思想状况的研究,对于姚雪垠在1949年后的文学活动研究,从文学、社会学/发生学角度,对姚雪垠的《李自成》的深入研究等,都是亟待完善的方向。

以“代际”意识为纽带,扩展姚雪垠研究的边界。一般而言,“代际”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所谓的生理时代,一般以25—30年为一代;另一种是所谓的社会时代,社会时代则是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所造就的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特征的一代。如前所述,姚雪垠是20世纪30年代登上文坛的,马克思主义为渴望彻底改变中国现状的这一代知识分子“提供了解决中国历史最根本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姚雪垠研究实在有必要与对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演进的探索结合起来,并成为对这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出发,姚雪垠研究就可以与已经形成相当声势的赵树理研究、柳青研究、丁玲研究构成对话,互相促进并形成合力。当然,在这种对话中,也需要注意姚雪垠与同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同中之异。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