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昕朋vs李昌鹏:为抗战历史增添文学注脚
来源:解放军报 | 王昕朋 李昌鹏  2020年09月22日06:22

李昌鹏:2020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丛书。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策划出版这套丛书,作为社长,您有怎样的考量?

王昕朋:这套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丛书由9部长篇小说构成,包括骆烨的《游击英雄》、倪勤的《弯弯的永定河》、孟皋卿的《太行人家》、李克的《神槐树下》、刘俊杰的《卢沟桥抗战》、王克臣的《寒凝大地》、杨洪军的《疆场》、张润兰的《察哈尔英雄》,也包括杨沫的名作《青春之歌》。策划出版这套丛书主要是为了纪念。纪念英雄,旨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读者铭记历史。读者通过阅读抗战题材小说,会受到具体故事和情境的感染,在激荡的情感作用力下,于潜移默化中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积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现实力量。

李昌鹏:我注意到这套丛书,既包含有《青春之歌》这样的红色经典,更是推出了很多新人新作,有的作者可能并不为读者所熟悉,在择定入选篇目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样的标准?

王昕朋: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丛书收录的作品,既有像《青春之歌》这样的经典名著,也有像《游击英雄》这样的热播电视连续剧的同名小说原著。我想,红色经典与新人新作的并置会产生一种对话、碰撞、传承、融合的特殊效果。抗战题材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富矿,抗战题材小说一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中国当代作家在抗战题材领域里也进行了长期探索与持续深耕,尽管现有的抗战题材小说可以说不胜枚举,但是可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依然十分广阔。这套丛书中的作者,虽然有的尚不为读者所熟悉,但都是非常具有创作实力和潜力的,有的作者对于抗战历史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发现。经过严格甄选,我们为读者挑选出了艺术性、可读性兼备的长篇小说作品,将它们集体推出,也可以从某一侧面呈现出当下抗战题材小说创作的特点和新质。

李昌鹏:近些年,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有人觉得电视剧“分走了”抗战小说的“流量”,看电视剧的人远比看小说的人要多,因此,觉得抗战题材小说出版后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对此您怎么看?

王昕朋: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也不能用“零和思维”的观念去看待这种现象。抗战剧和抗战小说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历史认知需求和文化审美需求,抗战剧的受众可以继续成为抗战小说的读者,抗战小说的受众也可以返身成为抗战剧的粉丝,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正和博弈”的关系。这套丛书中也有像《游击英雄》这样的已经改编成电视剧的长篇小说作品,好的小说文本为电视剧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母本,而电视剧的热播又会助推小说的阅读。

李昌鹏:某些粗制滥造的抗战剧被观众们称为“神剧”,吸引了众多观众眼球的同时,也极大地消解了抗战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这套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丛书秉承着严肃的历史观和真诚的创作态度,是否也有反拨“抗战神剧”这种不良创作倾向的考虑?

王昕朋:针对这种不良的倾向,我们确实进行了思考。现在对“抗战神剧”的批判和反思无论是对于艺术创作者还是受众,都达成了广泛共识,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将抗日战争游戏化、娱乐化、虚无化。对于这种背离历史真实的不良创作倾向的反拨和扭转也早已开始。事实上,抗战题材创作在中国有极为深厚的受众支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对于真正优秀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不仅是欢迎的,而且是渴求的。

抗日战争是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这场战争的英雄,是我们的先辈。在中华大地上,曾经遍地英豪,因此积淀、留存在民间的抗战记忆是深厚而且丰富的。有些作品虽然艺术水准不高,但依旧可以吸引一定的受众关注,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流淌在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的,这是问题积极的一面。但是,这也同时提示我们,切实提升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水准是一个迫切而长期的任务。我们对这一历史进程的书写还远远谈不上充分,这也给当下的作家留下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我们出版这套中国抗战题材小说丛书的原则是面向市场,却并不唯市场论,我们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对待作品,尊重历史,尊重真相。像丛书中的《寒凝大地》,虽然是长篇小说,对历史事实做了艺术化的虚构处理,但作者所写的故事还是以真实的历史和生活为原型的,其中的史实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从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可以看到历史和生活的影子,反过来说,通过受众的审美和趣味,也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质地。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抗战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需要,更长远一点来说,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有灵魂、有质量、有温度的叙事,为我们民族整体历史观的建构,增添一种生动有力的文学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