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余华:《尤利西斯》是必读书,可读不下去怎么办?
来源:澎湃新闻 | 余华  2020年09月18日16:0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刚刚过院长在发言里提到,西方的人文学科在大学里衰落得很快,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在巴塞罗那大学,偶然看到两个八九十岁、步履蹒跚的老头走过来。陪同人员告诉我,这是巴塞罗那大学哲学系两位国宝级的教授,哪一天这两位老师不在了,巴塞罗那大学就没有哲学系了,因为大学再也不招年轻的哲学老师了。现在很多欧洲著名大学的人文学科,等到年长的老师去世以后,课程也就跟着取消了。但是我们国家的人文学科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我们北师大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今年的开学典礼非同寻常,经历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变化。我的变化是手比过去干净了,每次外出回家都要先用肥皂洗手。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很羡慕苏童,因为他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而我考了两次大学都没有考上,心灰意冷之后开始写小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些大学开设作家班,让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作家、诗人,都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还可以拿到本科文凭。而我们北师大是大手笔,跳过本科,直接和鲁迅文学院合作开设了创作研究生班。我就是从这个班毕业的,莫言也是。从那以后,我就不再羡慕苏童了,而且现在我们也成为了同事。

在座的各位,你们能够考上北师大文学院,这是命运对你们的酬谢,酬谢你们在春夏秋冬里苦读十二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四年里学习愉快,生活愉快,希望你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好好生活。你们一定会在课堂上、生活中,从老师、同学那里学到很多。

上个月有位朋友发给我亨利·希金斯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想知道生活有多粗俗吗?不妨读读<尤利西斯>》。亨利·希金斯把《尤利西斯》这部文学研究者认为的神作说成一部粗俗的生活之书。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就发给了几个学生,我们在微信里讨论了一下。几个学生都说自己没读完《尤利西斯》。我说不用从头到尾去读《尤利西斯》,从任何地方翻开来读几页,看看乔伊斯的细部描写就可以了。这是乔伊斯了不起的地方,比如:他写一个人从马车里出来会有三个动作,先是用手推一下,然后再用胳膊去撞一下,最后是一脚踹开。乔伊斯故意让车门坏了,所以他可以写这三个动作。

再说一个乔伊斯的故事,这是一个向生活学习的故事。有位青年作家写了个短篇小说去向乔伊斯请教,乔伊斯读完以后很欣赏,说里边有一个细节写得好:一个神父和相恋的女子久别重逢,神父风尘仆仆来到女子面前,两人不是马上拥抱,女子先是虔诚地吻了神父胸前的十字架,之后两人才拥抱在一起。乔伊斯对这一细节的赞赏让这位青年作家非常高兴。当青年作家把这篇小说给自己租住公寓的女佣读了以后,女佣的意见和乔伊斯是相左的,说这个细节写得不够好,认为神父风尘仆仆地赶来,十字架上会有尘土,所以女子在吻十字架前应该先是虔诚地擦去上面的尘土。乔伊斯听完后说,你别跟我学了,去跟那位女佣学习如何写小说吧。

所以,努力学习很重要,善于学习更重要。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是经典作品也是一生都读不完的。你千辛万苦从头到尾读完《尤利西斯》,所花去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让你读完同样厚的十本书。因此,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读。另外,还要带着问题去学,这个很重要。泛泛而学,所学到的很容易忘掉。你要带着问题去学,当问题解决之后,所学到的东西也不会忘掉。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没有问题就不去学习,不是等着问题从天上掉下来再去学习。一个对事物敏感的人,一个勤于思考的人,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带着问题去学,这里所说的问题不是睡眼惺忪等来的,是勤奋好学争取过来的。有句老话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习也是这样,有问题要学,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学。

再回到《尤利西斯》上来。如果你喜爱写作,《尤利西斯》是必读书,可是读不下去怎么办?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跳跃地去读。如果你想去《尤利西斯》里学习如何写故事,你找错书了;如果你想去《尤利西斯》里学习如何描写细部,那么你就找对书了。这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乔伊斯的强项在细节描写,琐碎无趣的生活细节到了乔伊斯笔下就会生动传神。《尤利西斯》精彩之处在于细节描写,而不在于故事情节,所以《尤利西斯》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读。当然,如果你立志要成为《尤利西斯》的研究者,那肯定要一遍一遍地读完它。

说到研究。过去做学问很麻烦,长时间坐在图书馆里面查资料,在小卡片上一笔一划地记下来。现在需要什么,去数据库里面调一下就出来了。过去是人找信息。读书读报,很多报纸没有读完,没关系,很多书没有读完,也没有关系,因为至少视野会宽广起来。现在人工智能有了算法派送,是信息找人了。打开手机,看到的信息都与你之前的浏览内容有关,是人工智能根据你的兴趣派送给你的。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信息时代人们的视野不是宽广,而是狭窄。所以,希望你们接下来的四年,找时间去看一些兴趣之外的东西,相信你们的兴趣不会只是几个。当你们的兴趣越来越多时,你们的视野也会越来越宽广。

谢谢大家。

(本文为9月16日作家余华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