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迅与浦江美食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张明  2020年08月21日08:53
关键词:鲁迅 浦江

1933年9月11日《鲁迅日记》写道:“曹聚仁邀晚饭,往其寓,同席六人。”曹聚仁是浦江南乡蒋畈村(今属兰溪)人,作家,一个被鲁迅称为“懂得我”的人,但在曹聚仁本人却并不想谬托知己,因为鲁迅毕竟比他大了20岁。这次晚饭,据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载,有曹礼吾、周木斋、黎烈文、徐懋庸等人参加。当年邀鲁迅到家里吃饭是为他暖寿,可是这层意思曹聚仁没有明说,怕一向反对做寿的鲁迅不同意。但按家乡浦江习惯,暖寿是要做点长寿面之类的面食的,于是曹聚仁的弟弟曹聚义提议吃“小麦铃”,一种浦江面食。

据当年在座的曹聚义日后回忆:“按理,我们老家最有名的是金华火腿。这次聚餐,嫂子王春翠也特别做了一道火腿冷盘,但鲁迅先生似乎不感兴趣,而对‘梅溪风肉’‘萝卜丝炖鲫鱼汤’等另几道菜十分赞赏。鲁迅对我嫂子做的‘小麦铃’更是情有独钟,吃完满满一小碗后,说以后还想吃呢。”席间,大家天南海北上下古今,相谈甚欢。鲁迅除了谈到民族性,还几次提到曹聚仁正在编辑的《涛声》。

曹聚仁面晤鲁迅的最早时间是在1930年,而真正交往应该在1933年。这一年的1月,鲁迅用“罗怃”的笔名为曹聚仁的《涛声》写了一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以后收入《南腔北调集》中,题目改为《论“赴难”和“逃难”》。在上海那个笔战不断的文化圈子里,曹聚仁和鲁迅之间可以称得上桴鼓相应,《鲁迅日记》中提到鲁迅致曹聚仁的信多达40封,而曹聚仁致鲁迅的信也多达42封。

说起浦江的地方美食,应该不下几十种,面点、菜蔬、鱼肉,均颇具特色。其中,上述曹聚仁夫妇宴请鲁迅的面食“小麦铃”,实是浦江“米筛爬”的别名,家喻户晓、简单易做。“米筛爬”由于形状特别,很容易入味,如果再搭上肉骨头、九头芥咸菜、土豆或毛芋等,煮好后撒上葱花,味道鲜美无比,为浦江独有的家常美食,难怪鲁迅当年吃了一餐还想吃第二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