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大历史观背景下读懂党史 ——访张荣臣教授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张丽  2020年07月20日07:06

张荣臣 《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

《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

编者按: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大历史观背景下,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一个主题就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张荣臣多年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工作,特别是其撰写的《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苦难而辉煌、曲折而顽强的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为什么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历史事实,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的品质。如何从大历史观背景下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刊就此采访张荣臣教授。

梳理党史讲好故事

学术家园:首先请您谈谈撰写《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的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

张荣臣:该书是我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师蒋成会一起撰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坚持大历史观的要求,强调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根本动力是初心使命,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代的风吹雨打,从未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褪去颜色。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这三个问题在正确的传播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才能在新时代里继续创造伟大的奇迹。《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试图讲清楚这三个问题,因为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字里行间浸透着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曾经在黑暗中求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开启了光明征程。新中国的成立,使亿万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站了起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艰辛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历史观背景下的三个中国故事

学术家园: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张荣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学术家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张荣臣: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的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走过百年风雨,因初心不改而朝气蓬勃;迈向伟大复兴,因矢志不渝而一往无前。抚今追昔,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神州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令人惊叹的巨变!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频频挨打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百年来中华民族耀眼的转身、辉煌的跨越、神奇的崛起,蕴藏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示出多少胜于雄辩的道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学术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张荣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