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的创作和他的经历血肉难分

来源:辽宁日报 | 高爽  2020年05月11日22:48

人物简介 王向峰,1932年出生于辽宁,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辽宁大学任教,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和鲁迅文学奖。

在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主题图书《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中,收录了我省著名学者王向峰的一篇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散文《沧桑回首忆辽阳》。

回忆性的文章在这套图书中占有很大篇幅,此文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以回忆来写家乡,为什么写?如何写?从这篇文章的解读中,作为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的王向峰又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记者就此专访了王向峰。

那一次去辽阳的经历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记者:读了您的文章,有沧桑巨变之慨。很想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主动还是受邀?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解决一个一直以来的疑问,一个作家对自己生活土地的描写,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创作动机?是什么推动他必须写?

王向峰:我家在辽中农村,晴天时能看到辽阳首山蓝色的身影。从地理位置上看,辽阳和我家的距离比沈阳离我家还要近,村里人打工进工厂去的就是辽阳,那时候向往的大城市就是辽阳。辽阳,在我心中是一个符号性的存在,是与家乡、与一个少年对繁华都市的向往联系在一起的符号,就像我的另外一篇文章的标题“回首青山入梦频”。所以,当我在上世纪90年代又一次去到辽阳时,所看到的景象与我儿时所见已经完全不同了,便有了一种沧桑之感,有了创作的冲动。

记者:在文章中看到,您对那一次的辽阳之行,印象无比深刻,包括很多细节,都写得很清楚。

王向峰:那是我的第一次辽阳之行。那时是1944年的秋末,正是伪满统治末期。我妈妈在当年秋天病逝,少年丧母,心中非常悲痛,当时正在读私塾,书也没心念了。这时我的一个堂侄传业从辽阳回来,邀我到辽阳去他那里住些日子。我被他说活了心,决定跟他一起去辽阳。

去辽阳要路经辽阳管辖的小北河,那是我童年时常去的集镇,念小学时用的文具和读物都是在那里买的,至今尚存了一本绘图的《千家诗》。到了辽阳,我和传业白天有时到工厂里转转,有时或看看找来的闲书,也时常到市中心那个当时叫“圈楼”的市场闲逛,看什么都挺好,但什么也买不起。当时辽阳有一个戏院,每天晚上演出评剧和京剧,我俩有时会买票去看一场,如评剧《贫女泪》《打狗劝夫》,京剧《四郎探母》《甘露寺》《玉堂春》等。有一次还弄到了别人赠送的话剧票,到一个单位的礼堂去看了一次话剧。

1950年8月,我家东边的浑河在黄土坎决口,一米多深的大水把庄稼全淹了。听说鞍山有招工的地方,我便和几个同乡到鞍山去,足足走了一天,傍晚时进了鞍山,正遇着招募临时工的,是到西郊修飞机场。黑白两班修跑道,昼夜不停。我到了工地之后先是拌水泥,后来是打排水沟的木桩,晚上就睡在飞机库里,因为库中闷热,就到库顶上睡。干了一个月时间,没活了,我们决定到辽阳试试。在辽阳火车站,站前有一个电影院正上映苏联电影《海鹰号遇难记》,我们还买票看了场电影……

再深入生活也不如本身就在生活里

记者:两次辽阳之行,承载了您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进到大城市,第一次看京剧、看话剧、看电影,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在没有人住的空房子里过夜……关于第一次的回忆如此深刻。

王向峰:一个人与自己非长住的一座城市有这么多的第一次记忆,这个地方是任谁也忘记不了的。从文学史上来看,越有成就的作家,都越和他在童年、青年时期的实际经历血肉难分。就像鲁迅与浙东,巴金与成都,茅盾与浙江小镇,赵树理与山西。

外国作家也是一样,《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哈代,家乡是英国南部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地区,那里一直残留着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落后到什么程度呢?村里的姑娘给情人写信都由哈代来代笔。他在那里一直生活,所以对那里人的喜乐甘甜有深切的体验,他的几部长篇小说都没离开过这个地方,所以有了“威塞克斯”系列,就像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和“红高粱”家族。威塞克斯和高密东北乡都是虚构的地名,但是其中所描写的生活是真实的。

记者:我们鼓励作家深入生活,但再深入也不如本身就在生活里。

王向峰: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发出了鼓励作家去农村安家落户的号召。柳青就是在皇甫村生活了14年,才创作出了现实主义经典小说《创业史》。当时我省的作家也都是这样,很多人举家搬到了农村和工厂,马加去了新民,雷加去了丹东造纸厂,草明去了鞍钢,邵华去了大伙房水库,方冰去了熊岳纺织厂,谢挺宇去了阜新新邱煤矿,罗烽和白朗去了本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根据地。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这是那个时期辽宁作家们的一种普遍共识。如果只是听来的,或者是肤浅地下去看一看,就想写出深入人们心灵当中的作品是办不到的。

建议读者制定每年深读一本经典的计划

记者:就创作者而言,对家乡的书写也有两种,一种是像您的文章所采用的完全真实的写法,另外一种就是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一样,采用了虚构的写法。您不仅是作家,也是评论家,一直是辽宁文学的深入观察者。您怎么来评价这种书写方式?

王向峰:就虚实而言,散文创作也有两个方向,一种是按物寻踪,或者叫追踪觅迹,追随生活本身的脚步,生活中发生了啥就写啥。另一种是在大的真实的框架里写些虚构的人物,把适当的小说笔法掺进散文中来。后一种成功的不是很多,散文总的来看还得归于非虚构类写作。

记者:这次省读书节的几本主题图书,也可以说是以辽宁作家为主的创作者集体呈现的一个范本——我们是这样讲家乡的。具体到辽宁,我们对家乡的书写还有哪些可以发挥之处?您作为一名这么多年一直“在场”的文学评论者,从大文化而不只是用笔来书写的角度看,在写家乡上,我们还有哪些可以发挥的余地?

王向峰:如果说我们在表现辽宁的文学创作上,还有一些不足的话,那就是一些作家在对辽宁乡土的反映上,还没有真正经过审美过滤,往往是通讯式的,没有很深的东西。好与不好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读者拿到这个文章之后,是不是想要看下去。

记者:您会给我们的读者提出什么样的阅读建议?

王向峰:从作品上来说,一种是阅读写辽宁的作品,了解自己的家乡;另一种是经典阅读,所谓经典,就是读了这些书,无论对你思考社会人生、提高人文素养以至于从学习文学写作上,都能够有帮助,有久远性的意义。读书不一定要追求数量,但要精读,应该制定一个每年至少精读一本经典的计划。

记者:说到读经典,在您的一生当中,对您影响最深的经典作品有哪些?如果给读者推荐,您会建议大家读哪几部经典?

王向峰:对我影响最深的几部作品是《老子》《庄子》《论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鲁迅的杂文,再就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唐诗三百首》。我觉得这些书,大家都应该读,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更应该读,真的能够使人进入另外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