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找回自我,遵从内心活成自己” ──访爆棚网剧《我是余欢水》原著作者余耕

来源:天津日报 | 仇宇浩  2020年04月14日07:19

只有12集的超级网剧《我是余欢水》,豆瓣评分8.5分,口碑爆棚。这部在天津取景拍摄的热剧,改编自百花影视文学签约作家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日前,记者采访了自37岁才开始写作的余耕,听他讲述该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他的天津缘分。

感恩“百花”立体孵化IP

出生于1969年12月31日的余耕,原名王兵,祖籍青岛。他虽然从小喜欢阅读,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学生”,被父亲送入体校学篮球,毕业后当过刑警、开过餐馆、干过攀岩项目、做过体育记者、当过银行高管。余耕说:“这些经历,对于写作者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的第一部小说《德行》里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一对攀岩搭档的情感故事,另一条是北京媒体界的故事。现在看来,走过那么多弯路可能都是为了成就我的写作。”余耕做过的职业颇多,最爱的是打篮球和写作,“做这两件事会让我觉得很踏实。也许是因为我经历了足够多,写作也就成了我必然要做的事情。我大概从37岁才开始写作,属于入行比较晚的。”

2011年,余耕的短篇小说《末日降临》发表于《小说月报》原创版,“小说虽然刊发了,但是主编和编辑老师都觉得格调有些晦暗。大概过了两三年之后,我的人生也开启了四处碰壁的‘余欢水模式’,我对‘余欢水式’的底层小人物也就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才会写《如果没有明天》。在创作手法上,我用诙谐轻松的语言尽量去冲淡《末日降临》里的晦暗格调。”脱胎于《末日降临》、源于自身中年危机的《如果没有明天》,发表于2016年《小说月报》原创版,并于2017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很快被正午阳光、繁星戏剧村看中,被改编成网剧、话剧。

余耕与天津的缘分颇深,他说:“我16岁时就到过天津,这座城市在我心里就是大城市的模样。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读《小说月报》,那时候压根就不敢想自己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直到很多年之后,我获得了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影视改编价值奖,又成了《小说月报》的签约作家,我才相信这个世间或许真的是靠缘分连接的。”他也很感恩,“《我是余欢水》能够出来,要感谢《小说月报》原创版的两度刊发,还要感谢百花文艺影视文学部对这部作品从音频到电子书、从话剧到影视剧的立体孵化。”

给郭京飞的表演打9.5分

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网剧热播,余耕当然也会追剧,“剧中的逻辑线是自己熟知的,所以,我没有像观众那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气愤一会儿懊恼,我很平静地看剧。但是,该剧也有让我惊喜的地方,这要归功王三毛和磊子,两位编剧老师在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的确有独到之处,是他们弥补了原著中的不足。该剧受热议的程度有点出乎意料,我要感谢孙墨龙导演和全体演职人员。”

余耕透露,从严格意义上说,郭京飞的形象与小说中余欢水的形象相去甚远,“小说中的余欢水五短身材,是一个秃顶的中年人,而郭京飞比我想象中的余欢水帅多了,所以定下角色后,我略有些失望。是郭京飞的演技征服了我,他是一个戏路很宽的演员,他的表演张力包裹在一层游刃有余的含蓄中,把余欢水的窝囊劲儿拿捏到颓而不废。如果是10分满分,我给郭京飞打9.5分。”

至于为什么要塑造余欢水这样的人物,余耕说:“因为人到中年后,包括我自己,或多或少都会自欺欺人、得过且过,再也找不回年轻时的锐气和自信。”之所以设定“向死而生”的情节,是因为余耕觉得,“不幸遭遇可以带来改变,就像有人得了病可以立马戒掉30年的烟瘾。余欢水在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也开始了绝境逆袭。这种逆袭其实也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反应。”余耕希望那些在世俗中失去自我、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的人们,能够找回自我,遵从内心活成自己。

《凯旋俱乐部》还会是一部热剧

余耕既是作家也是编剧,他表示,写剧本和写小说有很大不同,“好的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好的编剧也不一定能写好小说。虽说都是写文字,但是术业有专攻,在创作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例如好莱坞的一些电影剧本基本上能用公式化来套写,三分钟处有笑点,五分钟处有小高潮,十分钟处递进高潮……小说就不可能这样来写,小说要有文学的创作规律。说真的,这两头我做得都不够好,我也一直在学习、在思考。”

这两年,余耕一直在与著名编剧张莱合作一个新剧本《凯旋俱乐部》,“这个剧本延续了张莱老师《和平饭店》的风格并有所突破,我自信《凯旋俱乐部》还会是一部热剧。”除了这个剧本外,余耕最近刚刚完成几部书稿的修改工作,“除了新版《如果没有明天之我是余欢水》,近期还有《笑苍山》《耳房》和《金枝玉叶》等4部小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