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郭洪志:怀念文化名家苗得雨先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郭洪志  2020年01月16日10:40

在我的脑海中,苗得雨先生常常笑容满面迎面而来,世侄洪志呀,“你苗叔我上了年纪,越来越想念您的父亲澄清老兄,他在我心里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

同样,世侄郭洪志,直至今日,都越发的想念苗得雨先生。

老话说的好,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苗得雨先生与家父郭澄清先生的友谊,就是互相雪中送炭的朋友。

二十多年前,我去家中看望病中的苗得雨先生。苗得雨先生说:“洪志呀,我就想不明白了,山东文坛在当代文学史中,怎么不提《大刀记》了?这是什么回事呀?”苗先生接着又说:“这不行啊,我得想办法,写点东西,为郭澄清兄正名"。

不久后,苗先生精心创作了一篇《1975,郭澄清》的文章发表在《文艺报》,这篇尊重历史精神之作,又经过反复加工修正,又发表在《齐鲁晚报》和《中国文化报》,影响广泛,甚是文学史价值珍贵。

苗先生在文章中介绍了父亲郭澄清创作《大刀记》,山东文化界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帮助下,在特殊时期巧妙做成大事的历史背景和出版盛况:“澄清同志原在宁津县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报总编兼广播站站长,他也是老革命,做过地下工作,当过战时完小校长,以地方干部的身份参加济南战役,写作方面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出名了,是河北省知名作家之一。1965年他和宁津另两位青年作家张长森等一起当选省里的代表,参加全国第二次青年文学创作者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会上与李准、茹志娟、王汶石、浩然、金敬迈等一起受到表彰(山东只他一人)。‘文革’后期。作为遥远地区基层干部的他,担任文艺新单位的领导是最佳人选。他为人朴实、爽快,不摆谱,对一些他早就敬慕的的老领导仍然敬慕,支持他们、关心他们,有着同事加同行的亲情。就这样,大家‘一家子’似的齐心合力工作。”“老郭在担任创办领导的同时,于1975年春夏拿出了115万字的长篇《大刀记》。这部小说是他好些年之前就写好的类似《静静的顿河》那样的大部头中的一部分。人民文学出版社看中了老郭的《大刀记》。责任编辑谢永旺同志(后任《文艺报》主编)来山东好几趟,几次组织力量进行帮助。成稿交上以后,出版社又让老郭去,住在那里,精益求精地修改。作品清样打出后,及来山东征求意见。那时出版一部作品,出版社定了还不行,还得由当地领导审批。省委分管文艺工作的常委、宣传部长王众音同志亲自阅读,然后责成省文化局组成阅读小组申读。”苗先生是阅读小组的召集人,他夜以继日用一天20万字的速度阅读后,为这部有水平的作品兴奋不已,省委领导拍板后委托苗先生去北京汇报,并代表省领导向出版社表示感谢。那个年代很多作家都被禁止发表作品,包括苗先生本人也都有十几年不让发表作品,但是有可以过关的好作品,这些靠边站了很多年的老作家老领导都一齐努力创造那个时代难得的好事。

苗先生说《大刀记》的出版在那时不但是出版社的一件重要工作,也是山东文艺界的一件大喜事。他非常欣赏《大刀记》能真实地反映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他曾对我父亲说:“你这部书有两个稀罕,一是100余万字的3卷本长篇,是建国以来不多见的;二是这几年人们已经读不到一部好长篇了,你这是第一部。你一直没有离开生活,作品中不光生活气息浓厚,而且挖掘得深,我读农村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少,但都没有这次读得过瘾。”

苗先生非常看重作品的生活基础,他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也都是深耕生活的硕果。在我书房里,苗先生亲笔签名的《苗得雨六十年诗选》、《苗得雨散文集》(一至五集)、《沂蒙山,家乡的歌》等十几部作品。我时常拿来拜读,每一部作品都充满着沂蒙精神和人民情怀,深深地洗礼我的心田。中华民族人道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苗得雨先生笔下,朴实无华,走入人们的心里。

我想了又想,文学艺术的最好成就的果实,就是读者感受到的真实和过目不忘,平凡无华的语言,叫人记忆尤新。

退休后的苗得雨先生,创作了丰厚的优秀散文和杂文成果。苗得雨先生数次住院,无论是在山东省立医院,还是在山东中医院等,我均有到医院看望,很多次,我见到老人家大病在身仍然趴在床上继续写作。

这让我想起了家父郭澄清先生的好友,河北省的全国名家尧山壁先生、张峻先生、申身先生等。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文学就是他们的生命,并且他们之间的生命互通相联,因为就在苗得雨先生去世不久后,尧山壁(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和申身(河北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接二连三的打电话问苗得雨先生身体好不好,当他们得知苗德雨去世后,他们非常悲痛。

我记得家父生前,一说起苗得雨先生,他就笑,现在我才弄明白,家父为什么笑了,他们都是把创作、事业和生命划等号的“拼命三郎”。家父的笑也有另一层意义,笑一笑,十年少。美好的记忆令身心愉快,重病在身的家父自己在医治自己的病躯。

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历史永久,影响最广泛深远的文化。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生之道,是民族之道,更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精神之道。齐鲁文化名人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文化新文学,是中国千百年文化史上最鲜亮的一页。从臧克家,王统照,王希坚,苗得雨等身上我们读到得不尽是诗,更是文化。同样,我们从《铁道游击队》《苦菜花》《大刀记》等,读到得不尽是小说,更是文化。

著名老诗人李瑛先生在与苗得雨先生的通信中曾说:

“你(苗得雨)的文章自然质朴,亲切晓畅,这是一种好文风。比起新名词术语的堆砌,使人难解的“理论"文章,便更多的拥有读者。应该感谢你的真诚和厚谊,你认真地读了我的诗,还写出文章鼓励我。真的,谢谢你!”

今天的世界,文学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仍然是天天有阳光明媚,这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照亮了人间。我建议读者们再读一读臧克家先生、苗得雨先生的散文和诗吧。朴实无华,真诚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