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叶辛:写那个我看见我经历的上海

来源:光明日报 | 颜维琦  2019年12月23日06:37

上海,一座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叶辛笔下的上海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日前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做客学习读书会,和现场观众分享他眼中的上海,畅谈他如何在这座城市汲取创作的灵感。

1949年10月出生的叶辛,今年70岁。去年,叶辛写了一本《上海传》,他说,他写的不是那个“上海滩”,而是他看见的上海、经历过的上海。叶辛家住西藏路和北京路的交叉处,离家最近的一座桥叫泥城桥,叶辛的上海故事便从泥城桥讲起。

泥城桥,就是今天的西藏路桥,这是上海市中心一座普普通通的桥,但它承载的历史却并不简单。泥城桥地名的来源和1854年的一场“战役”有关。当时,外国人不满足已有的租界,仍想越界筑路。有一次,英国人和中国士兵起了冲突,打了一场仗。这场战斗只持续了一两个小时,英国人为了渲染这一“战役”是“伟大的胜利”,称其为“泥城战役”。泥城桥这一地名隐含着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1915年,泥城桥由木桥改为钢筋水泥桥,后来成了西藏路桥。但是老上海人还是习惯叫它泥城桥。20世纪60年代,泥城桥边开了一家全中国都出名的星火日夜商店。这家店24小时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全国商业服务的标兵,名噪一时。泥城桥这个地名也就在老上海人中口口相传至今。

大饼,上海街头最普通的一种小吃,大饼里也有故事。叶辛有位在美国纽约当教授的老同学,这位老同学每年回上海探亲时,都要带20个地道的上海大饼回美国。大饼在他周边的华人朋友中最受欢迎,有的人舍不得吃,还要带半个回去让家里人尝尝。老同学的老伴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她就留下来一个大饼,让自家餐馆的大厨研究研究,争取做出一模一样的大饼。大厨来自台湾,对上海小吃也算精通,但大厨研究了三天,最后满头大汗地说:“我实在完不成你的任务。”这个身边的故事让叶辛感慨,大饼都有文章可做,于是决定将记忆里一毛钱以下的上海小吃都写出来。

回顾自己如何写上海,叶辛说:“我是带着两副目光来看上海。”19岁那年,叶辛和妹妹一起去贵州插队落户。贵州山遥水远,多年的知青生活不仅给叶辛的人生带来改变,更给予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起初,他是带着上海小青年新奇的目光看乡里的一切。久而久之,他开始理解农民,融入他们的生活。

生产队让叶辛去学校教书,有段时间课本发不下来,叶辛就给孩子们讲故事,一次讲到高尔基的《童年》,提到了面包。叶辛记得,当时全班所有学生都举起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叶老师,我们想问一下,什么叫面包?”叶辛只好拼命想,说把面粉放一点水,学生说这是馒头,是包子,叶辛说都不是。那是什么?叶辛说不出来,他就说烤箱,一说烤箱,学生就问:“什么叫烤箱?”后来,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叶辛带了面包给贵州的孩子们。回上海工作后,有一年再回贵州,遇到当年那位提问的学生,已经四五十岁了。他说:“叶老师,你的面包我都记得,现在面包啊什么东西都看到了。”

叶辛说,当“山里人”的目光和都市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有故事可写。他笑称,如果说自己和上海其他作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写上海时用的是贵州人的观点、贵州人的眼光、贵州人的视野,写的是他实实在在触摸到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