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邓晓炯:让人着迷的澳门文学书写

来源:羊城晚报 | 太尔  2019年12月19日08:39

邓晓炯

曾获澳门文学奖、澳门中篇小说奖。文字作品包括:小说集《浮城》、《刺客》、《迷魂》、《乱世童话》(合著),以及散文评论集《有感尔发》,其中《刺客》、《迷魂》曾被翻译英文、葡文出版;舞台戏剧作品包括:儿童剧《魔法宝石》、《反斗西游记》,澳门民间传说系列《石狮子》、《许愿灵猴》,以及改编剧本《女帝奇英传》(改编自梁羽生同名小说)、跨界歌仔戏《聊斋—幻·梦》等。

太尔:若您能邀请任意四位作家(在生或离世皆可)一起共进晚餐,想邀请谁?

邓晓炯:倪匡、还珠楼主、托尔金和佐治?马丁。

太尔:您认为澳门最有趣的历史人物是谁?

邓晓炯:P·Bruno神父——他是1622年澳门打败荷兰那场战役中,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的一个神秘人,后来我把他放进了小说《迷魂》里,虽然他是否存在至今仍未有定论。

太尔:您的创作习惯和方式?

邓晓炯:因为自己并非全职作家,时间有限,因此找到了创作题材之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在脑海里酝酿,也会去翻看相关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反复推敲人物设定和故事轴线,虽然这很容易会令写作速度陷入来来回回的“龟速”,但过程本身充满了游戏感,自己乐在其中,享受天马行空、创意思考的快感。

太尔:为何会喜欢以“澳门”为主题或背景来写作?

邓晓炯:澳门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最早起点,虽然在“大历史”中不易被看见,但仔细观察背后的脉络,其中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比如澳门开创的许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等等,都是今天已淡化于世人记忆但却影响深远的事件,加上澳门独有的赌场、土生族群等,也是文学书写的大好题材,令我为之深深着迷。

太尔:您认为澳门文学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邓晓炯:如何更有效地连接作者与读者:写作人要走出书房,关切当下议题;普罗大众也应放下手机,读读文学(尤其是本土)作品,希望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慢慢形成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甚至互相挑战的文学生态圈。

太尔:对澳门文学未来的想象与寄望?

邓晓炯:我希望看到日后更多界限会逐渐被打破——澳门的作家和作品,可以更多地和内地、港台以至海外华语地区交流互动;我也希望不同语言之间的藩篱得以打破——澳门更多的中文作品可以被翻译成英、葡等语言,而澳门以及外语世界(如葡文、英文等)与“澳门”相关的史料、作品也能被翻译成中文,让澳门的读者能看得见、读得懂;还希望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分野得以打破,文学与电影、电视、戏剧、舞蹈之间,能更多往来,催生出有趣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