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近代上海城市的郊游风气

来源:文汇报 | 陈云霞  2019年12月13日08:45

1930年《旅行杂志》刊登《上海人的消夏生活》

上海城市郊游是近代化背景下城市人对郊野、乡村生活的一种渴望。这种郊游风气是在公共交通可达性基础上盛行的,基本可分为公交、轮渡、私人汽车和游轮等,方便城市人走进郊野。由郊游带来的广告效应,也促使一些西方的服装时尚开始在上海流行。

上海开埠以后开始汇入到全球近代化的大潮中,伴随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索城市与周边乡村的关系。在旅沪西人生活观念的影响下,上海城市20世纪20年代开始兴起一股新的郊游风气,在三四十年代达到顶峰,并引领了一场新的运动休闲着装时尚。郊游的目的地位于上海城市的东北、西北、西南几处郊野,其中以浦江游为主。城市化背景下公共交通的完善和近代铁路网络建设是这一风气形成的重要前提。在此影响下,上海周边的郊野开始逐渐成为城市边界,部分郊区因为景观优越而得到跨越式开发。

上海城市郊游是近代化背景下城市人对郊野、乡村生活的一种渴望,最早流行于来沪的西方人当中。19世纪末的英国,快速、高度的城市化激发了人们对走向树林和郊野的普遍热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希望以前往郊区休闲的方式来重温田园生活,获得放松和休憩。铁路的发明更唤醒了他们探索神秘圣地的新可能,涌现出更多的郊野徒步活动,这些爱好者搭乘城市交通工具到最接近郊野的地方,城市居民的休闲出游呈现出明显的“从城市到乡村”特征。20世纪初,英国艾迪生国家公园委员会(The Addison Committee)分别设立了国家公园与郊野公园(National Park and Country Park),以平衡人们到郊区去的休闲需要。同时期的上海,郊野骑行和租船出游已经在那些早期进入上海的外国人中间流行,并为他们塑造了对中国的最初认识。许多人都会乘着船屋去佘山,沿着河岸享受一段心旷神怡的徒步旅行,在宁静的水乡度过一晚再回返。强壮的漫步者受到这种旅行的刺激,甚至会挑战完全徒步走完全程,还有人则会骑车(Shanghai Country Walks,p23)。

《旅行杂志》上的广告

这种郊野游的风气起初在当时的西人学校、俱乐部、报社记者、个人中流行。《申报》记载1923年6月上海圣约翰和圣玛利亚两校在苏州河滨的梵王渡举办了恳亲会。此时这里还属于英租界的近郊,没有开启城市化的大门,但参与者可搭乘电车前往。在报道中,恳亲会当时的英语译为“outing”,也就是郊游。

在此风气感染下,一些中国人的行会、学会、机构、团体也开始盛行。中国自古就有“仕女郊游”的风气,但不同的是传统的郊游一般与节庆相关,或祭祖踏青,或拜访名园古寺等,而此时则更多的是从城市人的视角去体验郊野,可认为是传统女性出游的一种现代形式。1927年,金融家陈光甫在上海创办《旅行杂志》,起缘于传播旅行文化的设想。赵君豪、茅盾曾任其主编,周瘦鹃、郁达夫等名家曾为其撰稿,时人赞叹“它是一位游侣,又是一位向导,创造和激发出最优美的旅游意识”。《旅行杂志》主要刊登国际国内各旅游胜地介绍及游览经历。1929年刊登了靠近英吉利海峡的法国伯勒达尼省乡村之状况,称赞“此间饶有田舍风味,行经此地令人流连忘返,倦厌都市之繁嚣”。

《申报》在1934年就记载:“近来本市市民颇知郊游之有益身心,故春秋佳日,仕女乘轮出游者甚多,最初以西人占多数,约十之八九。现在我国人士亦稔知郊游之乐,且多携眷同游,而老弱妇孺亦极喜海浴,或于海滨曝日,此可知一般市民对于新生活有深切之了解,而且力行之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居民的郊游是受西人影响的。由于郊游日渐流行,1932—1935年间,旅沪就职的英国人Edward Sheldon Wilkinson在追求“乡土风情”的过程中,以西方人对乡村野趣热爱的角度看待自然和人文,对上海周边乡村的郊野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撰写了一系列上海周边郊野徒步的日记文章,为广大郊游、徒步的人提供指南,并被《北华捷报》结集成册出版为Shanghai Country Walks,实际上引领了一种郊游的先风。

《旅行杂志》目录

郊野游流行的同时,传统的节庆郊游仍然盛行,上海四郊的闸北、浦东、龙华等由于有龙华寺和众多墓地,清明时节游人如织。但是由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与城际交通的逐渐完善,掀起了一股更远踏寻城市边缘的郊游之风,主要位于城区的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上海城市的郊野范围也大大拓展。

大场被视为“最经济的郊游”区域,由于距离市区近,从沪太汽车公司出发,票价一角六分便可“领略乡村风味”,感受“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软适的草地”。真如位于当时上海市区的西北郊区,也是一些人郊游的心仪之地。搭乘公交从市区出发经过萧条、破败的闸北,往西慢慢见到农田菜圃变成河流、荒草,这就代表离开了城市。到真如游览,往往是个人为了 “享受郊野的诗意风致”,疏解现代城市带来的心理苦闷。1933年,《旅行杂志》专文写露营和野宴,推荐了听虫鸣鸟叫,赏月色寒蝉等田间野趣,并手册式地列举许多户外注意事项与备忘。

除了个人行为,更多的是人们走向浦东乡村、近郊丽娃河畔的集体活动。1930年《摄影画报》为了“提倡高尚娱乐”,特举行 “郊野联欢会”。三百余参加者租车前往,进行划船、游泳等事项。这一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初期的个人、社团、机构等,而是在报纸刊登,公开报名,可见郊游风气已进入踊跃自发的阶段,各种名号的 “夏游会”、“春游会”等都是“赴郊野”。

《旅行杂志》主题之“乍浦风光”与“哈德逊河上”

由于近代铁路网的建设,铁路可以通达的远郊城际之间游览也成为一种风尚。1936年4月的一个周末,位于京沪铁路现昆山南站附近的青阳港游客大增。《申报》记载青阳港春光旖旎,风景宜人,为沪上人士星期尾郊游胜地。为此,上海北站(现上海站)特地为周末增加停靠青阳港的铁路车次。由于沪杭铁路、公路的开通,上海郊野游的范围甚至扩展至杭州湾北岸的沿海地区。1933年,一位在上海生活的人写了一篇乍浦和澉浦的简要游记,表示自己长期生活在上海都会,生活节奏紧张,选择到杭州湾北部海滨“换一换生活的调子”。作者从上海出发,在闵行渡黄浦江,经沪杭公路全程130公里左右,而到乍浦则只需90公里。游览人一般为上海的一些外国人和较有经济实力和身份的人,其主要活动是观山玩海,体验有树有田、农民耕牛、轻舟鹅鸣的乡村古朴生活。由于城市人的郊游,乍浦和澉浦的社会风貌也有所改变。乍浦因为距离上海近,农村女子大多是短发,而澉浦则几乎全是长发,两地的物价也因游客的到来而有所上涨。

郊野游当中,浦江游是最流行的一部分。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人对待黄浦江的态度也在转变,由最初的交通航运功能,慢慢转化为游憩之地。当前滨江贯通之后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公共活动空间,追溯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就掀起了一股浦江游览的流行风。与现今不同的是,当时的浦江游是乘船到郊外的黄浦江畔,体验当中的野趣,主要有浦东高桥浦滨、宝山吴淞浦滨以及闵行浦滨。例如1928年7月,会计师公会举行郊游会,此次浦江游是乘坐水上汽艇驶往吴淞口,藉以纳凉。与传统的行会活动相比,此时更具现代性,游览者们携带各种冷食,以代晚餐,享受夜风习习、明月当空的郊外风情。在时人看来,以浦江游为核心的郊游是一种“高尚娱乐”。1930年《旅行杂志》刊登《上海人的消夏生活》,认为“吴淞海滨看海、纳凉、游泳,驾摩托车兜风是为良方”,并写道吴淞海滨因在夏天温度比上海要低六七度,汽车火车随时可通而为郊游好去处。

闵行因位于黄浦江南流四折之要冲,弯道较多,风景尤佳。与宝山吴淞滨江不同的是,游客一般选择春秋两季前往闵行浦滨,主要活动是清游和水滨泳浴。该处浦滨又因地处沪杭公路要道,交通可达性良好,吸引着电影界、文艺界、报界,政、商各界的知名人士。因此,在1933年闵行轮渡航行时间延长,更加方便从城区前往。

《北华捷报》出版的上海郊野徒步文集

在浦江游中,最受欢迎的还是浦东高桥浦滨。1932年《旅行杂志》刊登了一篇《高桥海滨游泳记》描写当时的沿江风景,游泳、露营、野宴、奏口琴,携望远镜远眺江景。“沿途野色,含有诗意,美入图画……一洗都市之凡尘。”这次郊游华联影片公司的多位明星也曾参与,实际上也产生了许多广告效应,之后许多机构团体都选择此项“高尚活动”。1934年7月上海特别市兴业信托社招待中外各报社记者八十余人游高桥海滨。由于高桥海滨距离较近,游览时长一般在五个小时左右。从外滩铜人码头出发,乘坐专设渡轮,设备先进,根据价格设三个等级舱位。游客先欣赏黄浦江中波光云影与清丽风物,行一小时抵高桥。抵高桥后至海滨,即改乘车约十五分钟。高桥游览一般以浅海游泳、逐浪等海滨活动为主,辅以欣赏水静沙明的海滩景观。

近代上海的郊游风气是在公共交通可达性基础上盛行的,基本可分为公交、轮渡、私人汽车和游轮等,方便城市人走进郊野。近郊如漕河泾、龙华等处,在郊游热闹之时市公用局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发公交。当时,坐汽车兜风是最盛行的一件事,从市区到吴淞海滨不过十英里,汽车约二三十分钟。“大家都取人迹稀少的地方去,郊外荒野之处最为适宜,像沪东杨树浦路引翔港一直到吴淞都是兜风的好地方。”《旅行杂志》记载自从淞沪铁路开通以后,淞沪间有了蒸汽轻便火车,一天来往班次有几十趟,更加吸引了城市人走向郊区。1923年,国民政府成立旅行部,其宗旨就是“图商旅之便利,谋舟车之舒适”,总部便设于上海。适时,《旅行杂志》就刊登大量铁路、航运、公路班次,其中有上海人经常乘坐的沪杭、京沪等线,以及沪杭公路沿途经过郊区设立的站点如青阳港、闵行等处的时刻表。

此外,30年代上海特别市政府推行“大上海水上交通计划”,促进了黄浦江平价轮渡的完善,又为浦江游专门开设了专线。1933年5月市轮渡管理机构因为每逢夏季,上海人赴浦东乡郊游览的人尤其多,轮渡不堪重负。其中前往浦东高桥浦滨的游览者甚多,络绎不绝,在傍晚时分集中返沪,导致许多游客无法登船。因此,当时的上海市公用局将上午五时三十分由高桥开上海之一班,及原有末班下午六时三十分改为下午七时十分,由高桥开上海之一班均用两轮,同时行驶以免拥塞。这一措施大大便利了上海市民前往高桥浦滨游览。

1933年7月《新闻报》刊登了一篇《市轮渡开航游浦乘凉夜班》,其中就讲到市轮渡局将原来行驶的上高线(上海——高桥)中的四艘自当月分班成为夜晚浦江乘凉的特别航班。每晚的八点三十分从南京路外滩的铜人码头出发,中间停靠东沟码头,十点到达高桥,在此停泊一个小时供游人观景,十一点一刻从高桥发船返回,凌晨十二点三十分抵达外滩铜人码头。这一航班不论乘客多寡,天气晴雨照常开设,并固定收取船票。为了市民方便出行,在午夜归来航班还专门提供雇佣汽车服务。此项航班开通以后,黄浦江郊游之风益盛。1935年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记载了8月10日晚上有一批大约120人组成的团队租赁了一艘船在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1点游览黄浦江。此次游览,船身的甲板被改造成舞池,并专门配有管弦乐队。此次午夜浦江游览被认为是首次在上海举行,当时的媒体认为这会引领起一个午夜游浦江的新风潮。

开埠以后的上海慢慢步入近代化道路,城市被打上摩登、时尚的印记,女性消费成为一种时尚。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中历次的黄浦江郊游报道中 都 是 放 在 “the women’s page”这一栏中,可见在当时属于女性时尚的一种。更为重要的是,由郊游带来的广告效应,也促使一些西方的服装时尚开始在上海流行。1928年,《旅行杂志》刊文“解决人生三个问题之一”,认为出门旅行,尤须服装轻便,舟车上下、登山涉水不致感受“笨滞之苦”。服装更须注意“轻便舒适”,欲解决此项问题,“惟有求之于上等精美之缝衣店,上海南京路三十七号劳合路对面王顺泰西服有限公司,本其多年之经验,悉心研究,锐意改进”。1947年09月《申报》在报道“今秋妇女新装更形清丽绝俗”时就提到:从巴黎,纽约,到上海,从春季到秋天,从“罗曼第克式”到“运动式”,那些为仕女们击节赞赏的层出不穷的新装,曾经掩没了几许人们在大战后心理上的苦闷。现在,上海市妇女们也正在开始接受这新型衣谱所带来的慰藉。最近,上海的鸿翔公司正在设计仿制美国Ladies Tailor杂志上的两种短大衣式样,一种完全采用西服上装的形式,在项颈间衬用围巾,最适于郊游。在秋高气爽,日丽风和的青山绿水间,“轻装一袭,御车操浆”,有无限的舒适和潇洒。而本地化的一些品牌也开始逐渐尝试来跟随这种风气,“回力”就适时地推出了“郊游鞋”。1947年春天回力推出新款特制球鞋“万里鞋”,强调的卖点是平日穿着经济合算,远足郊游必备,富有弹性,行动自如。可以说,城市郊游及其引领下的服饰新风尚是城市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体现,也是近代上海城市社会风貌的特色之一。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间信仰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适应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