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季羡林为写作找出路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姜炳炎  2019年12月12日08:30

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回来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做好日常教学和行政工作以外,必须找点事干。他想写作,可是写什么?他犯了难。

此前,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曾学习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东方语言,相关研究已开了一个好头。但回国后此类资料完全缺失,这只好暂时搁下。写小说?他不愿意,因为他厌恶虚构的东西;写散文?没有那么多真情实感要抒发,卖弄一些花里胡哨的辞藻,他耻于那样做。

这些都不行。怎么办?那段时间季羡林极度痛苦。无奈之下,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搞翻译。

他首先从德国小说译起,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出版了《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将这位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小说家介绍给读者。随后,将翻译的视角扩大到梵文和巴利文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文革”期间,季羡林受到冲击,从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的职位上,被打倒、被监督进行劳动改造。前期主要做掏大粪、浇菜园等劳动。到了后期,负责看楼门、守电话等杂事。

那段时间,季羡林坐在门房中,除了传电话、发报纸信件外,实在无聊。于是想到了翻译《罗摩衍那》。当时这部作品在印度有不同语言的译本,但在国际上除了英文译本外再无别的译本。

那个年代,读书和翻译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白天人多,自然不敢。到了晚上,他将一小段原文抄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白天干活之余,反复琢磨、打腹稿,等到没有人,马上偷偷地在小纸条上写下来译文,到了晚上再进行整理。就这样点滴积累,从1973年开始,到1983年,季羡林终于译完这部9万多行、5000多页的巨著。《罗摩衍那》汉译本一问世,立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