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叙述者金庸与作者金庸

来源:光明日报 | 唐娒嘉  2019年11月30日08:37

从学术史的意义上来看,《金庸者谁》一书接续了两个传统,既承续了孔庆东教授的金庸专题研究系列(包括《金庸评传》《笑书神侠》《醉眼看金庸》等一系列专著),又延续了由《国文国史三十年》所开启的极具现场感的课堂实录式的文学史研究范式。《金庸者谁》以金庸小说为依托,博观约取、多向度掘发,突破了金庸小说作为文学研究范畴的学科畛域,为读者提供一种充满了无数丰富细节、回归历史现场的立体生动的文学史研究场域。

将授课内容整理出书的,不管是《金庸者谁》还是《国文国史三十年》都不是头一份儿,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版了,这是他当年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授课的讲义;朱自清先生更是爱将自己的授课内容整理成书,比如《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等;而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也是经由邓恭三整理出的其在辅仁大学的八次演讲记录。但这些书都只是课堂讲义与演讲稿的整理汇编,而非师生互动的课堂实录。《金庸者谁》则几乎将原生态的北大课堂气象原汁原味儿地保存在了书中,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授课者金句不断的口语化表达与无数个吉光片羽、灵感闪现的精彩瞬间。相信读者在文字背后,能感受到著者力透纸背的敏锐洞见和深挚关怀。

《金庸者谁》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呈现,既与金庸小说的气质相得益彰,更与授课者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相映成趣。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问了,何以著者要大动干戈,以十五堂课之力去回答“金庸者谁”这个答案看似显而易见的问题呢?这既是作者贯彻始终的灵魂逼问,也是高悬于读者心间的问题诱饵。那么金庸到底是谁呢?查良镛先生与金庸之间能划等吗?作为叙述者的金庸和作为作者的金庸,有何不同呢?从文题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关于作家论的研究著作,但20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界风靡一时的作家论研究如今早已风光不再,《金庸者谁》却为何要花这样大的气力去做一件看起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自1994年严家炎先生在北大首开金庸研究课起,20多年过去了,金庸早已被经典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与叙述格局也因其发生了调整与重构。但在孔庆东教授看来,学界对于金庸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开掘却还远远不够,孔老师认为金庸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而金庸小说不但超越了旧派武侠,也超越了通俗文学,其15部杰作,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全面、立体地展现于世,并起到了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作用。

著者一直致力于去呈现“金庸者谁”问题的多面性,这样一个无论在武侠小说界、小说界、文学界、文化界还是在全世界都如此重要的存在,却始终毁毁誉誉、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正是基于此,金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才具备了特殊且丰富的研究价值,著者认为金庸不仅仅是善于书写侠义的大师,其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样颇具侠客精神。而课堂实录最具优势的一点,即可以跳脱出学院派规整的研究范式,而从妙语闲谈“八卦”式的分析与解剖中,牵扯出金庸与查氏家族之间的枝枝蔓蔓,书中对于金庸笔下一系列讨厌的表哥形象与他现实生活中表哥徐志摩的对照分析,以及对金庸与蒋百里、琼瑶等亲戚关系的爬梳与阐释,都可谓新颖别致又妙趣横生。

同时,孔庆东教授对于大侠金庸仅仅被视为武侠小说家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他将其传奇的生命经历总结成“少年游侠、中年游艺、晚年游仙”的生命史探寻,而其“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的双笔格局,又会让金庸这个苍白的符号丰盈几许呢?

金庸的主业本就是写武侠小说,所以对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分析,谈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是从“武功”的释义、武功的发展路径、金庸笔下武功的特点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确触碰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金庸者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疑是答案之一种。

而在家国情怀、侠肝义胆之外,著者认为金庸其实是书写爱情的圣手,无论是至死吟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葬身火海的李莫愁,还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顽童,生死关头,也会情不自禁叨念“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著者以他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与对文本的深挚读解,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等经典文本间游走穿行,将“情”之一字横拆竖解,建构起了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不由得让读者诸君在深细咂摸间反复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除此之外,孔庆东教授还格外关注金庸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资源,引导我们去思考,到底是什么使得金庸成为金庸?孔老师认为金庸当然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浸淫也很深。而其对于学者金庸的发掘无疑颇有洞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金庸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鲁迅、曹禺等人的共同性关注,使金庸与鲁迅、曹禺之间的精神纽带得以关联。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现代文学研究者,是很难忘怀作为中间人物存在的鲁迅的,随着授课的铺陈点染,著者延伸出了诸多金庸与鲁迅之间的精神共性,寻索到金庸与鲁迅文字中共同渗透着的对历史、文化与人性的深彻洞见与体察,而著者本人亦同时分享了这些引发金庸与鲁迅共振的宝贵瞬间。而这本书,正是由这些别有幽怀又惺惺相惜的共通瞬间所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