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杜甫与元稹

来源:解放日报 | 王坚忍  2019年11月14日08:33

前些日子到成都,去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心仪已久的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面的万里桥西,浣花溪前。

从成都杜甫草堂的北门进去,一路上花木掩映,翠竹潇潇,清浅的流水潺潺。我先去了工部祠,因严武曾奏请朝廷授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故名之,为供奉杜甫塑像和祭祀的飨殿。正中设杜甫塑像。

杜甫千诗碑前,我伫立了好久,回想着杜甫来成都后的经历。

759年底,杜甫挈妇将雏,从甘肃同谷县翻过剑门,来到成都。在成都的那些日子里,他得到了好友、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庇护和照料,对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来说,这是相对的岁月静好、生活安稳。

杜甫在成都先后居住了两次。其中第一次离开是因严武赴京(西安),留守的成都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兵变,他避难于成都东边的绵州、梓州、阆中等地。后来,严武再度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写信邀请,他重返成都。直到765年,严武病死,杜甫悲痛万分,失去了依靠的他,不得不离开成都赴重庆附近的夔州。杜甫在成都的前后时间加起来近4年,作诗240多首。留下了《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赠花卿》等传世名作。

接着,我去看按唐代式样仿制的草堂。穿过小径,看见竹丛间有一口池塘,水面上荷叶浅绿,飘着水浮莲和青萍,使人想起了杜甫的诗句“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草堂是按唐代式样仿制的,墙是黄泥掺入稻草后夯实的泥墙,房顶盖着白茅,经太阳晒后就发黄了。草堂共5间,分别为厨房、主卧、客厅、书房、卧房。厨房有两个灶头。草房很素朴,还原了杜甫当时的生活情景。

草堂前一个用竹栏隔开的空地前,石桌石凳旁,一群小学生在年轻女教师的带领下朗诵着《春夜喜雨》,童稚清脆的声调,把杜甫因春雨滋润成都而欣喜的感情,很好地抒发出来。但我心下更希望孩子们能背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诗句充满了哪怕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和人文情怀。这样的情怀,应该尽早植入孩子的胸中。

从杜甫草堂的南门出来,不久就看到了盼望已久的浣花溪。浣花溪宽25米,但水流很急,匆匆向东而去,青绿色的溪水倒映着垂柳、桤木、雏菊。想起杜甫曾在此拜访邻居后,坐船回草堂,“秋水才深四五尺,夜航恰受两三人”(《南邻》),很惬意的。此时溪上盘旋着几只洁白的鸥鸟,忽上忽下,给我几分惊喜,想起杜甫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几只鸥鸟当然不比群鸥,但它坐实了浣花溪周边的环境保护良好。

离开草堂浣花溪后,一路上我在想,如果没有一个人,杜甫的广为人知可能还要等上好多好多年,这个人就是中唐著名诗人元稹。

770年,杜甫逝世,就像他生前《梦李白二首·其二》所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他渴望自己的诗将赢得“千秋万岁名”,但想象自己身后,将会很冷清的。

果然如此,杜甫身后依然名不彰,声不显。几本唐人选唐诗,与他生前那部出名的《河岳英灵集》唐人选唐诗一样,都没有选一首杜诗。

杜甫殁后43年,其孙杜嗣业,一个性格倔强、做事认真的苦孩子,肩背装着祖父遗骨的褡裢,还有祖父诗稿,踏上了从湖南耒阳出发,回河南洛阳首阳山安葬祖父之路。途经湖北荆州,一路风餐露宿的他,找到了在此做官的元稹,把祖父的诗稿给他看,请他给祖父写一篇墓志铭。为什么是元稹而不是其他人呢?因为杜嗣业看过元稹带有讽喻性的乐府诗,其关心民间疾苦的深切,传承了杜甫的文脉。而且,河南洛阳人元稹,是杜甫的老乡。

元稹之前看过一些杜甫诗,对这个前辈早就心存敬意。读了诗稿几天后,元稹心潮起伏似长江滔滔。他凝神静气,挥笔写了一篇气势跌宕、辞藻华瞻、对仗工整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文中说,“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元稹此文,字数不算太多,容量极大。恰似晴天一声响雷,惊醒了梦中人。杜甫的诗开始广泛传播,名动天下。至宋朝,被称为“诗圣”。

元稹的这篇墓志铭对晚唐影响甚大。晚唐韦庄的唐人选唐诗《又玄集》,如一艘破冰船犁开坚冰,首次选了杜甫的七首诗。也是这个韦庄,在任后蜀宰相时,寻找到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旧址,发现房屋早没有了,仅存几根柱子。韦庄命人割茅草,建一间草屋作为标记,此时距杜甫辞世已130多年。正是这座草屋,成为往后历朝历代修葺、扩建草堂的基点。

杜甫身后有知音,元稹为杜甫写的墓志铭,就是他与老杜的隔代交流;这篇文章与杜甫的诗篇一样,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