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韩东vs钟岚:不要按一种模式生活,又按另一种模式创作

来源:《青年文学》2019年第11期 | 韩东 钟岚  2019年11月12日08:05

韩 东:你是学电影的,也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怎么会想起来写小说?

钟 岚: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就个人表达的范畴来说,电影有其特殊的局限性,这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质有关,也与电影行业的环境有关,很多不适合电影的表达就要依靠其他艺术形式,而小说具有一种不同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可以满足我的表达所需。

韩 东:我们知道有不少作家、诗人后来都去拍电影了,你却从电影转到了写作,可谓逆向而动,显然需要一定的底气。这底气从何而来?

钟 岚:第一个还是强烈的表达欲,有话要说就得设法说出来,不管用的是什么形式;第二个是电影与小说有很大共通之处,除了都是叙事艺术外,电影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写作,多年的剧本创作让我积累了不少写作经验,加上读小说看电影一直是我常年的习惯,所以进行小说创作也应该是一种必然吧。

韩 东:请谈谈你参与的电影,特别是你亲自执导的电影。

钟 岚:我在参与过的影视剧中大多是副导演之类的职务,与个人表达基本无关,可谈性不大,而真正有意义的是在您执导的电影《在码头》中作为演员的经历,这是一段紧张而奇妙的过程,让我对于演员创作有了新且深的切身体会。

我自己执导的是二〇〇九年的《湮没》,这是我个人出资拍摄的独立电影,剧本也是自己写的。拍摄此片是想表达一种“被人改变之后再去改变别人”的人生体悟,手法上也比较含蓄,属于个人风格探索阶段的作品。除了实践层面的意义,这部电影在我个人的艺术道路中还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而且是在多年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包括现在的小说写作都与其有关,我也由此感到命运的微妙。

韩 东:再请分别谈谈当编剧和当演员的经历,你认为哪一种工作(电影范围内)比较适合你?各有怎样的体会心得?

钟 岚:编剧应该是在学习电影时就开始了,那时在学校写了不少短片剧本并拍摄了两三个,之后又陆续写了几个电影长片剧本,题材有情感、青春、公路、科幻等,其中包括《湮没》的剧本,近两年也受邀为朋友写电影剧本。

做演员最早是在《湮没》中出演了一个碟店老板的角色,后来在一个朋友陈骥的短片《不羁夜》中演了一个作家,您也是看了这个短片方决定让我出演《在码头》中的处长一角,再之后就是演了您执导的话剧《妖言惑众》中服装店老板一角。

编剧和演员这两种工作其实我都很喜欢,适合且互不干扰的情况下我都会继续从事。编剧我认为是个“向内”展开的工作,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内心,审视、衡量、检验,经过不断地调整,最终达到一种言之有物、完整、力量又恰好平衡的状态。而演员我觉得是个“向外”展开的工作,在开始的角色分析、一些特殊的表演设计之后,我会比较依赖直觉,让表演进入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同其他演员和环境产生自然的作用与反作用,这个过程每次都让我很兴奋,也很过瘾。因我本身是个性格较内向的人,编剧写作其实是与我本性相似的工作,而表演作为一种相对的、外化的工作,也起到了对我精神世界一种有益补充的作用。

韩 东:以后,你还会去拍电影吗?

钟 岚:如果时机条件成熟肯定还会再拍,因为我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是需要通过电影来实现的。

韩 东:你是一九八〇年出生的,在这个年龄段上开始写作,也比较少见。你认为和比你开始时间早的作家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钟 岚:我想我在电影方面的创作心得是我与其他作家区别开来的一个地方,我的小说肯定会受到电影的影响,尤其是在故事的组织方式上或许与很多一直从事小说创作的人思维方式不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这让我形成了自己的涉猎认知面和关注点,继而才能有比较特殊的创作空间和角度,像类似《白云楼上》这篇小说中的内容,之前表现过的人应该不多。

韩 东:《白云楼上》是你的第一篇小说吗?为何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刚开始写作的人往往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灵感,但《白云楼上》写的却是一些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关于这一点你是怎么想的?

钟 岚:《白云楼上》并不是我的第一篇小说,我之前还有一个带有个人自传性质的中篇,题材是成长和家庭,只是暂未发表,这两个小说之间也有相通之处。

选择《白云楼上》这个题材首先是其原型事件中吊诡的趣味性吸引我,而所在环境与相关人物我也很了解,其实仍可算是从自己生活中获取的灵感。至于为何选择中年与老年人为主,我倒没有刻意为之,只是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之间更能体现其意味。在我之前的那个中篇中,虽然主要人物是青年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年龄段的人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小说中的世界。

韩 东:很多人早期的作品往往写个人经历,角色也多半是第一人称,如果不是第一人称是第三人称,那个人多半也是作家自己的化身。即使不是作家自己的化身,一般也只有一两个角色。而你这篇《白云楼上》却写了一组群像,这一选择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钟 岚:群像故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尤其在电影领域,这种类型长久不衰,《七武士》《十二怒汉》《陆军野战医院》《盗梦空间》等都是这一类型的杰出作品,动作、推理、讽刺、悬疑等各种叙事需求都能在其中得到发挥。我这篇小说之所以选择写一组群像肯定是受到了这类电影的影响,不过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构思之初潜意识中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群像的形式无疑很适合这个故事。

韩 东:《白云楼上》的故事基本上发生在一个独立的时空里,这又是一种难以处理需要很强的技术手段的事,你为何总是挑选困难的(在开始阶段)?还是,你认为这样写并不那么有难度?

钟 岚:这篇小说其实写得比较顺利,素材准备好之后基本是一气呵成,没有多大的阻力和较劲感,这可能也与我之前的编剧经历有关。剧本都是块状写作,必须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一定的戏剧任务,这种长期的训练应该是对某些类型的写作有潜移默化的裨益作用。

韩 东:你认为写作者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钟 岚:忠于本性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哪怕与外界很多东西格格不入。塔可夫斯基说过:“不要按一种模式生活,又按另一种模式创作。虚假永远不会成为创作动力。”我觉得他指的就是有关本性的问题。此外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通过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来产生智慧与悟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直觉。

韩 东:哪些作家曾对你产生过影响?

钟 岚:我最早看的是一些日本作家的小说,如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等,后来又看了契诃夫、布考斯基、菲兹杰拉德和卡夫卡,中国的包括《红楼梦》、汤显祖的古典戏剧、沈从文的小说,现当代的有您的小说,还有谈波、赵志明、曹寇的我也看过一些,这些看过的作品应该或多或少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除了文学,电影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其中小津安二郎和塔可夫斯基对我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电影创作。

韩 东:下面有哪些写作计划?

钟 岚:还是想先写一些中短篇,素材主要来源于同辈和父辈的经历,打算在有限的篇幅和时空内叙述一些人事和精神层面的变迁,另外还想尝试点非现实的虚构故事。

韩 东:你认为电影和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你个人那里,两种不同的工作你又怎样处理它们的交集?

钟 岚:如果除去技术层面、语言系统、受众,以及互为素材和灵感来源这些常规的不同点与关系外,单从创作的初衷和目的来说,我认为二者并无不同,据我所知岩井俊二的每部长片都会伴随自己写的同名小说一同面世。小说和剧本我都将继续创作,时机成熟仍会拍电影,我想二者之间并无矛盾之处。

韩 东:你的小说语言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老道”,这种语言上的训练来自于何处,和写剧本有关吗?

钟 岚:一定是与剧本写作有直接关系,因为剧本要求的就是语言精练精确,长期习惯使然。

韩 东: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诗人之一,为“第三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写作诗歌、小说、剧本,导演电影、舞台剧。

钟 岚:导演、编剧、演员。参与创作的作品有电影《湮没》《在码头》《若有女人》,话剧《妖言惑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