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漂泊与困境:裘帕·拉希莉笔下的异乡人 ——普利策奖得主裘帕·拉希莉新书《同名人》《低地》出版

来源:文艺报 | 李灿  2019年11月08日07:56

裘帕·拉希莉

近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办的“漂泊与困境:裘帕·拉希莉笔下的异乡人 ——普利策奖得主裘帕·拉希莉新书《同名人》《低地》分享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举行。

2000年,年仅33岁的印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凭借《解说疾病的人》摘下了在美国极具分量的普利策文学奖,并成为该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这位年轻却在写作上“成熟的不可思议”的作家从此开始被世界文坛所认识。裘帕·拉希莉于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移民家庭,幼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罗得岛。父亲是罗得岛大学图书馆的职员,母亲是教师。拉希莉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伯纳德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文学创作班。与两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裔作家哈金是同班同学。

《解说疾病的人》获奖后,拉希莉几乎成为了英美各项文学大奖榜单上的常客,她还摘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并多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以及《纽约时报》好书榜。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甚至把她列为自己夏日书单上的作家。2007年,根据《同名人》改编的电影上映,收获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低地》甫一出版便入围2013年布克奖短名单、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百利女性小说奖短名单作品;并成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芝加哥论坛报》《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报》、Goodreads、科克斯书评、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年度最佳图书。

2006年拉希莉的作品《疾病解说者》和《同名人》首次在中国出版,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裘帕·拉希莉依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这也许与拉希莉笔下人物的身份和她作品的主题有关。然而抛却“移民文学”的理论框架,拉希莉以优雅从容的笔触勾勒的,是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命运息息相关的日常,是在时光加速流逝的今天,当代人越来越频繁遭逢的漂泊与迷茫。

《同名人》是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家庭来到美国建立新生活的历史,也是他们在异域走过的心灵历程。小说主人公果戈理的父亲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因感念果戈理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然而这却成了果戈理许多年都想要逃脱的一个枷锁。通过姓名这个线索,《同名人》讲述了在细流无声的日子里,两代人的爱与孤独,也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寻找与错失。

《低地》是裘帕·拉希莉继《同名人》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一对印度兄弟乌达安与苏巴什家族上下四代人的人生展开,时间背景集中于1960年代至现在,地域横跨印度和美国。弟弟乌达安和年纪相仿的哥哥苏巴什成长于加尔各答的一片低地旁。每到雨季,低地蓄满雨水,就会覆盖一层密密匝匝的水葫芦。哥哥苏巴什性格谨慎而安静,乌达安则大胆、热情、叛逆。大学毕业后,哥哥苏巴什前往美国读书深造,弟弟乌达安怀抱一腔热情投入了纳萨尔巴里运动,并与心爱的女人高丽结婚。

因在运动中秘密杀害一名警察,藏身于低地旁的乌达安被逮捕并遭枪决。得知弟弟死讯的苏巴什匆匆回国,为了帮助不被家人接纳的高丽及其腹中的孩子,苏巴什以结婚的形式带高丽离开了印度,前往美国。高丽在美国顺利地生下女儿贝拉,然而她和苏巴什的婚姻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死去的乌达安始终是他们之间挥之不去的幽灵,她无法爱上苏巴什,也无法面对这种错位婚姻中的自我。

最终,高丽遵从内心,抛下女儿和苏巴什,孤身一人前往加州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的选择给女儿贝拉和苏巴什的一生都投下了无法逃脱的阴影……而远在大洋另一端的加尔各答,失去了两个儿子的比卓利每天都会来到低地,捡拾积水的低地里散布的垃圾,她固执地不许任何人玷污关于儿子的记忆。在小说结尾处,我们才得知,高丽一直隐藏着一个关于乌达安的秘密,正是这个秘密让她一直处于对乌达安和苏巴什的复杂情绪之中,终其一生,她也没能与自己、与所有人达成和解。

从《同名人》到《低地》,也许和印裔美国作家的身份有关,拉希莉关注的主题始终是移民者身处两种文化夹缝中艰难又孤独的自处,他们携带着东方文化的记忆,在美国培育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在漂泊中寻找灵魂的归宿,又在寻找中一次次与答案擦身而过。然而,拉希莉要表达的并不局限于移民问题的框架。一如《同名人》中一直固执地拒绝着自己姓名的男孩“果戈理”,在《低地》中,无论是高丽,还是高丽的女儿贝拉,她们错愕于人生所遭逢的一连串误差与偶然,但却在经年的逃离之后,发现自己身处的依然是一片不适之地。

《低地》英文版的出版,距离拉希莉摘下普利策文学奖已经过去了13年,从时间上来看,拉希莉的确算不上一个高产的作家,然而她的文笔愈发简洁而克制,在人物的勾勒上愈发成熟和游刃有余。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契诃夫、曼斯菲尔德、威廉·特雷弗。拉希莉从不以上帝视角去注视和评判她笔下的人物,而是通过不同的角度,给每个人物以自我表达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