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情结》:酷暑里的一片树荫

来源:文汇报 | 温婷婷         2019年11月04日07:47

《情结》[日]河合隼 雄著 李静译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5月版)

在我们生活的东亚地区,“12”相当于一个轮回。一天有12个时辰,一年有12个月,一轮有12年。在河合隼雄(1928—2007)逝世12年之后,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他的《情结》中译本,这是很有意思的巧合。读完之后,我的直观感受是:它像酷暑里的一片树荫——河合隼雄40多年前栽下的树,如今我们可以去乘凉了。

人往往在向外看之后,才更容易触发内心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过了而立之年,河合隼雄去欧美学习荣格心理学,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日本民间故事的研究饶有兴致。而撰写这本著作时,他过了不惑之年,结合自己的个案实践积淀,在心理学研究上也有了更为深厚的根基。

《情结》全书分为六章,从概念开始,让人们了解情结的构造、危及主体性的因素等,到“另一个我”去探讨双重人格、自卑情结和心理互补性;然后分析了情结的现象和情结的消退,讲解了仪式的意义;阐述了梦和情结,情结和原型等关系。

如果说在《孩子的宇宙》中,河合隼雄给人们提供了解孩子内在世界的新鲜视角,如同描绘了潺潺的溪流,清澈而旺盛,拥有日本经典动画带给人的温暖。那么在《情结》里,他给大众呈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醒目的一个部分,结合了他自己给来访者的治疗经验,告诉大家“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壁垒“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固”。这本小书闪耀着的点点智慧之光,成为帮助人们靠近荣格心理学的一座桥梁。

我很认同他在后记里提到的,“现代人的注意力都被探索外部世界吸引走了,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依然存在着未踏的土地,依然充满着‘探险’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人的内心,无意识的世界”。的确,这本书给大家展现了在重生的渴望中人们探索自性实现之路的风景和艰辛,而我们能从《情结》中取到一瓢水,在走路和找路特别困乏的时候爽爽地喝上一口,可能就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