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东华:在“成长小说”中成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雷萌  2019年11月01日07:04

李东华

“一部与众不同的成长小说”“一部难得一见的心理小说”“一部唤醒和点燃之书”“一部充满诗意与真情的纯美之书”。青年作家李东华的《焰火》围绕一群14岁左右的少年展开叙事,写出了成绩出众却相貌平平的女孩在美丽、多才多艺的女孩面前,心里所产生的自卑和要强,刻画了少年成长中真实的内心世界。同时,又通过美与善的书写和引领,生动地实现了青少年心灵的“自成长”,描绘出他们心灵与人格的逐渐完善,和对善与美的执着坚守。

《焰火》在题材和写作疆域上的开拓与突破,标志着“70后”作家创作的高点,它是适合当代少年阅读的“致成长”长篇小说,也将是当代儿童文学在追求新的高度和广度上的一簇焰火。近日,围绕这部小说创作及相关文学话题,笔者与李东华展开了一次对谈。

借助文学照亮更多渴望成长的内心

问:《焰火》的创作灵感源自哪里?与您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曾经的生活环境有没有关系?

答:《焰火》里的主角哈娜是我14岁时遇到的同学,她只是惊鸿一瞥般地和我们相处过半年,从此杳无音讯,但几十年来她一直住在我心里,时间的流逝没有让我淡忘,反而愈来愈清晰地明白她是那种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和温暖的女孩子。在《焰火》里我写哈娜的善与美写得毫不犹豫,是因为青春年少时一个伙伴瞬间绽放的光,如焰火般短暂,却真的拥有照亮别人一生的力量。我写《焰火》最直接的原因是每每在生活上遇到困境,我总是会想到哈娜,她像个小火炉一样,一直慷慨地给予我暖意。于是我想借助于文学,把属于我一个人感受过的美好传递开来,照亮更多渴望成长的内心。

问:《焰火》这部小说,出版社花了3年时间等待。这3年里,为写好这部小说,您都做了哪些事?

答: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某个词语、某个场景、某个人,落在心里,就像一颗种子落在土壤里,有可能破土而出长成一棵树,也可能无疾而终。从某个灵感电光石火的一闪到作品落地,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可能倚马立就。想写《焰火》已经很多年了,但真正动笔是3年前,写的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每一句都是在心里反复掂量过的,因为希望每一个字词都能配得上哈娜的优雅,所以在风格上可能有点雕琢感。写完初稿之后,有些章节和编辑的理念有分歧,于是它又在电脑里躺了两年。但我觉得它“冬眠”两年是值得的,一些稍微带有实验性、探索性的元素最终被出版者所包容和接纳,没有因为急于面世而仓促割舍掉,这也许就是耐心等待的价值。

到真实的人群中去看到真实的内心

问:您怎样寻求自我创作尤其是成长小说写作的新突破?

答:“柳暗花明”的错觉,立刻被新的写作上的困惑所淹没,又跌跌撞撞地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态,然而你还是要不断地写,在每写一本新作的时候都会告诫自己不要被数量所诱惑,如果觉得没有新的思考和尝试给读者,那就不要拿出来出版了。

问:您认为成长小说除了写成长的烦恼、捕捉人性之美,还有哪些值得书写的命题?

答:我觉得不论写的是什么,写作者不能事先就给自己定个调,这些不能预设。要到真实的人群中去,看到真实的内心、真实的成长图景,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觉得《焰火》里的艾米,你不能说她的内心是“美”,当然也不是“恶”,是什么?说实话我也讲不清,我只是把我真实观察到、感受到的某一类女孩的内心活动写下来,由读者去感受和评判吧。青春期孩子的内心小宇宙是微妙的、浩瀚的,我想我的写作不能去简化它的丰饶,而是要努力用文字去覆盖和抵达它的广度和深度。

接受读者的选择,同时也在选择读者

问:很多成长小说都包含科幻、想象等元素,这些元素也很吸引青少年读者。您认为您在创作中探索出的专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笔法,更适合哪类读者的阅读口味?

答:说实话,我没有觉得自己已经探索出专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笔法,对于成长小说,我的写作也是处于“成长”的状态,无论是科幻的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只要是朝向对“成长”更深层次的勘探,那也是我所向往去尝试的,因为一个写作者总愿意朝着自己未曾抵达的地域迈进。

问:您会不会更多地考虑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倾向和接受习惯问题?会不会根据读者和市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创作?

答:一本书要接受读者的选择,同时它也在选择自己的读者。一本书提供的是写作者和读者共享的公共精神空间,因此,这个空间一定是迎接了一些人,同时也很遗憾地拒绝了一些人或被一些人所拒绝。一本好的书应该是让作者和读者都能获得成长。对我来说,我无限渴望了解读者,这样做不是要去讨好,而是把他们当成思想上势均力敌的对手,这是对他们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双向的尊重。

问:下一步,您有哪些创作计划?

答:5年来,我一直在写作一本叫《环形城堡》的小说,它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这座“城堡”不好攻克,我屡屡受挫,吃尽苦头。感谢《焰火》所受到的专家和读者的鼓励,感谢评委们把“五个一工程”奖给予了它,这一切都让我在对《环形城堡》久攻不下的情形下,获得了再次走向战壕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