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裘帕·拉希莉笔下的异乡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来源:澎湃新闻 | 王诤  2019年10月30日08:26

10月27日下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办的“漂泊与困境:裘帕·拉希莉笔下的异乡人 ——普利策奖得主新书《同名人》《低地》分享会” 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分店举行,知名青年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青年新锐作家林培源来到现场,和读者就裘帕·拉希莉长篇小说《低地》与《同名人》展开了分享与对话。

裘帕·拉希莉

2000年,年仅33岁的印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凭借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摘下了在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小说类),并成为该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普利策文学奖(小说类)作为美国最为悠久和著名的文学奖项之一,向来标榜授予“由美国作家创作的,最好是反映美国生活方面的优秀小说作品”。是以这位年轻却在写作上“成熟得不可思议”的作家从此开始被世界文坛所认识,拉希莉本人几乎成为了英美各项文学大奖榜单上的常客,她还摘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并多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以及《纽约时报》好书榜。

裘帕·拉希莉于196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移民家庭,幼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罗得岛。父亲是罗得岛大学图书馆的职员,母亲是教师。拉希莉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伯纳德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文学创作班,与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华裔作家哈金是同班同学。作为一名典型的第二代移民,拉希莉曾说,“印度文化于我是相当远的,尽管我在小说里努力写了许多印度文化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在印度长期生活过,从本质上来说,我和印度是相当分离的。我和印度文化的所有维系只是定期的访问,以及从小接受的家庭、父母和他们的朋友们坚持不懈地保持着的印度传统的生活习惯。”

《解说疾病的人》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有九个故事。作家自道和这部处女作中二代移民的故事高度契合:对故土的理解和认识大多停留在符号上,缺乏“原生性认知”。或许有着相同的身份认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甚至曾把拉希莉列为自己的夏日书单上的作家。在石一枫看来,一般的移民文学作家写作立意往往是站在自己原生国度立场上,“把我们国家的独特文化写给美国人看”。而另一种完全融入欧美语境的作家,比如说石黑一雄,则就是一个生活在伦敦,用英语写作的日本人。“拉希莉是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作家,两端都不失偏颇,反而能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写作状态。她的写作风格就是娓娓道来,稳稳当当地把跟她的生活、文化有关系的东西讲说出来,非常地从容、淡定。”

分享会上,主持人、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李灿介绍说,“大概在《解说疾病的人》三四年之后,拉希莉才创作了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接下来又经历了将近10年左右时间,才出版她第二部长篇小说《低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拉希莉并不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但她两部长篇小说都非常有分量。”另据悉,2007年,《同名人》改编的电影上映,收获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低地》甫一出版便入围2013年布克奖短名单、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百利女性小说奖短名单作品;并成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芝加哥论坛报》《旧金山纪事报》《今日美国报》、Goodreads、科克斯书评、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年度最佳图书。

《同名人》遭逢漂泊的迷茫:“今天大部分中国人有类似的体会”

2006年拉希莉的作品《疾病解说者》和《同名人》首次在中国出版,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裘帕·拉希莉依然是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名字。这也许与拉希莉笔下人物的身份和她作品的主题有关;然而抛却“移民文学”的理论框架,拉希莉的作品注视的,她以优雅从容的笔触勾勒的,是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命运息息相关的日常,是在时光加速流逝的今天,当代人越来越频繁遭逢的漂泊与迷茫。

《同名人》是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家庭来到美国建立新生活的历史,也是他们在异域走过的心灵历程。小说主人公果戈理的父亲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因感念果戈理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然而这却成了果戈理许多年都想要逃脱的一个枷锁。通过姓名这个线索,《同名人》讲述了在细流无声的日子里,两代人的爱与孤独,也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寻找与错失。

在石一枫看来,改革开放之初,国人之于国外文学多关注在人家怎么写,“因为这之前,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家看得到的,都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之类。”但现而今类似《同名人》这样的小说,“我们则更关心她写的是什么。其实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种困惑、痛苦,或者说就是作者本人的感慨,我相信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可能都会有类似的体会。不论籍贯,不看户籍,我们可能只有过年回家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是一个什么人,一年大多数时候都是疲于奔命,到处奔波……但我相信拉希莉的体会更深,因为她这已经跨国家了,而且还跨了大洲了,跨了文明了。”林培源也认为作为中国人,不管有没有在异乡生活的经历,起码能在小说非常日常的的细节里面读到一种亲切感,“我觉得裘帕·拉希莉特别擅长写细节,这是她跟男作家很大的不同。她的感觉比较敏锐,她会把生活中细节写出来,往往这些最打动人。”

《低地》对于命运的隐喻:“一定要读到最后,才知道全书的核心”

《低地》是裘帕·拉希莉继《同名人》之后创作的第二篇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一对印度兄弟乌达安与苏巴什家族上下四代人的人生展开。哥哥苏巴什性格谨慎而安静,弟弟乌达安则大胆、热情、叛逆。大学毕业后,哥哥苏巴什前往美国读书深造,弟弟乌达安怀抱一腔热情投入了纳萨尔巴里运动,并与心爱的女人高丽结婚。因在运动中秘密杀害一名警察,藏身于低地旁的乌达安被逮捕并遭枪决。得知弟弟死讯的苏巴什匆匆回国,为了帮助不被家人接纳的高丽,及其腹中的孩子,苏巴什以结婚的形式带高丽离开了印度,前往美国……在小说结尾处,读者才发现,高丽一直隐藏着一个关于乌达安的秘密,正是这个秘密让她一直处于对乌达安和苏巴什的复杂情绪之中,终其一生,她也没能与自己、与所有人达成和解。

正如小说中写道,在孟加拉语里,昨天对应的单词“kal”,也用于明天。如果不用一个形容词或时态区分,你无法分辨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是对小说中这个印度家庭四代人命运的隐喻,一切已经过去,却又始终在卷土重来。而正像很多英美媒体所说的,“这是一本可以长久伴随你的那类书”,因为在故事中每一个异乡人的身上,我们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林培源看来小说《低地》相较于《同名人》视野更开阔,“而且她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的那种视野,包括对人物内在性格的把握都要更成熟。”在发言中,林培源指出《同名人》里很多情节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然而在《低地》里面,作家则构建了像一个迷宫般未知的世界,一定要读到故事的最后,才能知道全书到底是围绕哪个核心发生的。“作家功力深厚的地方就在于她把这个核心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她是怎么隐藏的呢?小说不存在一个全知的上帝视角,而是利用小说当中涉及到的不同人物,她每写到一个人物的时候都只呈现这个人物的限制性视角——实际上作为叙事者,作家本人无疑是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小说里的人物就像舞台上剧本里的人物一样,只能呈现给读者他所看到的,读者也只能通过一个个视角的切换,最后才能一步步抵达故事的核心。这是《低地》比《同名人》更高明的地方,当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时候大家说都她成熟得不可思议,我觉得到了《低地》时,她才是不可思议地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