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西洋古地图里,何时开始出现上海

来源:借房子日报 | 牟振宇  2019年10月22日07:50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测绘技术和地图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航海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中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那么,上海究竟何时在西洋古地图上正式出现呢?

明清时期,一批又一批西方人不远万里来到神秘的东方大国,对中国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在开明绅士和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下,他们编绘了《坤舆万国全图》等各种地图。这些材料流播到西方,成为西方人绘制地图、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葡萄牙人作为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先锋,是最早从海路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也是目前所知最早在世界地图上绘制中国的欧洲人。从葡萄牙人绘制的中国地图来看,他们最远到达了舟山群岛、宁波附近。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来到中国的欧洲人越来越多。其中,罗明坚根据《大明官制》等中文资料绘制的《中国地图集》(手稿,未刊),为目前所知欧洲人绘制的第一部中国地图集;利玛窦于1602年在北京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因刊行于世影响更大。

17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绘制的中国地图对中国内陆的认知更加深入,精度也有了很大提升。1652年,卜弥格绘制的中国分省地图集——《中国地图册》,系中文和拉丁文对照的地图手稿。这幅地图上不仅标注了中国的省份、重要城市、河流水系等,还列出了动植物、矿物的分布状况。

卜弥格是欧洲汉学的先驱,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也是第一个把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介绍给西方世界的欧洲人。该地图集中的《南京省舆地图》,主要描绘了江苏省的地理情况。其中,上海、松江、华亭、青浦和黄浦等均得以清晰标注出来。

1643年,卫匡国到达杭州,主要在杭州、绍兴、宁波活动,因而对上海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此后又游历了六七个省。他在亲身游历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编绘了《中国新图集》,并于16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这是第一部在欧洲正式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集,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卫匡国被后人誉为“中国地理学之父”。

实际上,罗明坚、卫匡国等人绘制的中国地图并非实测,而大都采用了明代出版的中国地图信息。明代出版的中国地图,以罗洪先的《广舆图》影响最著。

此外,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收藏了另一幅明代地图《天下舆地图》。全图绢底彩绘、色彩丰富、刻画精细,所绘内容甚多,山丘、河道、沙漠及长城都以形象绘法描述,尤以黄河、长江、洞庭湖等水系绘画最为精细。地图中,上海县与华亭县、青浦县同属松江府所辖,吴淞江水道情况亦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总的来看,虽然上海在宋代就具有一定规模,但在清朝开放海禁之前,大体还是一个地方性港口城市。只是在上海设立海关后,上海的港口地位才真正上升,并为外国人所重视。由此可见,上海在西洋地图中的逐渐显现,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中国认知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是上海在全球市场网络中地位变化的反映。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