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寻访《菜根谭》的真伪 

来源:北京晚报 | 胡月  2019年10月22日07:49

如果你喜欢收藏中国的古书,重视年代、版本、流变、传承与珍稀程度,那么日本的京都一定是你的福地。这里散落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古书店,中国的古书在这里被称为“唐本”,在书店的大特价或者不起眼的角落里,散落着大量的珍贵“唐本”,它们可能并非出自哪位收藏大家之手,但无一例外都是不可多见的珍贵版本。

日本的这些古书店和国内的旧书摊大不相同,许多书店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无论生意好坏,老板秉持着对书籍的热爱,将书店作为家族产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有些书店是从父辈开始经营,有些则是从祖辈就开始。日本自战国时代之后再没有经历兵祸,所以很多古籍图书保存完好,并且货源充足。

在这个古籍淘书客的天堂里,有一位叫李小龙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在这里从一位游客成为一位熟客,进而再成为这里的淘书老饕,他把这两年淘书的经历汇聚成了一本访书记《书舶录:日本访书诗纪》。作者最为崇拜的杨守敬先生,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汉学、汉书欲被废除之际,从日本购回大量善本秘籍,从而弥补了中国因兵荒马乱导致珍贵书籍的遗失。杨守敬先生的珍贵藏书现被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等多处。如今时代不同,已没有杨先生那时挽救国家、拯救善本的大志,这本《书舶录:日本访书诗纪》就像在内容简介中所写的一样,“一可为此后游日访书者之指掌,二可了解日本(尤详于京都)书肆之概貌与风情,三亦不至演为纯粹之古籍介绍。每文依叶昌炽例得诗一首,以纪其事。”以闲情去寻古书,从中寻找书籍的乐趣。

在书中,作者时而以一件书籍的趣事研究引出一个书店,又时而通过一个书店引出一段往事。日本旧书店之多,也让搜寻者伤透了头脑,作者则是通过网络寻找到了“旧书店联盟日本古本屋”,按照网上的旧书店地图开始了自己的寻访之旅。在寻访的路途中有时无意间便可发现,久违的乐趣。比如谷书屋是作者到京都后最早的访书地之一,因为书店主营佛教典籍,所以去过一次之后便再未拜访过。但没想到的是,在一次书市上,作者竟然从他家淘到了搜寻多年未果的《菜根谭》,这可让作者喜出望外,原来那些被忽略的书店,偶尔去逛逛可能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说起《菜根谭》,国人并不陌生,近几十年来此书已经成为了国内图书市场上的经典畅销书。在作者的记忆中,年少时偶遇《菜根谭》,一见便对其中的格言警句喜爱有加,但苦于没钱买书,只能在图书馆用笔抄写。而后一直计划购买收藏一本《菜根谭》,多年来此愿望一直未实现,究其原因,并不是没钱,而是市面上的各种版本杂乱不堪,难以让真正爱书之人出手收藏。这本书因为日本对其的推崇,导致中国经典的新热潮,再加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急速腾飞,很多企业家从此书中汲取营养,将此书的定位从修身养性变为企业管理。中国亦步亦趋,新的概念让这本经典焕发了新的活力,国人争相购买,畅销至今。但国内长期将此书视为通俗读物,出版方多以赚钱为目的,很少严肃整理校对此书。花花绿绿各种封面,书中错误频出,甚至让《菜根谭》这本书也变得庸俗了起来。

《菜根谭》作于明末,当时有过数刻,但是因为题材与晚明时期的清言小品不尽相同,所以未受到重视。直到乾隆年间才出现了天宁寺刻本,清代的刻本大多与寺院有关系,《菜根谭》在当时被当做佛家修行的普及本,所以作者能在京都专营佛教典籍的谷书屋找到。但此书从清代到民国一直都未被重视,反而在日本大受欢迎,从日本的江户时期一直流行至今。而国内据作者调查,从国图网站上检索,1949年至1988年,中国大陆从未出版过《菜根谭》,而1988年之后,《菜根谭》出版了将近500种之多。但众多版本均为清代版本,很少有地地道道的明代版本。

就差异来说,作者做了细致的对比,明本分前后两集,不分类,共计三百六十八条;清本则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类,共计三百六十八条;这么一看两种版本系统从数量上差不多,但是就内容上看,清本的前四类一百七十余条,明本上完全没有。仅概论部分一样,一半都是清代后来版本添加删改的。可以说,作者淘到的这个明代版本《菜根谭》更接近于此书作者最初的内容,也更能接近其本意。也因此可见清代版本,也就是我们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大多数《菜根谭》图书,是多么的不靠谱。

作者在考察了众多《菜根谭》版本后发现。有的整理者是知道两种版本系统的优劣的,但是出于市场的考虑,虽然认为明本更接近原作面貌,但是清本一开始就是作为佛教对普通民众的普及书籍为由而出版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更方便阅读,就选择了这一版本。当然也有无良书商为了制造噱头,说清本实际上是日本流传甚广的分类编排集,这纯属胡说八道,只是为了贴附日本企业管理秘籍这一卖点,而枉顾真实内容的本来面貌。

在日本《菜根谭》一书于1822年由日本金泽藩的儒生林瑜校正刊行,之后出了各种注释讲解版本,但所依照的底本均为明版系统,可以说流传至今日本最为普及的版本就是明本。而中国自19世纪后看的都是清本,所以说当日本那边盛传《菜根谭》为修身养性之宝典,企业管理之圣经时,我们这边兴起的大热,看的却是一个有一大半不一样的“散装”《菜根谭》,这的确可以理解为何作者在少年时如此喜欢《菜根谭》一书,在深入了解后却迟迟不肯入手。

诸如此类的趣闻在作者的访书之旅中还有很多,比如发现了大诗人李白《静夜思》的“异文”,深入研究后发现,此异文或许可能是诗的原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刻意修改了此诗,以致我们现在背诵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时,背的都是清人修改过的版本。作者在这两年遍访书店,逛各种书市,以自己的爱好为向导,寻找巷间的乐趣。在小引部分有幅作者访书依据的京都古书店地图,而当你看过这本书后,其实可以拿着这本《书舶录:日本访书诗纪》为地图,在下次去京都这座古城时,以一种别样的方法感受它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