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赛珍珠、海明威如何声援中国抗战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彭靖  2019年10月12日15:10

近年,笔者一直关注胡适的研究进展以及美国对于中国文化援助方面的内容,曾发表过许多相关文章。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在美国亚裔学者齐锡生《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一书出版后,笔者第一时间购买阅读此书。遗憾的是,全书并没有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于中国在文化援助方面的论述,这也正是目前文学与史学界很少关注的事项。为弥补此书的不足,现撰文予以补充。

好莱坞改编赛珍珠抗战小说

在赛珍珠一生的文学写作中,有四部涉及中国题材的小说都曾被好莱坞搬上银幕。除了《大地》以外,还有《龙子》《中国天空》《群芳亭》三部电影先后问世。其中,《龙子》《中国天空》是以太平洋战争前后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为背景素材。这些中国题材的电影不仅丰富了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形象,而且增加了美国人民对于中国抗战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于中国人民的同情心。

《龙子》是一部涉及太平洋战争之前的中国抗战题材的小说,也是继《大地》之后又一部畅销作品。为了写好这本书,赛珍珠于1940年到中国,到她原来的居住地江苏镇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了大量抗战素材,次年就完成《龙子》并出版。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机智勇敢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她从描写林家大家庭的生活开始,展现了林家因战争导致四分五裂、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在小说《龙子》中,赛珍珠还揭露了国民党军队在日本人入侵南京之初的消极状态。

美国《亚洲》杂志于1941年9月号开始连载《龙子》,共分6期。许多人认为《龙子》满足了美国人民了解亚洲同盟国情况的需要,并将此视为来自中国前线的真实报告,因此读者反应强烈。美国评论界也对《龙子》赞誉有佳,《时代周刊》称其“作品生动感人,是一部直露地描写中国沦陷区人民抵抗日军的好小说”(《影像中国:赛珍珠作品的美国电影之旅》)。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指定记者兼作家戴维斯组织成立了战时信息办公室(简称:OWI)。在这个机构成立正式之前,戴维斯制定了一本《好莱坞信息手册》。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好莱坞能够主动为反法西斯战争出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政治和商业机遇同时降临在《龙子》身上。面对好评,立即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他们一直在寻找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经过协商,最终以15万美元买下了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邀请凯瑟琳·赫本为首的明星阵容加盟,希望这次电影改编能够像影片《大地》一样名利双收(彼德·康《赛珍珠传》)。

接下来,米高梅公司编写《龙子》剧本、拍摄电影和剪辑的整个过程都受到了战时信息办公室的监管。战时信息办公室下属的电影局(BMP)将这次电影制作视为“一次促进战争胜利的黄金机遇”。因此,编剧必须继续修改剧本,以确保影片《龙子》对正在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有所帮助。

小说《中国的天空》是赛珍珠撰写的第二部反映中国抗战的作品,于1941年在《柯利尔》杂志上连载,1942年由三角图书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还在连载期间,雷电华公司就准备将它搬上银幕。但是,由于在小说中涉及到种族问题,改编遇到了来自美国战时信息办公室的阻力,拖延了几年才改编完成。

雷电华公司对原著小说的改编可谓大刀阔斧,无论是人物刻画、剧情设计还是主题思想都不拘于原作。影片《中国的天空》从人物造型入手,将日本军官安田塑造成当年好莱坞流行的日本人形象,与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大不同。影片上映后,赛珍珠竟然没有勇气去电影院观看,只是写信告诉朋友“听说(影片《中国的天空》)很差,……事实上,我对好莱坞出品的作品感到越来越恶心。不管什么人送去的东西,出来的全是一路货色”。

事实上,根据小说《中国的天空》改编的同名影片反映了以战时信息办公室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对于敌对国日本和盟友中国不同的态度。同时也看出,好莱坞电影是如何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以及与民众的呼声和当时社会流行意识保持一致的态度。

赛珍珠精通英语和汉语,演讲很有感染力,每次演讲的内容丰富、讲理透彻、风趣幽默,经常是演讲结束之后还被听众挽留增加场次。在抗战初期,她充分发挥这一特长,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声援中国抗战。

1943年初,宋美龄应邀赴美演讲,呼吁美国人民关注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动员美国政府能够从武器与经济方面支持中国抗战。3月,赛珍珠应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之邀,用汉语发表广播演讲,声援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大地史诗:赛珍珠》)。抗战初期,赛珍珠在美国还曾发起成立紧急援华委员会和联合援华会,动员在美国的爱国华侨、华人以不同形式支援中国抗战。

海明威曾以政府特使身份分析中国抗战时局

1941年2月,为了考察中国战时军事、经济等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中美合作,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出特使居里来到中国。就在派出居里的同时,美国政府又暗地里派出另一位特使,即海明威。

海明威的中国之行意义重大。在中国抗战时期,许多外国记者都曾到过中国采访报道,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其中一员,而且是首先报道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美国记者,这些史实目前很少被人提及。

海明威是中国作者熟知的美国作家,也是一位战地记者。他的文学之路极其顺利,1926年出版的《太阳依旧升起》令他声名鹊起,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则让他跻身当年美国最顶尖作家之列。1940年当他完成反映西班牙内战的杰作《丧钟为谁而鸣》,文学声望达到了新高度。

1941年初,海明威结束了西班牙战地记者的工作之后,与同为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结婚。在结婚之前,海明威在给他朋友查尔斯的信中提到,“婚后玛莎想去滇缅公路看看……我想,事情开始后我会越来越有兴趣,所以我想我会喜欢滇缅公路的”。玛莎在她的回忆录《我与另一个人的旅行》书中这样记载,“我把一个不情愿的伙伴哄到了他根本不想去的地方”。不过,后来他变得“热切并希望尽早动身去中国”了。

当时的中国,刚刚爆发“皖南事变”。消息传出后,美国《下午报》的老板兼主编英格索尔找到已是著名作家的海明威,问他是否愿意去中国了解一下情况,判断这场战争是否会影响美国在远东的利益。英格索尔要求海明威报道亚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展情况,重点关注租借法案是如何帮助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

英格索尔的这一邀请,正好与海明威想去中国的计划不谋而合。于是,海明威愉快地答应了。《下午报》之所以邀请海明威去中国,除了他是著名作家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海明威曾参加过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有强烈的正义感,同时又对战争的发展有异乎常人的敏锐观察与判断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曾找到海明威,由国防部官员哈利·德科斯特·怀特出面,请他担任美国政府特派员,调查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了解中国抗战的现状,以便决定对华政策。

1941年2月,海明威由夏威夷启程,经关岛抵达香港,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3月25日到达广东韶关国民党第七战区,在抗战前线进行了一周的采访,并应邀向前线官兵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4月6日,他们夫妇飞往重庆。受到时任财政部长孔祥熙和夫人宋霭龄的接待。海明威和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他在中国传教并行医的叔叔韩明卫。韩明卫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在山西公理会开办医院任医生期间结识了孔祥熙家族。海明威在重庆停留一周,采访任务进行得很顺利。

海明威的这次东方之行大约有3个月,在中国停留了20多天。这期间,海明威撰写了七篇报道,对中国战局做出了详细分析,并审慎地提出了日本可能会对美国动武。关于中国的抗战报道,海明威写出了《苏日签订条约》《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需要改善空军》《中国加紧建设机场》等五篇文章,均刊载在《下午报》上(《一本书读懂海明威》)。

在这些报道中,海明威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中国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中国人民有勤劳勇敢、不怕艰难牺牲的精神。他们能对日本发动反攻,必将取得最后胜利。海明威还曾有意向以他在中国采访的经历为背景写一部关于中国抗日的小说,但是后来没有完成。

他回到美国后,于1941年6月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采访中国的报道,阐述中国抗日带给美国的安全,无异于横跨两洋的庞大海军舰队一样,所以美国应该援助中国。作为一位作家,海明威能在军事上有此卓识,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分析和洞察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