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经典赋作,读古代知识分子风骨

来源:解放日报 | 叶嘉莹  2019年09月10日08:46

《迦陵讲赋》是叶嘉莹95岁之年刊行的新著,为读者解读《芜城赋》《小园赋》《秋声赋》等6篇经典赋作。

赋是诗词之外,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重要文学体式,兼采诗与散文之长,既有诗歌的押韵,又取散文字句的长短不齐。在此书中,叶嘉莹的解析不但展示了赋铺陈状物、文藻华美的语言特点,还剖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志意风骨。本文摘自《迦陵讲赋》,是叶嘉莹对苏轼代表作《前赤壁赋》的解读,有删节。

水不断地流走  可是眼前的流水未尝断绝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苏东坡借自己的一段话来安慰他的朋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说朋友你也曾知道、注意过那流水与天上的明月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你看那流水,是不断地流下去的。这里的“逝者如斯”是有出处的,见于《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苏东坡就说了,你看那不断地流过去的水如此不停止,可是你如果反过来看是“未尝往也”,那水又何曾流过去了呢?比如说我们看长江,说“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断地流过去,可是到今天这长江还在那里。如果你随便站在任何一条小小的溪流之上,你看到水不断地流过去,但你的脚下仍然有水在那里流过,未尝断绝,还在那里流着。他说“逝者如斯”,你看那不断消失、不断流去的河水,如此不停止,可是“未尝往也”,并不曾真的流过去。水仍然在我们的脚下,江水之中仍有流水。

李白曾经有两句诗说:“前水非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前水非后水”,前面流过去的水就不是后面流来的水了,所以李后主就说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去而不返,过去的就永远地过去了。“古今相续流”,可是从古到今那水永远不断在那里流着,所以宇宙万物的外表,虽然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可是它本体实在是未曾变动的。新人也不是旧人了,可是年年都有人在那桥上走过,“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苏东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水不断地流走,可是眼前的流水未尝断绝,这是你看到的水如此。

何必羡慕那无穷的长江人类的生命同样无穷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流水是如此,那还有明月呢?那明月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天上的明月虽然有的时候圆,有的时候缺,可是它本身始终没有增加,也没有消减。

于是,苏东坡接下来论说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说,原来宇宙之间的万物就是如此的——如果我们对于宇宙万物从它们时时刻刻不停地改变那一面来看的话,“曾不能以一瞬”。天地之间的万物,没有一刻的时间是停止而不改变的。

就以我们眼前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桌椅、书本、纸张,我们所面对的眼前一切,你以为当下这一瞬间它们没有改变吗?其实它们已经改变了。如果没有改变的话,我们这宇宙的万物,我们眼前的东西,无论是桌椅、书本、纸张,它们为什么会陈旧、败坏呢?所以天地之间没有一样东西,能一刻之间停止而不改变的。

可是反过来,要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的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如果我们从宇宙不改变的一方面来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那么,我们身外宇宙之间的万物与我们自己都是无尽的,都是无穷的。

我们刚才说这个流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如果把宇宙之间不断不停止的生命也比作生命的流水的话,那么这个生命之流也是“未尝往也”。有生也有死,然而整个生命之流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如果从宇宙不变的一方面来看,万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

那么也许有人会说,万物的无穷尽我是相信的。今年的花落了,明年仍有花开;今年的草枯黄了,明年仍然还会碧绿,万物是无穷尽的,宇宙永远如此。宇宙万物虽然是无穷尽的,然而我们人生是有穷尽的,是短暂的,为什么苏东坡却说万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呢?

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流,是由我们子子孙孙的生命来延续的。不但我们肉体的生命有这样的延续,我们精神上的生命也有这样的延续,就像我们所接受的思想很多是古人遗留给我们的。也许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之间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所写的一篇文章,可能影响到千年万世之后的人。所以苏东坡说:“而又何羡乎!”他劝他的朋友,你又何必羡慕那无穷的长江呢,人类的生命同样是无穷的。

把自己在挫折时  能有的超旷襟怀写得很好

接下去,苏东坡又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且人也不要羡慕那些不可得的东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假如不是我所能够得到的,虽然是一丝一毫这样微小、渺小的东西,我也不要过分地去得到它、占有它。中国古人常常讲“乐天知命”“知天命”,有的时候人应该有这种心态。我们之所得的是有定数的,不要去强求。这种看法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过于消极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满足,能够乐天知命,但并不是停止在那里不动,所以儒家一方面讲乐天知命,另一方面讲君子自强不息,这并不是互相违背的事情。

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呢?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那江上吹过来的徐徐清风——在这篇《赤壁赋》开头曾说“清风徐来”,还有那“山间之明月”——升在那高山上明亮的月光。

像这样美好的东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那就是造物者给我们的。《庄子·列御寇》的注解中有这样的话:“能造化万物,故谓之造物。”为什么称他为“造物”呢?因为他能够创造化生万物,故曰造物。苏东坡说,风声和月色,这就是造物者给我们的无尽的宝藏。

我们知道,这篇《赤壁赋》是苏东坡被贬官在黄州时所作的,他把自己在挫折、患难、被贬官的时候,能够有的这份超旷襟怀写得很好。人生何必眼光这样拘狭,把得失看得这样重呢?所以他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不要狭隘地看待得失。(李东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