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爨文化” ——访华中师大特聘教授范建华先生

来源:中华读书报 | 任维东  2019年07月17日05:20

爨文化是继古滇文化之后崛起于珠江正源南盘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其中心区域在今曲靖及昆明、玉溪、楚雄、红河等地,范围包括当时的建宁、兴古、朱提、云南、牂柯、越巂、永昌七郡在内的整个南中地区,时间大致为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至唐天宝七载(748年)。爨文化孕育成长的南盘江流域曾是古人类生活的地方。盘江流域的远古人类在滇东高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区域文化的中心为今曲靖、陆良两大坝区。其中,曲靖自古为“入滇门户”,素有“全滇锁钥”之称。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较早地接受巴蜀、夜郎和中原文化的影响。

爨宝子碑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爨宝子碑局部

“爨”,这是一个对大多数人既十分陌生,又难写、难懂、一般人都不会念的生僻字。

当我捧读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中师大特聘教授、原云南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先生的新版《爨文化史》,在感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忽然觉得常常被许多人误解为“文化落后”的云南,曾在久远的历史中也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只可惜人们对它关注太少、研究得也很不够,因而大众也就了解得过于浅薄、片面。

只要一想起被考古学家确证存在于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它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县,就不得不承认云南历史文化的悠久!

地处边远的云南,自古以来,因为远离中原内地、交通不便、发展滞后,而被许多人视为“落后的蛮夷之地”。个别居住在北上广深苏浙鲁鄂等经济发达之地的学人,常自傲得对滇文化不屑一顾,实则其所学所知太过肤浅。

然而,时至今日,对云南历史上的“爨”,知道与了解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也凸显了对在云南文化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的爨文化研究的必要与重要。

于是,在读完《爨文化史》后,我与其著者范建华先生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中华读书报:“爨”意味着什么,究竟何为“爨文化”?

范建华:爨,最初是中国古代氏族部落之称。云南,是人类的故乡之一。在滇中、滇东、滇南、滇西都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尤以元谋人的发现最为突出。到了文明时代,云南的历史发展较之中原为缓。不过,在这块神奇土地上,先民们后来的发展进程在时间上虽属滞后,但在文化内涵上却形成了独特风格,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史上散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众多的文化源流,自古以来,云南形成了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发展格局: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文化,是云南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集中体现;稍后崛起于盘江流域的爨文化,则是云南中古时期文明的代表;继之而起在洱海区域形成并得到高度发展的南诏、大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元、明以后,汉族大量涌入云南,汉文化在交通沿线和相对发达的坝区逐渐取代当地文化而成为主导文化,这才使云南的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趋近归流而处于后进发展的时代。

至于爨之为姓,已经是很古老的事了,而使作为姓氏的爨得到发扬光大的则是南中头号大姓爨氏,后来一直是南中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曾称霸南中四百余年。最早见于史籍的爨姓之人为《战国策·魏策》里的爨襄,这表明至迟在战国时期爨姓已出现。爨氏之姓究竟因何而来,源自何方?据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58年)的《爨龙颜碑》记载:“采邑于爨,因氏族焉”,是说爨氏因封地而得姓。以采邑为姓即以封地之名为姓氏,在古代极为普遍,不过爨氏是否形成过一个民族,是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书所要说的爨,主要指的是云南历史上围绕爨氏家族所产生的一系列爨文化的内涵,包括姓氏之爨、族别之爨、地域之爨、时间之爨、军队之爨、文字之爨等含义。

爨文化是继古滇文化之后崛起于珠江正源南盘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其中心区域在今曲靖及昆明、玉溪、楚雄、红河等地,范围包括当时的建宁、兴古、朱提、云南、牂柯、越巂、永昌七郡在内的整个南中地区,时间大致为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至唐天宝七载(748年)。爨文化孕育成长的南盘江流域曾是古人类生活的地方。盘江流域的远古人类在滇东高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区域文化的中心为今曲靖、陆良两大坝区。其中,曲靖自古为“入滇门户”,素有“全滇锁钥”之称。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较早地接受巴蜀、夜郎和中原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复合体,我们不赞成把爨文化说成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整体,而是根据历史事实,把爨文化的构成分为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体和土著文化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合起来方可称为爨文化,否则对爨文化的概括和描述便是不完整的。

中华读书报:如今我们研究爨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范建华:历史学家的责任是尽可能地还原真正的历史,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一为存史,二为启迪,三为教化。

作为云南师范大学一个77级、学历史的老大学生,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曲靖市文管所工作时,就开始关注研究爨文化。1987年,我撰写了一篇《云南统治中心500年一移说》,发表在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集刊》上,提出了“爨文化”的概念。后来,我在论文《爨文化刍议》中,系统地论述了爨文化的概念、内容、价值及研究意义。云南省社科院对爨文化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其列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为了《爨文化史》这本书,我付出了30年的心血与努力,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这次再版,又做了修改,增加了5万余字,补充了一些珍贵照片。

爨文化在云南有长达500余年的历史,在经济生活上以农业为主,畜牧为辅;政治上实行“双轨制”;文化上是一个多元复合体。对于古滇文化和南诏大理文化来说,爨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已经消逝了的历史文化现象,无论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均较为少见,故而前辈学者虽有涉猎,但往往一笔带过,或零星有些文章,但缺乏系统性研究,这就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的空间。我们站在前辈的基础上往前走一步,既是使命,也是幸运。其填补空白的成果,便是对云南文化文明史研究上的贡献。今天研究历史文化,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更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中华读书报:您的这部《爨文化史》有何特色与学术贡献?

范建华:拙著是在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严重缺乏的前提下,耗费几十年心血,经过对有限史料的挖掘整理,借助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对爨文化的缘起、形成、发展、流变进行了论证,对爨文化的概念、内涵、影响、价值做了深刻分析,对爨文化在云南文化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做了充分肯定,从现实与爨有关的爨氏后裔、民族民俗中汲取有用营养而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填补了爨文化史研究的空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诚然,也有不足,还可进一步深化研究,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不断发现新史料,提出新观点。

中华读书报:目前在爨文化研究上遇到了哪些困难?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范建华:爨文化是一种早已消失的历史文化,研究爨文化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史料的不足,是当下爨文化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其次是学术观点和立场上的分歧。目前有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仅凭一个概念就提出一些惊人的观点,无端否认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文化现象,这是极不严谨的。

第三,一些华而不实的官员和所谓学者,没有深入地调查研究,仅凭一个概念,就大言不惭地言必称“爨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这种只做表面文章的潜在危险,便是永远不会真正关心支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坐几十年冷板凳的学者的研究工作的。为此,希望有关部门能真心实意地支持爨文化研究,真正重视关心那些甘于数十年坐冷板凳搞研究的学者的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

同时,也希望那些“玩家学者”,能回归本体,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共同为爨文化研究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出扎实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