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经典生成 探索传播新范式——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八卷集)首发式举行

来源:北大外文学堂(微信公众号) |   2019年07月16日15:30

2019年7月12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八卷集系列专著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彭少健教授主持大会。

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刘东主任,浙江省社科联社团处郁兴超处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总主编、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张冰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聂珍钊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胡可先教授,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分卷主编、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分卷主编、浙江传媒学院原党委书记、校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彭少健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刘爽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王晓乐总编,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分卷主编、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温州大学傅守祥教授以及各分卷主编、作者和长期致力于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和翻译工作的专家和学者们四十余人出席了大会。

刘东、吴笛、张冰和聂珍钊教授为《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出版面世剪彩。

刘东主任首先代表浙江省社科联对《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的出版表示祝贺,指出,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省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翻译事业一直健康地向前发展,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协调并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群体,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八卷集)充分发挥了浙江学术团队的优势,很好地发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学界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胡可先教授代表浙江大学中文系祝贺《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八卷集)的出版,他说:这一项目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对中文系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学术价值和精神魅力都令人惊叹不已。其研究方法也是综合了文学发生学、文学人类学、文学翻译学等诸多学科和方法,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和传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项目对于浙江大学的文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认为这洋洋八大卷,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浙江文艺出版社王晓乐总编认为,《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无论是理论观点,还是研究方法都富有创新,成果突出,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拓展了空间。

会议期间举行了赠书仪式。吴笛教授和张冰主任分别向浙江省社联和浙大文库赠书。

吴笛教授讲述了十年来项目从申报到立项,从研讨到结题,再到成果出版的全过程。他表示,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结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以及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及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这一视野来考察经典的译介与传播。应着眼于外国文学经典在原生地的生成和变异,汲取为我国的文学及文化事业的经验,为祖国的文化事业服务。

通过外国文学经典的中国传播,以及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将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看成是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和发展历程的折射,进而重塑文化中国的宏大形象。他说:“我们从事外国文学研究……是把外国文化普及起来,为我所用。外国文学,它绝对不是外国的文学,而是我们民族文学的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当下中国文化着力于“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这种对外国文学经典传播的研究显然对中国文学有着更强的借鉴作用,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早期流行其实都是靠中国学者自发的热爱、翻译以及传播,这就说明中国文学要真正被外国人接受,也需要当地热爱中国文化的学者,以当地语态传播中国文学,这样才是真正的对外传播。

张冰编审指出,《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这一项目独到的学术贡献在于首次系统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在源语国家的生成以及在中文世界的传播,开创了外国文学经典化研究的新范式。在理论观点方面,力图回答经典的定义以及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具有什么特点这一核心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特别注重文化传播学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的运用以及文献考证的重要性,从而修正了多种传统学术观点。在数据资料运用等方面,强调源语文本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运用国外最新研究文献。在经典生成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复合作用。在经典传播研究方面,以跨界研究为特色,突破纸质媒介传播的局限性,强调影视、绘画等跨媒介传播所发挥的作用,从跨界的视角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

首发式上,各分卷主编、专著作者以及其他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殷企平教授认为系列专著的选题很好,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话题。何为经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它之所以经典,还是不外乎一个是经典性,一个是经典化,这两点缺一不可。或许正是文学作品特殊的形式,使一国文学作品成为经典,这个形式绝对不排除思想性,而恰恰是他那种表达思想的特殊的方式,因为形式和内容是不可能分离的。关于文学经典形式的探索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再继续下去。

聂珍钊教授认为,八卷集《外国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是我国顶级学术团队通力合作的界限。这个团队是一个强大的团队,一个顶级的团队,主要作者吴笛、蒋承勇、殷企平、彭少健、张德明、范捷平、傅守祥等是我国外国文学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外国经典,历时多年,完成了这项系列学术专著的撰写。该系列专著,尽管卷帙浩繁,但各卷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十分明晰,布局构架合理,资料翔实,视野宏观,创见叠出。该项成果紧扣外国文学经典在源语国家的生成和在译入语国家的传播而展开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外国文学的研究空间,体现了中国学者独立的学术立场,是一项极具出版价值的优秀系列学术专著。而且,就服务于我国文化建设,使得外国文学经典成为我国可资借鉴的重要文化资源而言,亦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启迪意义。